2月14日,临沂中小学、幼儿园迎来新学期!“神兽”们归笼了,各位家长朋友是不是松了一口气?
然而,有一个病毒非常嚣张,易在学校集中暴发,它的威力不可小觑。它就是诺如病毒,此前,全国多地已发生多起诺如病毒群体感染事件。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 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期 深圳市疾控中心监测结果显示,目前仍处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活跃期,2月12日至18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风险等级由“低”调整为“中”。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 致病能力强 只需极少的病毒量,通常少到18个病毒粒子,就可以传染。而一个人感染后,一次能排出数十亿个病毒粒子。 生存能力强 0℃~60℃的温度范围内可存活,普通热水无法烫死诺如病毒。 75%酒精、免洗洗手液无法灭活诺如病毒。 可在物体表面存活2周,在水中存活2个月以上。 下手不挑人 诺如病毒具有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会感染。 感染招数多 饮食:生食海贝类及牡蛎等水生动物、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蔬果、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等均可传染。 接触:接触患者的呕吐物及粪便污染物后,用未彻底洗净的手接触口。 空气: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形成气溶胶,造成传染。 “中招”后常见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短,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通常2天内就会发病。 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或其中之一,一定不要盲目服药,要遵照医嘱立即就医: 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腹泻次数从几次到数十次不等,粪便稀水样,无脓血样便。 儿童易出现呕吐症。 春季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 怎样做好科学防范?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食物蒸熟煮透,特别是一些海鲜水产类。瓜果蔬菜类食物要清洗干净。不吃隔夜的冷饭、冷菜,以防病原的侵入。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加工食物之前或手被污染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②减少外出 在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小朋友们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确需外出时做好自身防护和手卫生。 ③加强锻炼 锻炼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④做好个人防护 孩子呕吐、腹泻后,污染物品和场所要及时用含有效氯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进行清洗和喷洒。在进行消毒处理时,家长也要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家庭做好开窗通风。 ⑤居家休息、隔离 孩子感染诺如病毒后,应居家休息,一般隔离至康复后3天再上幼儿园或上学。居家休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也是对其他孩子的保护。 校园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在高发季节,各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等应做好学生个人健康管理、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查因等工作。 在开学前应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开展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厨工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要佩戴口罩并做好手卫生,有消化道症状要暂时调离岗位。定期进行饮用水水质检测。 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病人,要立即就医并居家休息。在处理呕吐物以及地面消毒时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并做好个人防护。病例持续增多(3天超过5例)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属地疾控机构。
正值诺如病毒感染高峰期
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