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曾深情地说过,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河!而生我养我的故乡河是汶河,我深深地爱着她。
一想到故乡的河,一种特有的情愫就久久萦绕在心头。故乡的河水哗啦啦,将永远涓涓流淌在我的心里和梦里。
一
奔腾不息的故乡河,流声如歌。
汶河,是沂河的主要支流,宋元时期被叫做桑泉水,为区别泰山之阳大汶河,曾改称东汶河,后来结合下游名称之习惯,地图标注都以汶河为全河标准名称,全长约110公里,流域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流经蒙阴,在古称阳都的沂南县砖埠镇汇入沂河。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曾看过央视大型专题片,对人类靠水而居创造文明,进行过精彩的解读。从人类直立行走开始,就紧紧依靠江河中的鱼类等生物而活着,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充足,土地相对肥沃,人类以后才逐渐过上耕种生活,进而创造了最初的农业文明。在中华文明史上,黄河、长江和大运河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故乡的河,同样承载着悠久的文化和区域文明。汶河流域因水源充足而形成的沃野,无私地养育着沿途的儿女。汶河物产丰富,主要鱼类有草鱼、鲤鱼、鲫鱼、马口鱼、鲶鱼等20多个品种,为故乡一代代人们呈现了一道道鱼肉美食。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物华天宝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这里成为东夷文化的核心发祥地。乘东夷文化之长风,在汶河上游,拥有精美汉画像石刻的沂南北寨汉墓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古以来,这里可谓钟灵毓秀、物华天宝。史载“阳都,临沂之上游,烟雨之胜轶于江南”。就在沂、汶、蒙三河交汇之处的诸葛村,走出了千古贤相智圣诸葛亮。“诸葛亮,琅琊阳都人也”,历史记载很清晰且无异议。
少年诸葛亮直到14岁才从家乡随叔父诸葛玄去到南方,后来“卧龙”出山,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一步步成就一番伟业。这片沃土培育了诸葛亮,这里留下了他从小就善于学习思考的一个个“锦囊妙计”的故事。因此我有个鲜明的观点,他在家乡的时候,就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长大的时候,我为出生在“诸葛亮诞生地”而自豪,更理解了少年诸葛亮“少有英霸之气,儒雅之风,逸群之才”的缘由,不由地常常感叹这里的“地灵人杰”。
故乡河流淌在岁月的沧桑里,历数河两岸的村庄,不仅走出了一系列历史文化名人,在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里,还承载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由罗荣桓元帅指挥的著名的“留田突围”就发生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歌曲《跟着共产党走》从这里唱响全国,弥足珍贵的“沂蒙精神”影响深远。
二
故乡的河,静静地流淌着,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见证着我成长的足迹,承载着父亲的期盼、母亲的牵挂,更承载着家乡父老乡亲的勤劳善良、勇于拼搏的优秀品质和奋斗精神。
我出生的小山村,三面环河,一面靠山,清清的汶河水环绕着村子轻轻地一个转身,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弯,同时滋润着这片冲积小平原,也赋予了这里的人们勤劳质朴的品质。“自大明卜居,子孙繁衍…”在后来的整理家谱活动中,我才知道祖上自明朝年间自外地辗转而来,专门用占卜的方法选择了这一方依山傍水的宝地。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小时候,每逢过年过节,父亲就领着我去河边村北青松林密布的一片墓地祭拜先祖,向我讲述家族先辈许多“文略武功”的故事,父亲指着坟头几个大点的石座子供台,庄重地对似懂非懂的我说,这里是好几辈前的先祖,曾经考上过举人,回老家祖林才能竖上大旗杆。以后我才了解,这些家谱中都有确切的记载,村里在清朝前曾有老辈读书人中了举为了官,衣锦还乡时才有了那些东西。
尽管先辈历史“光荣”,我的父母却都是老实巴交的庄户人。父亲仅把自己的名字写得歪歪扭扭,但庄里人佩服他虽然不识多少字但做个小买卖算账却很精明,母亲倒是有高小文化,能画一手很好的“鞋垫画”,大半村里的姑娘媳妇都愿找母亲画个鞋垫绣个“牡丹”、“梅花”之类的。想来这也许就是我们姐弟三个得益于父母的遗传基因,总之一句话,父母虽然是农民,但不笨,和环绕小山村的水一样有着他们的灵气。
从记事起,我就与故乡的河紧密联系在一起。春夏秋冬的河水河滩河边,成为我的乐园。春天的河滩开满了各色野花,充满了希望,各类青草成为我和小伙伴劳作的乐园;秋天来了,清冽的河水流过河床,空中的白云倒映在水中,小鱼儿快乐地游着,偶尔上面飘下几片树叶,就一下子弄皱了水面;冬天来了,部分河面被冰冻得结结实实,我们一群小伙伴迎着风雪,在河上用自制的木棍滑雪器进行溜冰,自在而快乐。
那时候每到夏天,看着在水里像条鱼一样游泳的小伙伴,我便下定决心实现学会游泳的梦想。除找机会和小伙伴学,也和父亲学,父亲却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不敢下水就永远不会水,多淹几次、呛几次水自然就会了!”就这样,从浅水到深水,从河边到汪塘,从“狗刨”学起,再到“仰泳、踩水和潜泳”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实实在在地吃了几次苦,有几回,甚至是在水里挣扎着几乎喝饱了水,每次都幸亏被大人及时提溜上来的,有一次,我被呛得半天没醒过来,把惊慌赶到抢救现场的母亲吓得瘫倒在地,好在有惊无险。不经磨难难成佛!果真就和父亲说的一样,经过呛和淹的历练,我迅速成为我们那一带响当当的游泳能手!而在河里的时候,最擅长也是最受用的的就是“仰泳”,头露出水面,整个身体随着双脚像船桨一样的有力摆动,有时候既在河水中前进,还能起到在水里休息的作用。
穿越历史的隧道,我发现,故乡河也是一条祸福相依的河流,有的年份给两岸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清楚地记得,那年夏天因河水暴涨没过河堤,淹没了大片花生、玉米等庄稼,几乎颗粒无收。
而故乡的父老乡亲开发利用汶河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据资料显示,针对在汶河和沂河交汇处砖埠镇袁家庄大堤洪灾之实际,1941年4月,由沂蒙专署专员牟宜之等倡导,组织民工6.5万余人,奋战3个月,筑堤5039米,建成了袁家口子大堤,此后,水患永杜,丰惗有期。同年7月为袁家口子大堤落成而勒石以记事的纪念碑,至今为广大群众传颂,“实为我民主政权针对民众利益关怀之切,及民众有坚强组织与伟大力量之表现!”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面对河流带来的洪涝灾害问题,故乡人民响应党的号召战天斗地,整山治水,以“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的豪迈气概,创造了“千库万塘锁蛟龙”等一个个人间奇迹。1960年5 月,近6万民工历经接近两年的奋战,列山东省第三大水库的跋山水库胜利竣工,整个工程量达420余万方,下游6个县区从此摆脱了河水洪患。当时,著名作家刘知侠到工地慰问民工时备受感动,曾写下如下诗句:“劳动大军千千万,安营扎寨在跋山。不怕天寒地又冻,人人干劲冲破天。”
就这样,在汶河的上游先后建起山东省第二大水库——岸堤水库,高湖水库、丹山子拦河坝等水利工程。如今,汶河流域已建成的多座水库,不仅发挥了防洪减灾、灌溉农田等作用,而且为广大临沂人奉献了甘甜水源,同时开发各水库旅游资源,湖光山色、水光潋滟,更成为人们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沿汶河现建有多个休闲公园,沿途还建成沂南县“北寨汉墓博物馆、诸葛亮故里纪念馆等文旅景点。
三
奔腾不息的故乡河,流声如歌。如歌的行板,透着优雅和自信的魅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一群半大男女同学从四面八方集合到汶河岸畔的乡镇中学读初中,开始了人生重要的一段。在老师眼里,我们这些懵懂的少男少女都是可爱的孩子。“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在《校园的早晨》的美妙歌声中,我们一路快乐成长。因为学校就坐落在汶河岸畔,清楚地记得,河边树林里曾留下了我们备考时琅琅的读书声,也曾留下我们锻炼身体的矫健身影。
为了到校方便,我经常在春秋季节直接淌水过河,有时候还助人为乐,为同行的同学驮着书包,收获了那个年代特有的纯真和积极向上。其实,从小,父亲就告诉我,解放前汶河上下没有桥梁,河两岸的人们出行只能靠二十几只渡船,所以老家村名中有一个河埠头的“埠”字,渡口处至今仍存有当年的渡口纪念碑。直到1987年,由于桥梁建设越来越多,河两岸“天堑变通途”,渡船摆渡成为人们美好的记忆!
一路顺风顺水,我走出山村外出求学工作之后,也曾见过波澜壮阔的江河和大海,但故乡的河却永远是心中最美的风景,回忆起来常常犹如就在眼前。我关注着故乡河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像故乡父老乡亲时时对我的牵挂。有机会回到老家时,我总是爱到河边凝视宁静的水流,抒发那“有担当有情怀还有诗和远方”的豪迈,体会那“一碗水一杯酒一生情”的乡愁!
新时代新变化新气象。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汶河上下做活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文章,以发展“土特产”为切入口,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养则养,彰显出优质生态农产品的魅力,并大力发展起休闲旅游。汶河更以其“无污染”的生态品牌吸引着一个个项目纷至沓来。伴随着探索“体育+旅游”发展之路,在汶河上下游,“高湖垂钓康养度假区”“马口鱼保护基地”“骑士马术营地”等不断推出,尤其是今年以来,在沂南县城西部的汶河卧龙源片区落户的大型文旅综合体项目的横空出世,如此等等,无不令人振奋和自豪!
目前,别具特色的农业合作社和网络直播又应运而生,瞄准现代人的消费新动态新需求,销售者在网络上抢时间赛速度,为人们第一时间送出美味的土特产品,还适时推出采摘园,成为人们乐此不疲的好去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生我养我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平整宽阔的大路,从村子西边穿过,联通着高速和高铁,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畅通,村民们告别传统模式,走向以销定产的“合作社+农庄”的新路子。这里的一方山水还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人们在努力建设着实力活力宜居乡村,有奔头有甜头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常常感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神奇。临沂培育出很多历史名人,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宗圣曾子、孝圣王祥、算圣刘洪,以及大书法家颜真卿、匡衡等,孔子72贤徒有13人生长在临沂,历史上24孝有7孝在这里,他们成为历史天空中闪烁的星辰,以各自的睿智和品格赢得生前身后名。在炮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又是一片奉献的热土。“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事迹感天动地,临沂的红色文化更令人荡气回肠。弥足珍贵的“沂蒙精神”影响深远,沂蒙精神已成为临沂最突出的政治优势。这些优秀历史文化、光荣的革命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化,都浸润滋养着我们的灵魂,也必将影响着我们的一生,成为新时代我们行稳致远的不竭动力。
故乡的河,在我的心中永远是清纯宁静迷人的。被誉为“东方小夜曲”的歌曲《小河淌水》所蕴含的意境常常令人陶醉,而在我的心中,故乡的河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
如今,徜徉在风景秀丽的汶河岸畔,透过人们与汶河生死相依的发展史,我更加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和意义;放眼不断涌动的发展大潮,更看到了故乡河的光明图景和壮阔未来!
“一条大河波浪宽,我家就在岸上住…”乔羽先生还说过,对于心中的大河,想起它来一切都如在眼前,这里面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每一次回望故乡的河,心中总是充满了这种美好的情感,内心深处的思念,随着流水荡漾向远方,而时光里的风景,也在远方中成为了永恒!
故乡的河水哗啦啦,将永远涓涓流淌在我的心里和梦里……
(作者:琅琊水木 摄影:杜昱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