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离别”不只是新闻上的报道、影视里的桥段,亦或是发生在身边路人身上的事。天有不测风云,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从晴天霹雳到未来可期
2019年1月,正当千家万户准备迎接春节,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时候,沂水县一户年轻的农民人家,老天爷好像跟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一向身体健康的女主人黄某某,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这个消息犹如一个晴天霹雳,打破了全家平静而又美好的生活。上有4位需要照顾的老人,下有正在读大学的儿子,虽然残酷的现实让人难以接受,但被告知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拯救她的唯一办法。为了不让儿子失去母亲,为了避免家中父母再增白发,她鼓起勇气,勇敢地去面对这个史无前例的困难。至此,临沂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的医护人员们同她一起与病魔展开殊死之争,他们首先为患者进行了亲属间HLA的配型,可惜造化弄人,未能找到合适亲缘供者。
前期的化疗已经让并不富裕的家庭蒙受打击,就在这骨髓移植的希望破灭之际,临沂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接贵涛主任并没有放弃,多年的努力开拓,让接主任决心尽全力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先是通过医院办公室联络临沂慈善总会给患者募集救治资金,而碰巧此时临沂市中心医院被批准成为临沂市首家中华骨髓库合作移植医院,授权开通了配型查询服务,参与中华骨髓库移植工作。所以通过中华骨髓库寻找非血缘HLA配型相合供者便成为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唯一机会,他们紧接着向中华骨髓库捐献者资料库递交了配型申请。
经过漫长而焦灼的等待,终于传来了喜讯,成功找到了一位来自河南郑州配型相合的志愿者!这个消息无疑给患者带来了重生的机会,给全家带来了希望!这是一次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的最后的救命机会!紧紧的抓住它,只有抓住它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挽救这个家庭!不负众望,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在中华骨髓库、山东省红十字会及河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功联系到了这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并且同意捐献。
鲁豫连线 生死营救
缘分如此神奇,两份陌生的血缘以这样形式相遇,传递着爱与希望。患者于2019年11月8日,开始在临沂市中心医院层流病房进行预处理化疗,同时河南郑州的这位不知名的志愿者同步在中华骨髓库合作移植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查体,并做好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准备,随时随刻准备着为这位白血病患者抽取造血干细胞。
在2019年11月18日,志愿者在河南省肿瘤医院移植科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临沂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周倩医生自郑州快速乘出租车、高铁等交通工具携带造血干细胞8小时内于当天晚上10点安全到达了医院血液内科移植层流病房,半小时后志愿者干细胞如期进入了患者体内,这实现了鲁豫两地未曾谋面的志愿者与患者的生命交接,完成了一次大爱无疆的鲁豫“髓”缘,生死营救!患者在移植仓里度过了终生难忘的35天,供者细胞也如期地长起来了,于12月28日从移植仓,回到了普通病房,再到如今出院回家,定期来院复查。
接续奋斗 点燃更多生命之光
最终患者黄某成功战胜了病魔,临沂市第一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在临沂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成功开展。这不仅是拯救了一个濒临死亡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更是谱写了一曲抗击病魔的爱的赞歌。鲁豫“髓”缘,大爱相“髓”,愿生命之花开遍华夏,希望通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让每一位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白血病”、“血癌”,是每个人都不愿意触碰的词汇,但它却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白血病患者复杂的眼神中交织着对疾病的恐惧与对生的渴望,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在无数个家庭上演。据统计,目前中国有400多万白血病患者,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4万多的速度增加。大家都知道目前只有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利器”,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人类白血细胞抗原(HLA)相合的供者。理论上对于多子女家庭里会有1/4多的患者能找到HLA相合的亲缘供者,然而,真实世界里随着单子女家庭的日日增加,80%-90%的白血病患者因不能找到HLA相合亲缘供者而失去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机会。
临沂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骨髓移植团队作为沂蒙山区域诊疗中心,自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来通过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拯救了当地许多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肿瘤的患者。而被中华骨髓库批准成为中华骨髓库移植医院的临沂市中心医院也将在中华骨髓库的协助下,找到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申请捐献非血缘相合造血干细胞,进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恶性血液病,解决亲属间配型不成功而无法进行血缘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难题,让更多的患者看到生命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