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蔡飞飞)为进一步增强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切实遏制案件高发态势,近日,河东公安持续推进反诈宣传工作,以多样化、贴近民生的方式,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宣传体系,积极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
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反诈知识触手可及
“凡是网上说稳赚不赔的,都是诈骗;贷款要先交钱的,也是诈骗……”在河东区八湖街道的各个社区、村居微信群里,这样的反诈温馨提示每日按时送达。民警依托线上平台,将防骗知识“送”进千家万户。目前,全区已有300多个社区、村居群纳入该宣传体系,超10万居民实时接收最新反诈资讯。不仅如此,河东公安还巧妙结合传统文化,推出《反诈三十六计》系列短视频,借鉴古代智慧解析现代骗局。民警出镜演绎真实案例,深度拆解诈骗套路,内容生动、直观,累计播放量已达100余万次,获得群众广泛点赞。新媒体平台同步更新上百条图文并茂的反诈资讯,形成矩阵式宣传效应。
线下宣传同样全面铺开。民警、辅警以“反诈宣传日”为契机,走进社区、商场、集市等人流密集区域,甚至把“反诈小板凳”搬到居民家门口,用拉家常的方式讲解诈骗案例,超8万份反诈资料发放至群众手中,让反诈知识融入日常、深入人心。
聚焦重点人群 实现精准防范
河东公安精准聚焦不同群体,开展靶向反诈宣传,筑牢安全防线。近日,桃源路派出所民警走进中小学课堂,民警通过互动问答、以案说法,向中小学生普及“兼职刷单”“出售电话卡”“助学贷款诈骗”等常见骗局,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您好,姜警官。企业最近又进了一批新人,您抽时间来给搞个反诈培训。”温泉路派出所辖区的某企业负责人向正在巡逻的民警说道。面对企业,尤其是财务人员,民警开展“点对点”培训,结合“冒充领导”“冒充客服”等诈骗手法,揭秘钓鱼邮件和假附件陷阱,严格审核转账流程,筑牢企业资金安全防线。
对于老年人,民警则主动入户,张贴反诈提示,借助真实案例剖析养老骗局,教会老人识别诈骗电话和短信,远离陷阱,提醒他们远离陷阱,守好养老钱。
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反诈宣讲60余次,切实提升群众识别与防范诈骗的能力。
警银协作阻诈骗,守好百姓“钱袋子”
河东公安还与多家银行紧密联动,筑牢反诈“最后一道防线”。民警在辖区50多家银行网点柜台、ATM机等区域设置醒目反诈提示和展架,全面提升群众防骗意识。定期对银行职员开展防诈骗培训,强化对可疑开卡、异常转账的识别与劝阻能力,从源头上遏制诈骗发生。
今年7月,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市民朱某的账户交易异常,反诈中心迅速启动警银协作机制,民警经研判发现朱某实为诈骗团伙提供洗钱帮助的“工具人”,随即迅速行动,成功拦截7万元涉诈资金,避免了群众财产损失。自警银联动机制运行以来,已成功阻断8起可疑转账,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