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顶部广告

临沂兰山:广开言路“开门教育”为民办实事

2025-08-20 08:58  来源: 人民网

临沂市兰山区将“开门教育”作为恪守“开门纳谏听民声、扑下身子察民情、用心用情解民忧”工作理念,创新构建“听民意、研民需、办实事、评实效”工作机制,着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全区上下聚焦靶向施策、协同联动、机制创新,将学习教育成果有效转化为惠及民生的扎实成效,探索出一条以务实作风提升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的“兰山路径”。

听民意:广开言路拓渠道,精准绘就“民情图谱”

下沉一线“深”走访。区委带头,各级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社区楼宇、工厂车间,零距离倾听群众原声,掌握一手实情。

多元平台“畅”征集。畅通12345兰山首发、政府官网反馈等线上平台和蹲点调研、领导干部大接访等线下方式全天候意见征集渠道,广泛倾听群众呼声,确保意见收集“接地气”“全覆盖”。

聚焦痛点“准”研判。对收集的海量信息进行系统梳理、科学分析,精准识别就业创业、医疗教育、养老托幼、基础设施、便民服务等领域的共性诉求和关键短板,建立动态更新的“民生需求清单”,为精准施政提供“靶向坐标”。

研民需:深度剖析明路径,科学制定“惠民方案”

需求分析“深”归因。对识别出的共性诉求和关键短板进行深度剖析,厘清问题根源、关联因素和影响范围,明确主攻方向和解决路径。

方案设计“精”策划。基于问题归因,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基层代表等进行研讨论证,科学制定系统性解决方案的初步框架和核心策略。

项目立项“奠”基础。将经过研究论证的解决方案框架,初步转化为“实事项目意向清单”,明确核心目标、牵头部门及初步的责任分工框架,为后续“办实事”的落地执行奠定基础。

办实事:精准施策强执行,高效落地“惠民工程”

清单管理“明”责任。将“实事项目意向清单”细化为可操作的“实事项目执行清单”,实行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限、定责任人的“四定”包保机制,压实责任链条,确保项目落地生根。

创新模式“求”实效。针对不同领域难题,探索实施系统性解决方案。创新“共富工坊”模式,通过产业下沉、资源盘活、联盟对接、机制保障,有效破解农村“家门口就业增收难”问题。实施“强基惠民”行动,采取硬件改造、人才下沉、急救普及、重点关爱组合措施,着力解决“基层医疗弱”问题。

协同联动“聚”合力。党建引领“强”核心。在“共富工坊”、社区治理等项目中,由党组织领办、党员带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部门联动“破”壁垒。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机制,整合政策资源,有效解决多头管理、责任不清问题。社会参与“添”动能。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参与民生服务与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评实效:机制创新固长效,持续构建“善治格局”

跟踪问效“严”标准。建立实事项目全过程跟踪问效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开门教育”成效和干部作风的“标准”,建立项目全过程跟踪问效机制。

经验固化“建”机制。推广“电梯保险+服务”模式,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完善“共富工坊”区镇村三级管理网络和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

成果展示“促”提升。通过群众评议、实地督查、第三方评估及成效宣传等方式,检验工作成效与干部作风,展示开门教育成果并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惠民成果可感可及、持久稳固。

兰山区通过系统构建并严实运行“听研办评”全链条闭环机制,不仅高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更在为民服务一线锤炼了干部过硬作风,密切了党群关系,探索出一条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路径。(徐程阳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