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王金贵)7月3日,18家央企和有关协会相关负责人齐聚河东,举行“央企沂蒙行看河东”活动。18家央企和有关协会相关负责人与临沂市相关负责同志、河东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并与河东区进行了深入的项目对接,从而为河东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座谈会前,与会领导先后参观考察了鲁商知春湖、正直琅琊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沂州古城、五金市场等项目和临沂市规划展览馆,并听取了相关情况介绍。座谈会上,临沂市相关负责同志讲话,河东区委和山东地矿集团主要负责同志分别致辞,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中国建筑一局(集团)、中海地产集团、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国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6家央企代表分别发言,中铁十四局集团、中铁十六局集团、中海地产集团(青岛)公司、中国金茂集团、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5个合作项目与河东区成功签约。这既是河东深入实施“对接央企”“对接500强”两大招商行动取得的重大突破,更是河东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
河东区是临沂中心城的中心区,设有临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临沂汤头温泉旅游度假区和临沂临空经济区(临沂河东经济开发区),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的中国温泉之城、中国五金产业工贸城和中国脱水蔬菜加工城。河东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东夷文化、红色文化根深叶茂,沂蒙精神代代相传,凝结成河东人敢为人先、能打善战的优秀品质,造就了河东独特的人文底蕴和城市内涵。河东生态优美,资源丰富。沂、沭、汤3条河流交错纵横,森林、湿地、河湖星罗棋布,构建起“水城相依、蓝绿交织”的生态景观,是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汤头温泉闻名遐迩,“三河四岸”景色怡人,是天然的养老养生。河东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接点,东邻日照、岚山、连云港三大港口,临沂机场、临沂火车北站座落境内,京沪高铁即将贯通,4条高速、5条国省道纵横交错,是临沂商城国际化的桥头堡,企业发展、项目落地空间广阔。
河东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中之重,构建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343”产业布局,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285家,竞争优势不断凸显,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五金机械、食品加工、家装建材三大传统产业支撑强劲。五金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3家,年产值突破110亿元,是江北很大的五金钢材集散基地,23项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前3名;食品产业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形成了脱水蔬菜、粮食加工、畜禽屠宰、水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脱水蔬菜加工规模和效益位居;家装建材产业拥有2个山东省商标、4个山东产品,年产值突破110亿元。医养健康、精品旅游、农业“新六产”、智慧物流四大优势产业强势崛起。形成以汤头煤炭疗养院为龙头的医养健康服务集群,获批省级健康服务业发展试验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拥有省级汤头温泉旅游度假区、10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温泉游、滨河游、乡村游、采摘游等精品线路,年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正在积极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温泉旅游度假区;“河东稻米”“沂州海棠”“长虹岭草莓”等农产品品牌驰名全国,奥正、南亩春耕等田园综合体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打造全市“农业硅谷”;建成7家物流园区,拥有2000多条配载线路,覆盖全国18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物流交易总额位居全市第2。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新兴产业潜力巨大。信息技术产业拥有中科曙光、临沂城市云大数据等骨干企业,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创新资源不断集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9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7个,奥德燃气、华太电池、宏艺科技、中圣纺织、三丰化工等企业关键技术国内,世界500强泰国PTT项目落户河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拥有奥德天一、新达重工等一批骨干企业和3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工程机械配件、千斤顶等产品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
进入新时代,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全面开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决策部署,临沂市委、市政府提出在河东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国际生态新城,打造临沂的未来之城,河东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河东区将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开启建设现代化生态宜居中心区新征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森林式间隔,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中心”;紧紧围绕汤头温泉疗养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温泉旅游、健康养老、休闲娱乐产业,全力打造“医养健康中心”;紧紧围绕区位交通优势,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现代金融产业,积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智慧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服务产业,全力打造“总部物流中心”;紧紧围绕“三河四岸”生态资源优势,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平台,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生态观光、精品旅游产业,全力打造“文体旅游中心”;紧紧围绕临沂国际生态城沭河新区建设,积极建设临沂东部大学城和“沂蒙智谷”,重点发展科教、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文化创意产业,全力打造“科教创新中心”。
河东区历来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坚持和完善“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的跟踪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区级领导帮包项目、区直机关“1+7”帮服行动,强化土地供应、手续办理、人才保障、金融服务等一揽子服务。同时,不断加大“放管服”力度,积极探索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重点项目“保姆式”服务,区级“零跑腿、只跑一次腿”事项达到202个,网上办理事项162个,营造了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先后引进世界500强项目5个,中国500强项目12个,其中与央企合作项目7个。当前,河东“343”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亟需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投入和集聚,河东区人民政府与山东地矿集团携手主办此次以“对接央企、推介河东、促进合作、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央企沂蒙行看河东”活动,就是期盼央企围绕河东产业优势,寻找更多发展空间,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碰撞出创新合作的火花,把地区总部、研发基地、营销中心、结算中心落户河东,更多地在河东投资兴业、创新发展、实现共赢。河东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今后河东区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平台支撑,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很少、办事效率很高、投资环境优秀、企业获得感很强的区域性高地,为央企投资兴业提供坚强保障,携手谱写大美新临沂美丽河东区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