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董彦强)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复杂、危险因素多,一直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领域。莒南县应急管理局积极作为,以“现场指导+专题培训”为有力抓手,多维度、全方位筑牢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线,为工贸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一、精准监管,创新模式显成效
莒南县应急管理局将目光聚焦于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积极探索并创新监管模式。通过“三带三查”和“三位一体”执法模式,对11家重点企业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排查行动。在排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带着专家深入企业,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企业“把脉问诊”;带着执法权威,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带着媒体监督,增强检查的透明度和威慑力。同时,以“查深、查细、查实”的标准,确保隐患排查无死角。此次排查共发现隐患116条,并建立闭环整改台账,对隐患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此外,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全程参与排查,强化了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让企业从管理层就重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二、培训考核并重,提升安全能力
专题培训与考核相结合
为提高镇街监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的认识和理解,莒南县应急管理局组织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宣贯会,开展专题培训。同时,实施“逢培必考”机制,通过考试检验培训效果,对考核排名倒数的企业纳入重点帮扶清单,促使企业负责人认真学习,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专家入企精准帮扶
联合安全生产专家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专家们通过资料查阅,了解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和风险辨识情况;通过现场提问,检验企业员工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实操指导,帮助企业员工规范操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协助企业完善有限空间管理制度、风险辨识台账和应急预案,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以练促防,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模拟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场景,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演练涵盖了警戒隔离、强制通风、医疗救援等全流程处置环节,让参演人员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协同作战能力。同时,邀请11家重点企业现场观摩,通过案例剖析,让企业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吸取教训;通过设备操作演示,让企业员工掌握应急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提升企业自救互救能力。
三、建立长效机制,筑牢安全底线
风险研判常态化
每季度结合气候和行业特点发布《安全风险研判报告》,将有限空间作业列为重点管控事项。通过对风险的提前研判,企业可以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隐患内部报告奖励
推动企业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隐患自查自纠。员工身处生产一线,对安全隐患的发现更具及时性和准确性。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莒南县应急管理局将继续推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的宣贯工作,让更多的企业和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同时,动态跟踪隐患整改情况,确保隐患整改到位,防止隐患反弹。推广“执法+服务”模式,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为全县的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