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热搜第一!水库惊现成群超大怪鱼,最长近一米!专家确认

2025-05-12 10:11  来源: 辽沈晚报、半岛晨报、微博网友等

5月11日

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第一

image.png

5月6日下午

大连市民王先生

来到风景秀丽的西山水库散步

正当他沿着岸边欣赏波光粼粼的湖面时

突然被水中一群游动的黑影吸引了注意力

“水面上哗啦啦的

我仔细一看

竟然是一群从没见过的大鱼!”

王先生回忆道,当时这些鱼成群结队地游动,数量至少有六七条,其中最大的一条体长近一米,在阳光下泛着黝黑的光泽。

王先生对大连各大水域的鱼类比较了解,但眼前这些鱼却让他感到陌生:“全身漆黑,流线型身体游得特别快,最奇怪的是身上竟然没有鳞片。”

出于对生态环境的敏感,他设法捕获了一条。这条鱼体长超过50厘米,重达五六斤,鱼身光滑无鳞,嘴边还长着多根“胡子”。

image.png

大连市民王先生发现的怪鱼

通过手机搜索比对

王先生震惊地发现

这条鱼的外形特征

与外来物种“埃及塘鲺”高度吻合

这种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鱼类

以超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力著称

在国内多个水域已被列为入侵物种


“这绝对不是本地原生鱼种

很可能是有人违规放生的。”

王先生忧心忡忡地表示

当时肉眼可见的就有六七条

水下可能还潜伏着更大种群

这究竟是什么鱼?

大连自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宏龙

在仔细分析王先生提供的影像资料后确认

该鱼种为革胡子鲶

也称埃及塘鲺、埃及胡子鲶、尖齿胡鲶

属于鲶形目胡子鲶科

应该是有人放生的

image.png

大连市民王先生发现的怪鱼

有博主发视频科普称

埃及塘鲺除了有8根胡须外,背鳍发达

在臭水沟里也能存活

钓鱼钓到之后最好不要放生

在城市水域的最好不要食用

image.png

image.png

专家介绍:

革胡子鲶(埃及塘鲺)特征明显:体型较大,头部扁平、坚硬长,4对须触发达,体表光滑无鳞,通体呈棕黑色,腹部灰白色,背部及体侧有一些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和灰白色云状斑块。原产于非洲大部分地区的内陆水域,属热带、亚热带鱼类,多栖息于田间沟渠及小溪河等水域中,喜藏于洞穴中。因其惧怕强光,故白天穴居,夜间四处活动和觅食。具有鳃上辅助呼吸器官,皮肤亦有呼吸作用,因而能在低氧的污水环境中生活。杂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无脊椎动物及水生昆虫等为食。

埃及塘鲺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埃及引入中国,其在中国的养殖历史也算较为久远,且养殖地区很多。由于养殖外逃、放生等原因,目前已出现在华南地区,甚至部分华东地区的自然淡水水系,还被证实能够在华南地区越冬、繁殖,并建立了野外种群。

埃及塘鲺因其适应性强、食性杂,不仅会与同生态位的本土物种竞争,还会大量捕食各类水生生物,消耗自然生物资源。它们离水不易死亡,甚至在原产地能像攀鲈一样,从干枯的水塘迁徙到临近水体。

李宏龙分析,王先生在西山水库发现的埃及塘鲺应该是有人放生的:通常情况下,埃及塘鲺最适水温为25℃至30℃,尽管其适应性强,甚至可以在7℃至38℃的温度范围内生存,但是在大连地区难以自然越冬。

致大量鲶鱼死亡

国内曾有人放生埃及塘鲺被追责

记者调查发现,此前国内有人购买埃及塘鲺放生,最终被追责。江苏常州的徐女士擅自将2.5万斤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水系的埃及塘鲺放生到长荡湖,不仅造成鲶鱼大量死亡,还严重危害长荡湖水生态系统安全。

2023年2月3日,南京环境资源法庭公开审理这起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并当庭宣判:依法判处徐女士承担因其非法投放外来物种革胡子鲶所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失、服务功能损失、事务性费用以及惩罚性赔偿共计5.8万元,鱼贩子刘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大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谷国强介绍,近年来我市经常发生胡乱放生的情况。胡乱放生除了有导致放生物死亡的风险,放生外来物种还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如果胡乱放生造成严重生态后果的,还要承担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