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琮
近期,品读了临沂传媒集团薛杰同志精心撰写的《临沂:老区的时尚之变》一文,感慨万端!轻轻点开“”人民网”的链接,一篇佳作如同一轴缓缓铺展的宏大画卷,在眼前徐徐呈现。这篇文章以细腻笔触、多元视角,全方位、多层次地勾勒出革命老区临沂在新时代的惊艳转身。
透过字里行间,我深切领略到这座城市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宛如陈酿的美酒,散发着醇厚的芬芳;同时,也感受到其蓬勃的发展活力,恰似初升的朝阳,洋溢着无限的生机。二者相互交融、交相辉映,共同铸就了临沂独一无二的迷人魅力 。
一
文章开篇点明“红色沂蒙、时尚临沂”这一鲜明的城市文化主题,为全文定下了基调。作者深入挖掘临沂的红色基因,“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感人事迹,孟良崮战役的重大意义,经典歌曲的广泛传唱,以及“沂蒙精神”的深远影响,一一跃然纸上。这些红色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临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文中对明德英事迹的详细叙述,以及作家们对其的深情描述,生动展现了沂蒙母性在战火中的伟大力量。而临沂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如出台相关条例、建设主题廊道等,既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又为红色文化的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沉浸式实景演出、歌剧、电影等多种形式的呈现,让红色文化以更加鲜活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吸引着年轻人汲取力量,使临沂成为红色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在城市文化价值“出圈”部分,作者展现了临沂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蒙山的秀丽风光、独特的“岱崮地貌”,以及作为东夷文化核心发祥地和众多先贤名人故乡的深厚文脉,都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魅力。“春有诸葛亮,秋有王羲之”的城市节会格局,不仅打造了文化品牌,还推动了经济文化的繁荣。文旅深度融合的战略性规划,让临沂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旅发展格局。从琅琊古城的“国秀琅琊”到“灯火兰山·新琅琊”不夜街区的精彩演出,从行浸式演艺到网络精品的打造,临沂不断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满足消费者需求,让城市文化价值得以“出圈”,吸引了众多游客,实现了“流量”变“留量”。
二
“党群同心,开放包容展露新姿”板块,着重阐述了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在车轮滚滚的历史洪流中,一种精神只有注入时代的活力和赋予时代价值,才能指引着广大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现如今,沂蒙精神已经成为临沂最突出的政治优势、最鲜明的城市标志。
回想起 1985 年左右,我作为省商业厅代表,与民政厅、省供销社三家组成扶贫调查组,在沂源、沂水宣传部领导的带领下,深入沂源、沂水两县的山区农户进行调查走访。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当地村民如何逾冬保暖问题。那一趟走访,所见所闻至今历历在目,百姓艰难的生活状况令我此生难忘。水不通,日常用水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获取;路不通,出行极为不便,物资进出困难重重;电不通,夜晚只能在昏暗的烛光中度过,许多现代生活的便利都无从谈起。这些难题紧紧困扰着百姓的生活,让他们在贫困中艰难挣扎。
2021 年 9 月29 日,沂蒙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2 周年之际予以发布。2022 年 3 月,经党中央批准,沂蒙精神基本内涵正式表述为“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进入新时代以来,临沂上下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把敢于担当、勇于争先的旗帜高高举起,把沂蒙精神赋予新的时代价值,转化为推进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临沂商城的崛起,是沂蒙人民敢闯敢干、勇于创新的生动写照。从“小地摊”到“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临沂商城的发展历程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奋斗精神。同时,临沂在服务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积极推进“四个商城”建设,布局海外市场,展现了开放包容的姿态。“12345·临沂首发”客户端的开发建设,更是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与群众的密切互动,共同参与社会治理,诠释了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关系。
文章结尾,作者描绘了临沂夜晚的美丽景象,以及在这片土地上回荡的《沂蒙山小调》,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临沂革命老区时尚之变的欢快节拍和沂蒙儿女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内容丰富详实。作者通过大量的事例、数据和生动的描写,将临沂的红色文化、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经济发展以及党群关系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生动展现了临沂在新时代的全面发展与深刻变革。文章先后在“临沂在线”、“在临沂客户端”、“鲁网”、“中国文化网”“人民网”等平台推发,形成了很好的传播力影响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赞美与自豪之情,也让读者对临沂的未来充满无限期待……
摄影:刘笃龙
作者简介: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