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 一是以有温度执法的“小切口”促进优化营商环境的“大提升”。县市场监管局科学构建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型执法模式,科学统筹执法力度和执法温度,抓实用好“四张清单”,在执法过程中真正做到公正合理监管,避免教条化使用法律条款,努力让每一个案件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2024年以来,进行行政合规指导395次;共适用“不罚免罚”数量315家次,减免罚款1586.5万元。
二是打造“政银园企”融资平台,扎实做好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建设。完善涵盖政府、银行、经济园区、企业等部门的“政银园企”平台,打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新模式,实现知识产权价值,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自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以来,共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1笔,融资额合计约5.348亿元,惠及企业33家,其中有19家企业通过质押知识产权解决融资超千万元,惠及更多中小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三是推动大范围“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助推营商环境整体优化。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按照“能联则联、应联尽联”的原则,提升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比率,对信用较好、信用风险较低的企业降低抽查比例,减少抽查频次;对违法失信、信用风险较高的企业提高抽查比例,加大抽查频次,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做到有事必到、无事不扰,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减少对市场主体打扰。2024年,全县共完成省、市、县三级抽查任务209个,内部抽查市场主体812家;部门联合抽查市场主体1691家次,部门联合率为 67.56%,信用风险分类应用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