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临沂市人民政府通知

2022-11-01 08:28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综合

日前

临沂市人民政府发布

关于印发临沂市城市大脑

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临沂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临沂市城市大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临政字〔2022〕9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临沂市城市大脑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临沂市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临沂市城市大脑建设工作方案》明确

四大主要任务

包括重点建设4个中台

按照“123+N”的建设思路,集中构建城市大脑枢纽平台,打造城市大脑常态运行展示中心、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完善数据资源体系、算力服务体系、网络感知体系,赋能多项数字化场景应用。

(一)构建城市大脑枢纽平台。充分整合利用现有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系统平台,集中打造数据协同、系统互联的综合性信息系统,着力提升计算、数据资源整合、算法服务、物联感知汇聚、网络安全保障等基础能力。重点建设4个中台:

1.数据中台。依托市级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持续推进市大数据资源库建设,完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公共信用、电子证照等基础库,优化行政审批、营商环境、城市治理、应急管理、医疗健康等主题库,纵向上接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下联县区分平台,横向贯通全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相关社会数据,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汇聚、治理、融合、管理。(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2.技术中台。整合提升物联网、视频共享、统一认证、地理信息服务、人工智能、融合通信等领域技术能力,加强各类计算框架技术的部署应用,推动数字技术在城市大脑中枢系统的融合应用,支撑城市大脑感知设施接入和数据采集处理,使城市大脑中枢系统成为数字技术集成创新的总平台。完善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深化与省级平台互联对接,构建多视角、多维度的综合安全态势感知、检测和防护体系,增强一体化网络安全监测防控能力。(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

3.AI中台。建设人工智能引擎,推进通用人工智能基础能力集约建设和统筹管理,强化视频调阅、视频及数据AI解析等融合服务功能,提升人脸识别、图形分析、行为分析、敏感信息识别、预测预警等智能化服务水平,为各类智慧化应用特别是视频智慧应用提供灵活快捷的基础能力支撑。着力推进视频融合赋能平台建设,全面提升视频资源联网汇聚、开放共享、智能分析能力,支撑各领域视频融合应用。(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

4.业务中台。制定完善统一的数据接口规范、技术规范和流程规范,建立开发工具集和微服务框架,统一构建面向业务应用的大数据基础组件、基础工具和模型算法,建设业务应用协同总枢纽,通过标准化和集约化的服务形式,提供共性化平台级服务,建设一体化、标准化、协同化的智慧应用体系,支撑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的业务应用和对外服务。(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

(二)打造常态运行展示中心与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按照“平战结合”的要求,建设完善城市大脑常态运行展示中心、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构建信息共享、协同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1.常态运行展示中心。整合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大厅资源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大脑常态运行展示中心,统筹部门力量,优化台席设置,完善网络布局,统一开发数字驾驶舱,探索建立运行管理中心“大屏”、部门业务“中屏”、手机端“小屏”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屏展示、统一指挥调度、分级分类处置。整合升级智慧城管建设成果,迭代优化智慧城管平台,汇聚共享城市治理多源数据,运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进城市管理资源共享联动,实现城市秩序智能巡查、城市部件精细化管理、执法过程智能辅助,加快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城管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

2.应急指挥调度中心。依托市应急指挥中心大厅资源设施,建设完善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持续提升智慧应急“一网四平台”,整合公安、消防、气象、交通、城管、水利等领域信息资源,推进重点区域感知网络部署,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的协同联动作战模式,实现应急状态下人员、物资、设施等联动资源“一键直呼、协同调度”,提升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处置能力。着力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加快构建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体系,推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隐患治理等环节信息化建设应用,提高常态下安全管理创新、风险隐患预防化解和非常态下快速应急处置能力;对接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决策等系统,加快构建一体化水利感知网,加密雨量、水位、流量等基础感知设施,准确分析掌握雨情、水情、积水点等信息,推进精准快速防汛;对接森林防火网格化监测等系统,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视频监控系统,提升森林防火监测预警能力。(牵头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三)完善数据、算力、网络支撑体系。

1.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强化数据资源收集、存储、加工、传输、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构建全市一体化的数据资源体系,不断夯实城市大脑数据资源基础。加强数据源头供给,深化全市政务数据资源统一汇聚,拓展数据汇聚范围,加快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数据汇聚接入,实现数据资源实时汇聚共享。全方位开展数据治理,建立完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健全问题发现、反馈、校核管理机制,对汇集的数据资源开展目录梳理、清洗比对,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可靠,提升数据共享应用效率。整合政法综治、城管、交通、卫生、教育等各领域视频资源,实现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视频资源“应汇尽汇”。加强视频资源分级分类治理,持续推进全市各级各部门视频资源基础信息更新和重点资源精细化治理。(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2.完善算力服务体系。整合全市政务云资源,在推动现有市级政务云平台提质增效的同时,加快实施市级政务云扩容及服务层级提升,拓展政务云空间布局,规范强化运维管理,实现全市政务云资源集聚发展、集中调度、集约利用,为市、县区政务部门提供高效安全的政务云服务。在全省一体化灾备体系框架内,建立完善统一的政务云灾备体系,保障重要系统和数据安全。以开展数据中心增量提质行动为契机,充分整合现有数据中心,合理规划新型数据中心,谋划布局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支持推动数据中心规模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加快构建多源异构、云边端协同的一体化算力体系,为各类行业应用提供算力服务。(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3.完善网络感知体系。以实施政务网络“一网多平面”升级工程为契机,深度整合部门业务专网,加强对基层政务网络的运维保障,推动电子政务网络向社区和企业延伸,提升政务外网承载能力,加快构建全域覆盖、多业务融合的统一政务网络,确保“最后一公里”畅通。全面提速5G网络建设,为工业、交通运输、医疗、教育等行业应用提供高质量的5G网络环境。加快普及千兆光网,全面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提升网络能级。深入推进物联网建设,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科学部署视频图像、监测传感、控制执行等感知终端,推动公共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升城市全域感知能力。(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市通信发展办;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四)赋能跨部门、多场景数字化应用。基于城市大脑枢纽平台,面向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按照“全面布局、重点推进,急用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完善、迭代、开发各业务领域的数字化场景应用,重点打造一批智慧化典型场景,探索建设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的多跨综合应用。着眼建设全市一体化的城市大脑体系,推动市级城市大脑枢纽平台对接县级城市大脑,逐步向县区延伸推广应用,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