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临沭街道着力打造移风易俗的“临沭样板”

2019-09-03 23:23  来源: 魅力临沂

   临沂在线讯(通讯员:王艾霞)今年以来,临沭街道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点带面、突出示范引领,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重要作用,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扎实推动移风易俗活动深入开展,在街道上下营造了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氛围。
完善组织78个自然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目前临沭街道78个自然村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实现了自然村全覆盖。修订了红白理事会章程,编印培训教材和文件资料汇编,对全部理事会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服务规范的培训。村支部书记担任会长,将村里德高望重、群众威信高、公道正派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充实到理事会中来,由红白理事会全权负责每家的红白事,让群众省力省钱省心。
    结合村情,进行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修订。结合各村的村情,对各村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进行修订,将移风易俗纳入了村规民约,明确了红白喜事由红白理事会管理,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
    釜底抽薪,开展殡葬用品市场专项治理。联合城管等执法部门组织殡仪车辆、丧葬用品市场、吹鼓手队伍专项治理。今年以来,临沭街道在取消装棺再葬,推行骨灰盒直接入土的同时,组织民政、工商、城管等部门,持续开展了棺材等殡葬用品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先后出动执法车辆40余台次、执法人员400余人次,先后对无照经营的10户花圈寿衣店、8户棺材店进行了依法取缔,从根本上堵住加工、销售源头,有效治理了丧葬陋俗陋习,规范了丧葬用品市场环境。
    制定公益性公墓和骨灰纪念堂建设“作战图”。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截至目前,西盘公益性公墓建设已经全面完成,占地面积4亩,设有720个墓穴,总投资约75万元。李蒿科骨灰纪念堂计划建设占地30亩,建成后可容纳17个村的骨灰安放。目前,李蒿科已采购安置骨灰存放架2592个,其中双人存放架2520个、单人存放架72个,合同总价60.51万元,拨付墓地搬迁费用约100万。
    健全机制,压力传导确保移风易俗扎实推进。建立了红白事巡查机制,成立了移风易俗巡查队伍,及时监督各村红白事办理情况,确保每例红白事都新办简办。建立了严厉的督导考核机制,临沭街道民政办对各自然村进行全覆盖、不间断督导考核,每季度通报考核成绩。给予资金奖励。对于丧事办理过程中,能够全程考上服务的红白理事会成员,徐兴社区给予每人50元奖励;后高湖给予红白理事会1000元钱。对于能够丧事简办的丧主家,邢官庄给予2000元奖励,盘东给予500元奖励,富民给予1000元奖励。通过强化督导考核,给予资金奖励,奖惩并举,确保移风易俗工作扎实推进。
    宣传引导,使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促进群众观念的有效转变,才能将群众抵触的、被动的行为,转变成自觉的行动。临沭街道采取宣传车、广播“村村响”等方式,积极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政策,今年累计出动宣传车80余车次。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车、文化墙、农村广播“村村响”、“文明家庭”评选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形成了浓厚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