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临沭玉山:镇队联手,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显现

2019-08-22 16:40  来源: 魅力临沂

玉山镇距离县城东北20公里,位于两省(山东、江苏)三县(临沭、莒南和赣榆)交界处,是正冉冉升起在鲁东南大地的一颗璀璨明星。这里地貌独特,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政通人和,先后取得“省级创安工作先进乡镇”、“美在农家明星镇”、“市级文明乡镇示范点”、“市水利建设改革管理年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是远近闻名的幸福小镇!

 

 

 

2018年9月26日,省派临沭县玉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10名同志带着神圣使命来到玉山镇,与镇党委、政府一道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的伟大社会实践中,经过将近一年的共同努力,玉山镇各方面潜力不断得到挖掘,各项工作均扎实推进并不断显现成效。

 

一、把准工作定位,有的放矢抓乡村振兴

准确把握职责定位。服务队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会同临沭县委健全完善乡村振兴服务工作领导体制,主动寻求领导、督促加强领导,理顺决策程序;建立完善乡村振兴服务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完善情况报送、建议提出、分析研判制度,加强与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确保各项服务与镇党委政府相关工作有效衔接,顺畅运转,形成合力。

 

准确把握发展定位。镇党委镇政府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方向目标,按照“三个结合”的要求,围绕“农业大镇”、“全域旅游镇”谋划发展思路和努力方向,紧扣乡村振兴主旋律,坚持“补短板、增亮点”,以“五新”举措促五大振兴,以“灵秀小镇”为依托,着力打造“文旅小镇”、“果茶小镇”、“薯香小镇”、“玉石小镇”、“幸福小镇”。

 

二、聚焦产业发展,找准镇域经济“新增点”

通过狠抓三产融合、双招双引、现代农业等“新增点”促进产业振兴,带动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

1、美丽乡村融合三产

经深入调查研究,镇队同志立足实际,编制了《临沭县七彩百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方案》,规划通过构建“一山一路两河三园”空间发展格局,对西起旅游路起点姚官庄村、东至夹谷关风景名胜区、北起唐岭村、南至郑黄峪村的1个社区、8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连片打造美丽乡村,并获得临沂市农业农村局批准。

 

 

 

今年以来,玉山镇先后投资约2000万元,对夹谷山景区、七彩百合田园综合体等项目的提质扩容,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按“以知青馆修复重建为突破,以知青茶园提档升级为助力,以知青路修缮完善为纽带,大力发展知青文化休闲旅游经济带”的发展思路,投资500万元全力推进知青园建设。成功举办第二届七彩百合文化旅游节,通过举办文艺汇演、茶道文化、百合花语、非遗文化莫氏绒绣展、摄影书画展、赏花海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农业合作社”为先导,打造文旅品牌,点亮玉山“文旅小镇”靓丽名片。

 

 

 

2、“双招双引”扎实推进

今年全镇招商引资在谈项目6个,已签约在建项目5个,其中日照客商和比利时客商合资8000万元的石材深加工项目,为打造“玉石小镇”注入了新动能;同时,米多多工艺品项目、玉山商贸城项目等重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将有效助推“文旅小镇”建设。

依托省乡村振兴服务队积极与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临沂大学、山东省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和农工民主党山东省省委、临沂市委对接,深入开展产学研结合,设立博士工作站和共建示范基地,对接A类创新人才2名,B类创新人才3名,为玉山镇产业提档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推动了人才振兴工作的开展。

 

 

 

3、现代农业突出特色

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对服务队帮扶村进行了土壤质量调查评价,成功圈定出优质地块五千亩。利用土壤富含锌、硒、锗等有益微量元素的优势,规划沿唐湾路和旅游路两侧建设绿色农业长廊,从北向南依次建设陈林千亩猕猴桃、唐岭太子参、唐岭矮化苹果、夹谷山万亩百合园等特色农业种植基地、营子生态茶园和玉山镇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果茶小镇”和“薯香小镇”建设工作正在全面开展。其中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取得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

 

 

 

三、发力环境提升,打造“灵秀小镇”新名片

依托当地独有的自然条件,从提升城乡环境、改厕、严防农业污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力促进生态振兴,全面展现小镇的灵秀本性。

1、城乡环境重点提升

投入325万元实行市场化保洁,组织镇村干部集中开展“五堆”清理26次,对沭赣路、唐湾路两侧五堆垃圾进行彻底清理,确保镇村环境整洁干净。投入120万元对镇驻地进行绿化、美化和亮化,镇驻地面貌提档升级。投资3600万元的旅游路已全线开通,目前正加速对两侧道路进行绿化。聘请专业中介对旅游路两侧进行规划设计,投资600万元对后穆疃村进行立面改造,打造4处景观节点。申报营子村、后穆疃村作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申报服务队帮扶的五个村为市级森林村庄,半李村为省级森林村居。

 

2、改厕工作全面完成

实行班子成员包工作区、脱产干部包村制度,坚持日调度、周统计、月通报,努力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抽调20余人,组成3个改厕工作自查小组,先后对全镇69个村进行3次自查,对发现的12675个问题,明确责任人,整改时限,跟踪问效,先后有19个村的干部因改厕问题被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理。目前所有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一村一台账、一户一档案全部建立,手机APP录入数据全部锁定,统一编号标牌,标注维修服务电话,建立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全镇10968个厕所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3、流域保护严防死守

对全镇31条河流,22座水库明确镇村责任人,全面排查整治,共出动机械168台,动用人工682人次,对河流两岸养殖场、漂浮物、病死猪、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清理。持续对镇域范围内的河流乱建乱占、乱挖乱采、乱倒乱排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把森林防火、秸秆禁烧纳入日常工作范围,做到责任落实、宣传教育、协同配合“三个到位”。对禁养区151户养殖场进行彻底清理取缔,对隔栅、食槽、养殖设备进行拆除,拆除率100%,同时对控养区、适养区养殖场全面排查,进一步加强监管,不留死角和盲区,防止粪污直排、偷排、漏排,彻底清除污染隐患,推动畜禽污染整治向纵深发展。

 

4、园区整治成效显著

倾力打造高标准石材园区。清退不达标企业62家,其余53家整合入园,园区一期已全面投产。为加强园区环保管理,与临沂圣宸物业公司签订合同,加强对企业生产的废渣、废料回收管理以及园区环境的管护修养。二期石材园区位于玉圣园以北,占地261亩,将原来22家石材企业整合为10家,目前大部分厂房已建设完毕,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石材产业“脏、乱、差”的被动局面,推动该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夯实底线思维,筑牢基层基础工作“新防线”

高度重视底线思维,不断增强忧患意识,以平安玉山建设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1、平安玉山扎实推进

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累计受理信访75件,化解60件,化解率80%;省市交办的40起信访积案,化解36起,化解率90%。梳理排查全镇信访重点案件,成立信访专案工作区2个。坚持信访“抓早、抓小、抓苗头“,重视12345热线处置。上半年累计承办12345热线工单1382件,办结率87.88%,满意率83.25%,协助县热线办督办10余件工单,提供新闻线索9条。在全镇新补摄像头165处,新建治安卡口14处、高空瞭望2处,实现“雪亮工程”全覆盖。今年以来,全镇共排查出60条涉黑涉恶问题线索,经核查有价值线索8条,治安环境不断优化。

 

2、安全生产常抓不懈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建设工作,壮大安全监管力量,进一步加强71个安全网格建设,强化隐患排查和安全培训,共出动人员163人次,其中县政府聘请第三方中介专家检查21人次,镇政府聘请第三方中介专家检查12人次,共检查出隐患231处,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168份,倒逼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半年来共开展食品安全检查3次,累计培训食品安全协管员226人次。

 

3、拆违治违动真碰硬

充分利用“卫片执法检查”利剑,成立以执法中队、安监、环保为主,工作区、村居配合的200余人执法队伍,明确时间节点,做好人员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动用挖掘机、拖拉机等机械220余台次,人员460余人次,共拆除违章建筑61处、10万余平方米,拆除图斑21个,复垦土地3万余平方米。同时,加强日常巡逻监管,上半年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200余人次,出动巡查车辆320余台次,现场制止违建苗头82起,拆除户外广告、过街广告、楼顶广告80余处,扣押设备20余台次,立案查处36起,做到拆违治违不放松,真拆实干不松懈,以“零容忍”的态度做好拆违治违工作。

 

 

 

 

 

 

 

五、助力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呈现“新亮点”

主要从提升文教卫生、建设公益性公墓、完善社会保险工作和推进脱贫攻坚五个方面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扎扎实实开展“幸福小镇”建设。

1、文教卫生不断提升

为消除大班额问题,投资440万元,新建2200平方米的半里完小综合楼1座,投资371万元新建玉山镇中心学校塑胶操场1处,目前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通过临沂市体彩中心捐赠为唐岭小学完成体育器材安装;完成农村卫生室改造提升9处,新建卫生院综合楼2处已投入使用,医护水平不断提升。服务队协调山东省立医院、临沂市人民医院等29名专家,为群众开展义诊服务近300人次,并向群众免费发放治疗心脑血管、风湿、高血压等类药品。

 

 

2、公益性公墓加快建设

玉山镇目前已建成黄峪、刘庄2处公益性公墓,共建墓穴1950个,正在建设公益性公墓4处,分别是玉山工作区后石鼓岭公墓、黄峪工作区崔薛公墓、东盘工作区东丁公墓、镇武工作区赵坊前公墓。目前,镇武工作区赵坊前公墓、玉山工作区后石鼓岭公墓已建设完毕,剩余两处公墓区正加速推进,确保8月底前完成全年任务。

 

 

3、社会保险工作不断完善

严格核实低保对象376户,432人,落实五保户157人,集中供养28人,对201名高龄困难老人逐户核查,兑付大病救助44人次,发放助残补助1372人次,为152名困难残疾人办理了困难生活补贴,协助县残联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免费工作,完成免费手术56人,为20名精神残疾人办理了免费住院手续,做到兜底到位,应保尽保。

 

4、脱贫攻坚稳步推进

对全镇36个重点贫困村、4个非重点贫困村的8552户、17524名贫困人员进行重新分析研判,梳理出脱贫不享受政策人员4236名。对全镇97个扶贫项目重点梳理,44个弱质全部实现责任追究到位。6月份,全部完成第一轮交叉互查2197条问题的整改,第二轮互查 948条问题已经整改完成过半。审核雨露计划政策的学生67人,现已完成网上申报工作;孝善基金共收取3103户,940余万元,实际发放560余万元;扶贫收益发放共计7018个贫困户,发放金额129万元。饮水安全两年攻坚任务涉及22个村,其中已实现24小时供水的有17个村,剩余5个村居近期即将施工。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144户,期中D级危房110户,C级危房34户。截止目前,已签协议81户,开工率56%;现已建设完成56户,竣工率38.8%。服务队协调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在贫水区成功施工5眼深机井,及时解决今年持续干旱缺水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