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吴世翠 徐建明 张欣 贾孝月)县城道路两侧干净整洁,难觅尘土踪影;公园里面绿树环绕,空气沁人心脾;建筑工地洁净美观,施工井然有序……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打造清洁城市,沂水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沂水新“标识”。
坚持多措并举,建设美丽沂水步履不停
2月16日清晨,沂水滨河沿岸,五公里慢跑结束,跑步爱好者张超一边擦着汗水一边对笔者说:“虽然现在天有点冷,出来跑跑一会浑身就热乎了,明显感觉空气也比以前好多了,希望天天都有这么好的空气质量!”这天,沂水的空气质量状况为良。蓝天白云背后,是沂水多措并举,全力打好“治气、保水、净土”三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艰辛努力。
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该县制定并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和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攻坚行动方案,明确了各项工作任务,重点开展了工业污染深度治理,开展了石化、有机化工、包装印刷等9个行业177家企业VOCs治理。抓好“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完成清理取缔133家,整治提升2家;严格按照标准淘汰2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累计淘汰43台;开展了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污染防治专项督查,在全县17个乡镇选点建设空气自动监测站,开展了站点周边环境问题综合整治工作,目前正在推进站房建设工作。该县还修订《沂水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及时完成三次不同等级应急响应的启动、调度工作,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邻水而居,择水而憩。为切实保护好水环境,沂水开展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全县309处单村联村饮用水水源(含贫困村饮用水水源)开展基础环境状况调查,编制划分技术报告;对跋山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划定,清理整治保护区内的49处环境突出问题,努力确保饮用水环境安全。该县还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职责,开展了沭河清河行动“回头看”、沭河河长巡河工作,有力保障了清河行动成果;对全县入河排污口进行了现场检查,整治入河排污口,对发现的私设排污口进行了封堵,减少污染源排放。今年以来,实现沂河出境断面稳定达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一方水土一方人。为打好净土保卫战,沂水申报完成危险废物产生源单位47家,一般固体废物产生源单位77家,污水污泥产生源单位2家,医疗废物产生源单位25家;每月对全县52家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规范处置;开展打击废铅酸蓄电池等集中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324人次,共检查企业178家,对检查企业存在的问题均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加快推进4万吨/年县危废处置中心建设,目前正按照节点推进;有序推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按照《沂水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今年以来,主要是对全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进行现场核实,累计现场确认核实21家企业点位信息。
加大执法力度,铁腕治污倒逼产业升级
“烟囱上装有在线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控烟气的排放指标,这些指标都能传送到实时监控平台,当烟气排放不达标时就会发出警报。”在清沂山石化项目服务的工作人员杨奎生介绍说。沂水县对61家重点废水企业安装了129台监控设备,对37家涉烟气企业安装了51台在线监控设备;设置了空气自动监测站3处,污水处理厂2家,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2个,特征污染物4家,噪声自动站1处。另外,对127处重点废气、废水、涉危、涉放射源点位按装了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形成了覆盖水、气、噪声等全方位立体化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全天候在线监控。
该县还实时开展环境监测,对沂水热电、青援等5家国、省控重点企业的废气每月一次监督性监测,对全县30多家重点废气排放污染源不定期监督监测,全面做好噪声、汽车尾气、水质断面、污水处理厂等监督监测工作,全年累计出具监测数据6600余个,出具监督性监测报告51份;有序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2018年争取中央财政拨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6625万元。完成全县共计97家重点企业环境统计工作,严格按照排放标准、总量替代要求对新建项目进行总量确认,已完成33家企业总量确认;稳步推进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目前已发放火电、造纸、钢铁、水泥等9行业共20家企业排污许可证。
为提升应急风险防控能力,该县开展了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圆满完成庐山化工园认定涉环保方面工作,积极搞好化工评级评价工作,累计完成301个环保问题整改;妥善处置4起突发环境应急事件,积极组织参加全市环境应急实兵演练暨技术比武活动,并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沂水县还整合检查资源建立联合督查机制,坚持工作日例行执法检查,夜查、早查、突击检查,节假日重点执法检查,实现24小时“无缝隙”执法监管,始终保持环保监察高压态势。全年共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10余次,排查企业1155家次,限期整改140余起,实行查封扣押10起,移交公安6起,立案调查180余起,送达处罚决定书148份,约谈企业18家次。开展环保第三方技术核查,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庐山化工园区等重点企业进行环保核查,根据专家核查情况,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问题整改。
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护航绿色发展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打好蓝天碧水保卫站,沂水县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标本兼治护航绿色发展。
认真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创新工作思路,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将行政审批科室集中到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行政审批事项的咨询、申请、受理、审批等环节(除现场勘察、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外)一站式服务,持续缩时提速,截止目前,共审批项目95个,环评备案607个。严格审批手续的同时,对“125”重点工程、“城建重点工程”等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帮扶,督促落实,压茬推进,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保障重点工程顺利实施。
严格项目验收质量,《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实施以来,沂水县认真按照《临沂市建设项目过渡期指导意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开展环保验收工作,督促企业规范自主验收程序,提高自主验收质量,发现验收报告失实、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严肃处理,必要时将进行移交或开展现场调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依法立案查处并对相关单位、人员予以通报。截止目前,共出具110家噪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验收意见。
强化环保机关作风建设,制定印发了《党员干部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实施方案》、《工作纪律考核办法》等制度办法,把机关作风建设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用抓制度建设推动全局作风建设,凝聚了工作力量,为环保工作夯实人员基础。
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
沂水扎实做好环境宣传和法制建设,积极探索多渠道、多模式环保宣传教育方式,借助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两微一端”多媒体宣传手段开展环保宣传工作,全年官方微博发稿5069篇,官方微信225篇,在县电视台、沂水报及县政府网站发稿51篇,临沂环境网站等市级媒体发稿81篇,山东环境杂志等省级以上媒体发稿20篇;按照有关信息公开要求,在沂水政府网站公开环境信息583条,利用“6•5世界环境日”、“12•4宪法日”走向街头,全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做好普法宣传。
该县还扎实推进环保法制工作,严格落实查处分离原则,全年召开案件审理委员会会议11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48件。通过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宣传,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安全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提高了全社会关心、关注、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环保舆论氛围。
青山在、清水流,蓝天碧水留住美丽乡愁。冬日的沂水,蔚蓝的天空越来越多,公园里慢跑的人越来越多,路上骑行的身影越来越多,人们在朋友圈里晒的美景获得越来越多的点赞!保卫蓝天、守护碧水、捍卫净土,沂水卯足了劲,坚决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