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通知
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补)和
第一批水下文物保护区(调整)名单
其中
临沂范家大院、鲁中革命烈士陵园
和祖秀莲故居
入选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补)和第一批水下文物保护区(调整)的通知 鲁政字〔2025〕164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人民政府核定增补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1处、调整山东省第一批水下文物保护区1处,现予公布。 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做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水下文物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努力开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补)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自然资源厅另行公布。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25年11月1日




新闻多一点
鲁家庄村革命旧址——范家大院 鲁家庄村革命旧址,位于沂南县铜井镇鲁家庄村,始建于清中期,分别由“东大门”“西大门”“后大门”三家范姓大户的多处宅院组成,分布面积约 4823 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910平方米。文物构成包括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支队司令部旧址、鲁中军区司令部旧址、伤残休养所旧址、战时印刷厂旧址、教导营旧址。 抗日战争期间,鲁家庄的范家大院成为八路军活动的重要地点,我军将领罗荣桓、徐向前曾在该村驻扎。1941年5月至1941年1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支队司令部设在该村“东大门”四合院内,当时胡奇才任司令,王子文任政委,指挥了珠宝庄战斗。1944至1945年,鲁中军区司令部曾设在鲁家村“东大门”内的一处四合院,王建安司令员在此领导鲁中革命斗争。同时期范家大院还驻有战时印刷厂。“东大门”曾驻扎过战地医院——伤残休养所。1945年“北大门”还曾驻扎山东鲁中地区教导营等。鲁家庄村革命旧址是名副其实的红色革命根据地。 鲁中革命烈士陵园

鲁中革命烈士陵园,原名万松山烈士陵园,1991年4月24日改称,位于沂南县依汶镇万松山南麓,是鲁中军区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而修建的。1943年7月始建,1944年2月落成,陵园占地495亩。1945年5月,日伪军对沂南最后一次“扫荡”时,烈士陵园惨遭破坏,纪念碑被炸毁。现存文物构成包括:烈士陵园大门,抗日烈士碑2通,石壁题词墙,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题词墙,烈士碑7通。
鲁中革命烈士陵园作为山东省建立最早的革命烈士陵园之一,它承载着对鲁中地区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是鲁中抗日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是沂蒙精神的重要载体。
祖秀莲故居

红嫂祖秀莲故居位于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东北,房内陈设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生活物件、器具和老照片,再现当年沂蒙山区人民的真实生活起居场景。2019年9月被公布为沂水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嫂祖秀莲故居不仅再现了沂蒙山区人民生活场景,更是一段革命历史的见证与传承。它承载着沂蒙人民在艰苦岁月中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高尚精神,彰显了军民鱼水情的深厚内涵。祖秀莲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沂蒙人民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她用慈母般的爱拯救了战士郭伍士,也诠释了“红嫂”这一伟大形象的精神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