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王庆龙 赵泳民)在山东省临沂罗庄区花埠圈村,八零后女企业家李金芳以粘豆包为媒,将传统非遗技艺与沂蒙精神深度融合,在创业致富的同时,以公益初心书写新时代“山东好人”的担当答卷。
非遗匠心:从传统年糕到网红粘豆包
作为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传统年糕”传承人,李金芳创新研发的粘豆包凭借“不粘手、口感软糯”的独特工艺,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天赋一‘饼’·寻味琅琊”临沂大饼美食推介大赛中斩获“匠心创新奖”。其古法制作工艺坚守天然食材本味,传承数代的匠心在品鉴环节征服评委与游客,成为连接罗庄风土人情与游客味蕾的文化纽带。从家庭作坊到规模化企业,她注册的“李金芳”商标已带动200余名就业困难女性实现家门口就业,形成“企业+农户+公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公益初心:从个人善举到“好人帮”团队
出身贫寒的李金芳自幼受“爱出者爱返”家训熏陶,创业初期便匿名资助孤困儿童与鳏寡老人。随着企业壮大,她联合亲友成立“好人帮”公益团队,发起“有朋自远方来”项目,引导国际友人体验红色文化;疫情期间,她组织团队向西安回民街捐赠粘豆包,三年后因展会偶遇受助者,续写“豆包妹妹”与西安商会的温情故事。甘肃地震时,“好人帮”一天内募集9.6米卡车物资,将山东人的仗义播撒至灾区。如今,团队已辐射全国多省市,带动200余名成员投身公益。
精神传承:从个人奋斗到沂蒙精神践行
作为山东省人大代表,李金芳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朴素信念转化为企业基因。她坚守清真食品无添加底线,从牛肉酱到粘豆包,以过硬品质赢得市场;在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间寻找平衡,虽因忙碌对子女教育有所愧疚,却以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自立品格。其企业新工厂投产之际,她更强调“带动就业、反哺社会”的初心,将个人奋斗融入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时代命题。
从贫困儿童到“山东好人”,从传统匠人到公益先锋,李金芳以粘豆包为载体,将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内涵转化为生动的社会实践。她的故事,是新时代非遗传承的鲜活样本,更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当代诠释。未来,这位“豆包妹妹”将继续以匠心守非遗,以善举暖人间,让沂蒙精神在罗庄土地上绽放更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