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韦友红)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河东区市场监管局派驻至汤头街道薛店子村和郑旺镇大赵家村的“第一书记”,真正将“驻村”变为“助村”,用一件件暖心实事、一项项有力举措,在乡村一线书写着一份饱含深情与担当的振兴“答卷”。
党建引领强根基,凝聚合力有“力度”
第一书记”坚持以党建为抓手,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环境卫生整治等实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发展党员方面,成功发展预备党员2名,推选35岁以下年轻积极分子5名,为乡村治理注入新生力量。同时,紧密结合市场监管职能优势,主动下沉服务,上门为个体商户办理年报、提供法律咨询,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围绕药事服务、食品安全、放心消费等重点领域,助力村委发展产业,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此外,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农业保险,及时为受灾农业办理理赔,并稳步推进“三资”清理工作,全面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与治理效能。
暖心服务惠民生,贴近群众有“温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两位“第一书记”聚焦村民最急难愁盼的健康与生活问题,积极协调后方单位,由分管领导带队开展健康义诊,为村民提供血压血糖检测、常见病诊疗及健康咨询等服务,并对慢性病、老年病患者给予个性化指导。活动现场还免费发放了脸盆、雨伞等实用物资。端午节期间,他们更深入困难家庭走访慰问,送去米、面、牛奶、粽子等节日礼品。一系列暖心举措如春风化雨,在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更拉近了干群距离,温暖了民心。
产业赋能拓渠道,精准帮扶有“深度”
产业振兴,关键在破题。为破解大赵家村“群雁”粮油(“四雁工程”项目)的花生油销售困境,局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协调,“第一书记”一线跟进,各所长也纷纷化身“推销员”,全员上阵打通销售渠道,创下一次性助销373桶、价值4.4万余元的佳绩。这一成功实践,不仅直接带动了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更是蹚出了一条从外部“输血”到内在“造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持续发力绘新景,久久为功有“力度”
一份合格的“答卷”并非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目前,河东区市场监管局对两个村庄的帮扶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两位“第一书记”表示,将继续扎根基层,立足村情民意,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持续用力,与村“两委”和全体村民一道,共同描绘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