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 观灯火兰山承文脉,溯沂河碧水护平安。当汉服广袖拂过千年琅琊的微风,让研学笔记记录下沂河水的清波,一堂生动的"行走的课堂"在春夏之交展开。4月30日,临沂沂河实验学校七年级500余名师生走进凤凰广场、水韵琅琊游船、光影琅琊•中国百年电影文化体验馆等地,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文化探索之旅。
正衣冠、端品行,拜师礼不仅是形式,更是中华文明的密码。上午9点,临沂水韵琅琊不夜街区,百名学子身着曲裾深衣、齐腰襦裙,在礼仪导师指导下学习传统揖礼。学生们仔细聆听,认真模仿,一板一眼的样子引得市民驻足拍照。
街区的文化演艺和非遗展演让学生们流连忘返,柳琴戏悠扬的唱腔、临沂剪纸、木版年画等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光影琅琊•中国百年电影文化体验馆,泛黄的胶片放映机、手绘电影海报将学生们带入时光长廊。"这部《沂蒙颂》胶片是1975年..."讲解员指着珍贵藏品介绍。而在"水韵琅琊"号游船上,带队老师通过实时监测设备,向学生讲解沂河生态保护:"今年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湿地修复让白鹭种群增加了三成。"学生们一边认真听,一边记录着水文数据。
水韵琅琊研学活动负责人介绍说,此次研学特别设计了"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双主线,既有古文物参观、汉服体验等多项非遗课程,也包含水质检测等科学实践模块,让学生们在这“行走的课堂”学到不一样的知识。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