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顶部广告

尹志林千场沂蒙精神宣讲活动第159场:三探临沭朱樊村

2025-04-27 14:02  来源: 临沂在线

微信图片_20250427135819.jpg

临沂在线讯(张春兄  冯爱云)“在抗战最为艰苦的194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新四军政委、华中局书记刘少奇,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肩负着解决山东问题的重要使命,化名胡服,带领100余人,3月19日从苏北阜宁单家港出发,昼伏夜行,冲破数十道日伪军封锁线,于4月10日到达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115师驻地——山东省临沭县朱樊村。凭借着超众的领导能力在四个月内便成功使山东抗日根据地危险形势转危为安,为共产党的战略布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月26日,山东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山东省职工达人、沂蒙精神传承人尹志林千场沂蒙精神宣讲活动第159场,来到了江苏省东海县石梁河镇西朱范村。此行也是尹志林第三次探访西朱范村,并到位于临沭县的“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参观瞻仰,以进一步丰富沂蒙党史宣讲内容。

微信图片_20250427135823.jpg

1942年,抗战已进入第五个年头,日、伪军的残酷“扫荡”,再加上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使山东抗日根据地处于日伪顽军的包围、封锁、分割之中,山东抗日根据地遇到严重困难。

当时,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山东党政军领导之间,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分歧,己严重影响到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存亡和发展。中共中央对此极为关心,多次电告刘少奇,要他帮助山东扭转困难局面。

微信图片_20250427135825.jpg

4月10日,刘少奇一到山东党政军领导驻地朱樊村,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针对问题的结症,分别对山东党政军的主要领导干部和其他个别干部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和沟通,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理顺了山东党政军领导体制。在此基础上,刘少奇亲自指导山东开展了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的运动,调整并精简了山东的领导机构,从根本上扭转了局势,指引了山东军民抗日的胜利之路。

174572462139101299.jpg

1971年4月,石梁河水库投入使用,地处石梁河水库库区的临沭县朱樊村,由山东划入江苏,“朱樊村”也变成了东海县的“西朱范村”。2011年,临沭县在苍马山南麓建成了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并在建党90周年前夕正式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