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额尔古纳的花埠圈人采访记之二醉人的呼伦贝尔

2018-11-13 10:21  来源: 魅力临沂 作者: 临沂在线

    临沂在线讯(王希层 沙存强)写好一个村庄几百年的历史,资料的搜集尤为重要,有一点线索我们编纂者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花埠圈与几位老人谈起六十年前移民的事,使我们豁然开朗,这是不可缺的历史资料,因此我们毅然决然地去内蒙古额尔古纳采集这段历史资料。去额尔古纳必经之路就是海拉尔,海拉尔就座落在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今年中秋初的一个中午,我们在海拉尔坐上去额尔古纳的巴士,巴士就像一匹骏马奔驰在大草原上,一路风光尽收眼底。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蓝天、白云、草地,这是一片绿色的净土。她犹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无边无际,让人流连忘返,顿觉美丽而神奇。蒙古族司机边开车边介绍:在祖国雄鸡形地图上方,有一个酷似鸡冠的地方,那就是世界闻名的呼伦贝尔,她被誉为“北国碧玉”。呼伦蒙语“水獭”,贝尔蒙语“雄水獭”,过去两个湖盛产水獭,因两大湖而得名。这个大草原总面积约为十万平方公里,草原植物资源约千余种,隶属百个科四百五十属。这里生长着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一百二十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出生地。
    不一会儿,我们就走出离海拉尔几十公里的地方。忽然路边的右侧一块十分显眼的大牌子出现在眼前。那块牌子上清晰的三个大字“那达慕”十分引人注目。蒙古语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喜悦之情。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四,蒙古族为庆丰收而举行五天的文体娱乐大会,比赛项目有摔跤、赛马、射箭等等,这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目。今年的大会于7月16日举行,我们虽然没能现场目睹热闹非凡的场面,但我们走进这令人神往的地方,进而领略了蒙古人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巴士在这牧草王国里驰骋,车上的客人边欣赏这绿色净土,边谈论着这里变幻莫测的四季美景。
    春天,白雪慢慢地融化了,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飘动着嫩芽,清早戴着露珠向你含笑。五颜六色的野花漫山遍野,像漂亮的地毯,散发着浓郁的幽香,沁人心脾。大大小小的树木穿着碧绿色的纱衣,点头摇曳着柔软的枝条。成对的春燕,欢笑着,忙碌着衔泥筑起新窝。置身这春意盎然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夏天,一场细雨过后,蓝天白云,碧草绿浪,一眼望不到边。茫茫牧场,湖水涟漪,牛羊成群,炊烟袅袅,歌声悠扬,令人心旷神怡。
    秋天,这里是个金黄的世界。成熟的野果,挂满枝头;金黄的麦穗,微风吹来翻卷起层层波浪;扑鼻的草香穿透人的心扉;放牧的小伙、剪羊毛的姑娘脸上露着喜悦的笑容,整个草原好似一幅金色的油画。
    冬天,白雪皑皑,琼雕的草、玉琢的树,给草原披上了洁白的盛装。河水结了厚厚的白棉袄,树枝上挂满了沉甸甸、蓬松松的雪球。银装素裹,一片白色世界。
    谈笑间,巴士已飞驰了七、八十公里,在一个休息点,我们下车走到一条弯弯的小河边,河水静静地流淌着;对面山坡下一片白色的羊群,像白云漂浮在山间,似珍珠撒落在草原上;微风吹来,草浪滚滚,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远处一位牧羊姑娘唱着动听的情歌,挥动羊鞭,在美丽的草原上游走;构成了一幅动静相柔的山水画。
    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一个半小时就赶到了呼伦贝尔西北的额尔古纳。下了巴士,我们为了及早见到移民老乡,立即打出租车前往三河与苏沁。正值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霞光辉映,茫茫草原又是一副草天一色的景色。走在去三河与苏沁的路上,遥望天空,弯月高挂;朵朵彩云随着柔曼光彩变换着轻柔而缠绵的舞姿;明亮的繁星缀满了天空;摇下车窗的玻璃,徐徐清风拂面;车外月色下,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依稀闪烁着波光点点;远处蒙古包飘动着点点光亮;悠扬的马头琴响着,姑娘、小伙酣畅淋漓的歌声传遍了整个草原。夜色中,草原舒展开她宽阔的胸怀,以动与静的优雅迎接我们。
    我们经过三河回族乡又来到苏沁,一路奔波,已是晚上九点多,借着两旁的灯光,找到了一家小旅馆,在朦胧的夜色中,进入甜蜜的梦乡。
    第二天,我们找到了当年临沂移民老乡陈殿章、马广英,他俩又约了马秀芝及马爱玲和爱人。马爱玲的爱人是个蒙古族人,她向我们介绍了内蒙古的历史。内蒙古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摇篮,中国历史上的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渡过了他们历史青春时代,都是从这里向西攻打长城的大门,杀进黄河流域,走上中国历史的舞台。隋唐时,室韦就成为呼伦贝尔部分部落驻地;1206年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合撤儿的领地,黑山头古城就是他们居住的主要城池;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政府在额尔古纳河流域设置了“卡伦”,管理边务和内政,一直延续到民国。民国九年(1920年)建室韦县和奇乾设治局。196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额尔古纳,分设左、右旗。1975年旗政府迁至拉布大林,就是现在的额尔古纳。
    走访了花埠圈当年移民的几位老乡,我们先后到了苏沁管委会和苏沁农牧场。在农牧场找到大量的移民资料《苏沁农牧场志》、《额尔古纳的齐河移民》等。我们又到了三河回族乡,这里的名优特产就是三河马、三河牛。
    三河牛,体躯高大、四肢强健、骨骼结实、肌肉发达,后臀高、奶盆大、耐高寒、耐粗饲,产奶量和乳脂率非常高。年产奶300天以上,日产奶25公斤左右。
    三河马,以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抗寒恋膘、抗病耐粗、性情温顺、速度快,具有良好的持久力著称。由俄国引入的后·加贝尔马与当地蒙古马杂交育成。外形较蒙古马高大,毛色主要为了骝毛和栗毛。
    从三河回额尔古纳的路上,我们又了解了全国唯一的俄罗斯乡—恩和俄罗斯乡,这里共有787名俄罗斯人居住。随后观看了这里的风景名胜,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和额尔古纳湿地。最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风景怡人的乐园。
    在返回临沂的路上,我思绪万千。翻开历史的篇章,拂去岁月的风尘,让我们以一颗崇敬的心,走近祖国的北疆,欣赏这草原美景,寻找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倍感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