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拆了养殖棚 帮扶要跟上》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费县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召集有关单位认真分析,扎实整改。
10月30日,《人民日报》以《山东费县迅速整改》为题,报道了费县县委、县政府,围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中的问题,立行立改的工作成效。
现将报道全文刊登如下:
10月24日,费县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规范畜禽养殖污染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对在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中出现的工作不深入、不细致,特别是帮扶措施不到位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同时,费县县委、县政府责成相关部门加强对基层的业务指导,确保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依法规范有序推进。
图为全省环保行业扶贫工作现场会在费县召开,省环保厅副厅长葛为砚一行现场参观费县环保养殖示范项目,并听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汇报。

图为四川省宜宾市考察团到费县考察学习畜牧业绿色发展成功经验。市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明利,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戚广振陪同考察。
认真开展核查,全面托清底子
重点对全县范围内今年以来已清理和拟清理的养殖场(户)情况认真核查,托清底子,分门别类建立台账,为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清理规范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

图为工作人员在费县新庄镇下崖村、富隆村对畜禽养殖综合整治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规范工作程序,改进工作方式
要求各乡镇(街道、开发区)立即进行整改,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刀切”现象和工作作风简单粗暴问题。其中,县委县政府责成所有乡镇(街道、开发区)都要认真自查,凡有收取保证金行为的,月底前一律予以退还。同时,在养殖场(户)养殖周期未结束前,一律不得采取强制措施和断水断电。
费县扎实开展农业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图为山东启阳清能生物能源公司的大型沼气工程,该工程每年可综合处理养殖废弃物及其他可利用有机质40万吨、秸秆30万吨,年产有机肥30万吨,日产沼气20万立方米,可提纯天然气12万立方米,能满足10万个家庭的燃气需求。
制定帮扶措施,鼓励关停转产
一是对愿意继续从事养殖的,积极引导到适养区流转土地,按照规范化养殖标准从事养殖。
二是对有转产意向的,在确保拆除养殖设施的基础上,可以保留棚体,引导从事菌类、蔬菜种植等,农业、果业等部门大力给予技术指导。
三是对有养殖技术但规模较小的养殖户,有组织地推荐到大型规范化养殖场工作。
四是通过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成立合作社等,吸纳分散养殖户,按标准化要求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
五是引导禁养区群众转变观念思路,积极帮助农户拓宽致富门路。
图为费县组织召开以“科学环保、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畜禽养殖专题培训会议,全县范围内的养殖户代表,供应商代表参加培训。

图为费县林汉肉鸡厂兴国分场鸟瞰图,及三层立体笼养全自动控制肉鸡舍。
临沂行动: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近日,临沂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坚持保障供给和保护环境并重,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机制健全完善
《意见》提出,到2020年畜牧业区域布局与主体功能区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粮经饲统筹的绿色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严格落实养殖业户的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和畜禽养殖环评制度。实施畜禽规模养殖场分类管理,对设有固定排污口的规模养殖场,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并严格监管。
对畜禽粪污全部还田利用的规模养殖场,将无害化还田利用量作为统计污染物削减量的重要依据。
畜牧环保问题整改 责任重大刻不容缓
打好畜禽养殖污染攻坚战,并不是简单的禁养与关停,应该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前进。这样才能将畜禽粪污合理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与利用,实现绿色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