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厉害!临港这项工作被新华社关注报道!

2018-10-10 08:41  来源: 魅力临沂 作者: 临沂临港宣传

     临沂临港区上新华社了!


 

 
    “泰山学者”张洪霞与临沂临港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了鲁东大学农业科研实验基地、清华大学研究生张康正在临沂临港区注册创办农产品电商公司、美国南加州大学留学人员张枫然在临沂临港区创办山东旭坤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近年来,临沂临港区招才引智工作捷报频传,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一批批“高精尖缺”人才纷至沓来,激活了临沂临港区跨越赶超的澎湃动能。
    政策精准化 引智添活力

 
    招才引智求突破,政策驱动是关键。“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发展需求,我们立足本地实际,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精准的人才政策,加强政策对人才工作的、推动、保障作用,提高政策针对性、有效性,发挥政策效益很大化。”临沂临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人才办主任郭明德说。
    通过梳理、精炼省、市、区各类人才优惠政策,临沂临港区出台了《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人才政策“黄金20条”,对对人才很高给予5000万元综合资助,建立人才编制“蓄水池”,鼓励在编人员创新创业;支持高层次人才到园区创业,3年内提供免费办公场所,制定人才专家住房保障管理制度,开创出高质量、精准化招才引智新局面。
    据介绍,临沂临港区还完善了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体系,强化政治和政治吸纳,增强广大人才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同时,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开辟人才“绿色通道”,为各类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业务办理等高效专项服务,当好服务人才的“店小二”。

 
    “人才工作贵在精细,必须以考核抓落实,以实绩促实效。”郭明德说,他们精准对标全市人才工作考核目标和内容,制定责任制考核实施细则,细化分工、量化任务,将具体任务目标按月分解,形成月度推进计划,实行人才工作情况定期通报和重点人才项目督查制度,晒实绩、亮家底、传压力,推动招才引智工作出实绩、见实效。
    政策精准化、服务精细化、考核常态化,激活了临沂临港区招才引智一池春水。近年来,临沂临港区共引进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人,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创新创业人才80余人,C类高学历人才110余人,形成了创新创业的智慧高地。

 
    突出“高精缺” 靶向招人才
    产业的发展方向,就是人才的招引方向。临沂临港区坚持高点定位,靶向招才,实现了招才引智与科学发展的融合互动。
时下,走进坪上镇香薯基地,100亩香薯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和普通红薯相比,香薯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售价是普通香薯的10多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杨成鹏说。

 
     杨成鹏在上海一家大型休闲食品公司负责电商运营,在特色农产品的推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堪称业界专家。针对发展需求,临沂临港区大力引进诸如杨成鹏这样的专业人才,为新旧动能转换增添强大“智力”。
    “我们在人才专业化上下功夫,围绕主导企业需要,突出‘高精缺’导向,坚持标准、优化结构,引导各大重点企业,实施精准引智。”郭明德说,通过深入区内重点规模以上企业座谈调研,他们全面掌握了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积极探索多种引才、用才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统一组织开展人才招引活动。

 
    本着“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原则,临沂临港区在引进全职人才的同时,采取柔性引才方式,开展技术联姻、退休返聘、人才租赁及服务外包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引进方式,吸引“星期天人才”;采取购买服务、奖励等方式,引进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力量,快速有效地引进、评价人才,切实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筑巢搭平台 花香蝶自来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大好项目的集群集聚,大批“高精尖缺”人才将临沂临港区作为“逐梦驿站”,给当地带来重大利好。
“人才引得来,还要确保留得下、发展好。”郭明德说,他们精准分类、因才施策,深入推进各类重点人才、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积极开展“院地合作”“校地合作”“院企合作”“校企合作”四位一体合作模式,加大对各类重点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用好扶持政策的杠杆作用,撬动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创建、提升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推动企业深入开展科研创新,助力企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目前,该区已与50余所高等院校、3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9家,其中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重点实验室两家、“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7家,建成省市级科技孵化器两个。

 
    “我们还根据发展需求,不断加大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力度,提升人才服务能力和创新创业承载能力,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打通‘育人培企’大空间,构建‘智慧硅谷’新格局。”郭明德说。
    据介绍,临沂临港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中心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临港区创业孵化基地被评为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临港区好例众创空间、双加实验室众创空间分别被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双加实验室孵化器被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截至目前,临港区各孵化器已累计吸纳入驻孵化企业100余家,其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20余个,开展产学研合作5项,集聚57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此进行成果转化。
    “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日群凤竞还巢。”尹旭航在国外工作了七年,放弃优厚待遇,回乡创办了绿之洲食品有限公司,发展对外贸易,带动群众就业。他坦言,家乡的快速发展,为他提供了广阔平台,能为家乡做贡献也是一种自我实现。
    “我们深入挖掘临港籍在外高层次人才资源,收集整理了787名临港籍在外人才信息,编印《临港区在外人才名录》,组织开展“人才回乡”活动,抢抓人才回乡探亲、休假的有利时机,用政策揽才,用真情留人,鼓励人才回乡创业,助推能人回乡、资金回流、技术回传,取得了显著成效。”郭明德说。
    如今的临港区,智慧活力不断迸发,激情热情汹涌澎湃,发展动力稳健强劲,一个人才聚集地、智慧新高地正强势崛起,书写出新时代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新华社分析师 叶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