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刘欣)株柏五村位于郯城县李庄镇,自临沂市规划局派驻郯城县李庄镇第一书记李剑来到之后,株柏五村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9月7日,记者来到第一书记李剑入驻的株柏五村,李书记在采访中表示,“只要村民有需求,就一定尽力完成,像村庄通燃气、通公交车,这些都会去协调,一切项目都会有条不紊的进行, 实现。”
株柏五村共有365户村民。村里劳动力比较缺乏,家里基本上就是老人孩子,人才、青壮年基本上在村里留不住。全村共有贫困户6户、五保户4户、低保户11户。因村集体无收入,并长期负债,村庄民生工程等项目都无法建设。
回想刚到株柏五村的时候,李剑书记坦然表示对株柏五村的感觉并不是很好,“虽然这个地方离镇驻地差10公里左右,但从它的区位优势和传统资源优势上,村容村貌不应该这么差。过去村民没有这种意识,像道路比较落后,路上的大水坑像汪塘一样,房屋有些地方不整齐,破损的也不修缮。”
截至目前,株柏五村的垫路工程已经完成90%,李书记计划将村庄南北中心街道向北延伸800米至滨河路,东西街道向西延伸至200米至滨河路,该工程收尾后,即开始路基以上修建工程。“李书记说了,这是沥青路。”谈到眼前这条南北路,老党员王如平高兴地说。
参观株柏五村时,李书记手里拿着的一本《乡村大舞台景观规划建设》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虽然入村仅仅5个月,经过大量的走访,李书记对于株柏五村的优势与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的十分明确。并且,出身规划局的李书记利用自身的优势专门为株柏五村量身定做了一本“发展指南”。其中这本指南就是株柏五村未来建设的乡村大舞台的模样。
李书记介绍,乡村大舞台不仅仅是一个舞台,一个文化演出的地方,而是要结合株柏的柳编的传统优势,还有在文革期间留下的历史遗迹张氏祠堂,老林场观景平台和汪塘整治项目,建设集文化娱乐、民俗展示、农家书屋、健身休闲等多功能一体的乡村文化大舞台。“以前村民划宅基地的时候没有意识,现在我们也不可能说给他拆了,但只要他以后按这个来发展,以后村庄慢慢的就变得整齐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这本指南,即使李书记走了,株柏五村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柳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之一。在调查走访中,李书记发现株柏五村是远近闻名的杞柳编织之乡,村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杞柳编织,包括村两委的干部都是编织能手,还经常去临沭一些县区指导教学。这让李书记感到非常高兴,但同时他也发现了另一个问题。
虽然拥有柳编传统的手艺优势,但村民的劳动却只能换得低廉的手工费。“株柏五村周边有个一、二十个出口的企业来收购这些手工艺品用来出口,有的小筐才挣5毛钱,大件挣10来块,基本上大量的钱都让工厂挣去了。我随便在网上一搜,同样的柳编制品村民们卖二十块的,网上能卖到六十八块。”说到这里,李书记的心里既感觉可惜又感觉心疼。
在走访中,李书记也问村民为什么不通过网上销售,网上销售能赚得的更多,但村民都反映说不会弄电脑,也不知道该怎么弄。这也让李书记小小的松了一口气。既然村里人人都会,那就不如成立柳编合作社,打造一个电商平台,帮助村民自己对外销售。不仅可以发展集体经济,也可以壮大株柏五村柳编等特色产业。
不仅如此,李书记还打算在株柏五村成立葡萄种植合作社,采取村民自愿形式入股加入合作社,一期将试点流转土地30亩。“后期如果挣钱,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到时候村集体有钱了,也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来帮助村里的低保户、贫困户。”
谈到未来的发展,第一书记李剑说,“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只要村民有需求,我们一定尽力完成。像村民以后想在村里办个手机卡,修个电,这些都能实现。包括以后村民想通燃气,我们都会去协调。”近期,李书记正在为村庄安装路灯,李书记承诺,这些路灯一定会在中秋节之前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