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宋佰安) 为深入体验沂蒙独特的红嫂文化,宣扬沂蒙精神,“中国红 沂蒙情”社会实践队于2018年7月26日来到了位于沂蒙沂南县的红嫂纪念馆,亲身感受红嫂精神。
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村前广场的巨石上“沂蒙红嫂纪念馆”几个大字,遒劲有力,格外醒目。沿着弯弯的石子路,队员们走进村落中,这里散布着许多农具、石磨,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里“红嫂”的生活写照。
“红嫂”,是历史赋予沂蒙妇女的特殊称谓。1960年,作家刘知侠根据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情节,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从此,“红嫂”就成为在革命战争年代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沂蒙妇女共同的名字。沂蒙红嫂事迹及精神,通过多种文学艺术形式,在全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大爱红嫂明德英
怀着崇敬的心情,队员们走进《红嫂原型明德英》展室。墙壁上的文字向我们诉说了一个感天动地的事迹:农家妇女明德英,在八路军战士生命垂危的时刻,她不敢多想,毅然解开衣襟,做出用自己的乳汁相救的大爱壮举,为了给小战士补充营养,她和丈夫把仅有的两只母鸡杀掉给小战士熬汤。这种大爱壮举让队员们对这一伟大的母性集体肃然起敬。
拥军妈妈胡玉萍
这个展厅主要展出了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胡玉萍拥军长达60多年的事迹。她从少女时代拥军支前,护理八路军伤员,到抗美援朝时为国家捐款捐粮,再到六十年代学雷锋,把“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了辽宁抚顺。据不完全统计,在抚顺的27年间,敬爱的胡妈妈靠养猪、拣废品,捐款捐物达15万多元,上交党费10400元。六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她为国家、为军队执著的奉献了自己大爱和真情。她的事迹,让无数人为之感动,为之动容。
红嫂文化独特而壮丽
在沂蒙山区,像明德英这样的红嫂还有很多,可以说是“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在抗战很为艰苦的时期,在共产党八路军很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了民族解放和革命战争的胜利,她们毫不犹豫地拆下自家的门板做担架,扒下房屋上的干草喂军马,找出珍爱的陪嫁布做军鞋,拿出仅有的粮食献给子弟兵,将 一个亲人送到了前线,用自己的乳汁喂伤员,甚至,她们可以为保护党的孩子而献出自己的骨肉,可以为保存一封烈士的遗书而毁家无悔,可以为一句诺言而坚守终生……她们用柔弱的双肩毅然扛起了家庭和革命的重担,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把慷慨无私的崇高情怀展现到了!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 一口粮当军粮, 一块布做军装, 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大爱情怀。这一独特的支前文化、拥军文化、红嫂文化充实了沂蒙精神的内涵,是沂蒙红色文化的特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