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费县:“三生三美”推动乡村振兴

2018-07-24 12:08  来源: 魅力临沂 作者: 临沂在线

    7月18-20日,2018全国媒体聚焦“改革开放四十年•费县成就”采访活动在山东费县展开。
    来到费县小南峪村,临近中午,村民郭圣利正在自家的农家乐,忙着为客人做农家炒鸡,三个土灶同时开火。
    谈起村子的变化,郭圣利说,“以前想着村子这么破,谁会来这,没想到后来越整理越漂亮,现在比我们村漂亮的还真不多。”郭圣利以前在村里搞养殖,几年到头来也没有赚到钱,2015年在政府的引导下,改行干起了农家乐。“现在七、八桌,一年下来,平均三、四桌吧,现在城里人都喜欢来咱这吃农家菜,品农家生活。”
    以前的小南峪村是个“远近闻名”的难点村、贫困村,村子交通闭塞,高洼不平,“五堆”随处可见,一代代村民守着荒山过着穷日子。
    “我们没有搞大拆大建,反而是想法设法保护好石屋、古树、老井、石板路等山村元素,就是为了体现咱小南峪的特色。”小南峪村村委书记郭丙法介绍说,纳入片区整治范围后,小南峪村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突出特色。

     据了解,费县按照集中连片、分期分批、逐步延伸的原则,连片实施美丽乡村创建,不搞插花村,特别是对于合并村,坚持“面子、里子一起抓”,精心打造涉及32个自然村的许家崖乡村风情休闲项目区,实现了许家崖片区美丽乡村全覆盖。
    费县结合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 5 个专项工作方案。“我们邀请专家学者以及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把脉费县的人口、资源、环境优势,几经修改,很终《费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成稿。”费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李德伦介绍说
    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费县模式,费县从乡村振兴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5方面出发,结合实际抓好先行先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费县样板。
    “费县是农业大县,围绕蒙山前生态休闲农业带和祊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一带一廊’建设,突出抓了崔家沟田园综合体、胡阳西红柿上海蔬菜外延基地等项目建设,示范带动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费县农业局局长王永祥介绍说。
    在费县胡阳镇西红柿展览馆里,一部胡阳镇西红柿的发展史全部展现在眼前,菜农朱学义说,费县西红柿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他要让来这里的人不仅能吃到胡阳的西红柿,还要了解胡阳的西红柿。
    胡阳的西红柿从90年代开始种植,但是不成规模,没有标准的管理,这种散养式的种植使得胡阳的西红柿不仅产量上不去,价格也不行。但是近年来,随着费县农业发展,胡阳镇以“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为目标,不断提高西红柿产业的规模和档次,使得胡阳西红柿成了一块响当当的农产品品牌。
    目前,胡阳镇优质西红柿基地总面积已达1.8万亩,覆盖24个西红柿种植专业村,有6000余户种植专业户,西红柿年产量可达3.6亿斤。
    天蒙景区、云瀑洞天、鄪国古城、许家崖“后乡土”乡村旅游、沂蒙漫谷风情廊道……费县山清水秀,生态宜人,森林覆盖率达到46.9%,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先后被评为“世界长寿之乡”、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县城。
    近年来,费县坚持以旅游规划为,大力推动旅游与文化、工业、农业、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除了胡杨西红柿节,新庄脆枣、田庄万亩山楂、马庄万亩核桃等资源也是近年的费县打造的一批“农业+旅游”项目,全县已创建省级开心农场3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9个,省级精品采摘园22个,省级好客人家农家乐41个。
    临沂费县县委书记程守田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我们率全市之先,高标准做出全县的乡村振兴规划编制。我们就是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