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张敬 沙泳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走进位于道托镇驻地东北的道托果业园区,园区内一片生机盎然,四通八达的水肥一体化管道整齐划一,园区建设初期定位突出一个“活”字,用技术打通水肥一体“任督二脉”,激活园区内水肥一体化“毛细血管”,在设备“动起来”的基础上,带动水源“活起来”,触动肥料“流起来”,帮扶社员“动起来”,联动果品“优起来”,体系“俏起来”。
水源“活起来”。园区包括道托、吴家官庄2个村,距离沭河5公里,规划面积3000亩。在我县率先使用高标准钢管立架模式进行建设,顺行每隔12-14米一根钢管立柱,铺设输水管网7300米,实现园区扬水站与沙沟水库自来水管网并网,该技术工程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灌水器四部分组成,确保用水不断档,并采用低压节水灌溉技术,每户配有一块水表,实现节约用水。
肥料“流起来”。有针对性地甄选出适合果园的水溶肥,邀请技术专家指导配肥比,在施肥过程中做到,少量多次,养分平衡,符合植物根系不间断吸收养分的特点;定量监测电导率,防止肥料烧伤根系;观测灌溉水的硬度和酸碱度,避免产生沉淀,降低肥效;保持土层深度20-60厘米湿润,避免过量灌溉。
社员“动起来”。该园区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思路,依托省苹果现代矮砧集约栽培示范项目由我县树平果疏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实施,合作社先后组织3次180余人到烟台、威海及县内高标准园区参观学习矮砧苹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使果农充分认识到苹果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新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改变了过去仅靠种植地瓜、花生等传统作物的观念。发展矮砧苹果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力争打造全县很高档次的特色林果园区。
果品“优起来”。林果品种优良,以烟富三号为主,全部采用自根砧苗木,按照4×1.2米标准栽植,亩栽植140棵,目前园区已发展矮砧苹果示范园600亩,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较传统管理提前结果2-3年,第二年树体基本成型,第3年亩产达到1500公斤,第5年亩产达到3000公斤,优质果率90%以上,较传统管理亩增产500公斤,增收2000元以上,省工500元。
体系“俏起来”。产业体系完善,筹划物联网建设,应用于大田监测、精细化管理、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为园区贴上“身份证”;建设标准化果品交易市场1处,发挥道托电商村的作用,新培育林果电商10家;推进农旅结合,以“林果采摘、休闲娱乐”为主,争取年内打造成2A现代休闲农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