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健全长效机制 改善人居环境 全力推动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纵深开展

2018-07-17 10:33  来源: 魅力临沂

    临沂在线讯(于海)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沂水县坚持把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生活水平的重要抓手,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无害化厕所改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以来共计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0.45万户,全部顺利通过“省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认定验收。在搞好厕所改造的同时,我县及时把工作重点由“建厕”向“管厕”转变,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后续管护,全面系统、稳步有序地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不断深化。

 
    一、理顺机制、超前谋划,确保后续管护工作顺利推进
 
为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县里专门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农工办、住建局、综合执法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改厕后续管护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改厕管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统筹安排。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主管部门、单位,专门安排一名班子成员具体靠上抓好落实。在充分学习借鉴胶州、淄博、日照等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做好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工作的任务目标、保障措施,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渣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努力实现粪液收集清运率和群众满意率“两个100%”的目标。同时,为进一步优化改厕模式,根据各乡镇和村庄的区位、地质等条件,合理选择实用、有效的改厕模式,在统一招标采购改厕厕具时,对采用“三格式”或“双瓮式”设备进行改厕的,提前配置吸粪设备。截至去年年底,全县共配送乡镇吸粪车40辆、小型吸粪设备94台,为改厕后续管护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典型引路、创新模式,确保后续管护工作取得实效
 
    (一)抓试点引路。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在乡镇和村庄分层探索改厕后续管护模式。一是对乡镇试点,重点突出区位、地势和农业产业特色,选取西北部林果种植集中的诸葛镇、东南部平原地带四十里堡镇和西部山区崔家峪镇作为试点,通过成立农厕保洁公司、农业合作社和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方式,开展农村改厕后续长效管护工作。二是对村庄试点,重点突出改厕数量和模式的优化选择,在各乡镇选取1—2个村庄作为试点进行培育。其中,诸葛镇选取河西村为试点,依托该村大樱桃种植园区建设了大型粪污集中储存池,抽取的粪液经二次发酵后作为有机肥输入大樱桃种植基地。
 
    (二)抓模式推广。一是依托环卫保洁公司型。充分利用现有环卫保洁服务网络,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或依托现有的环卫保洁公司,实施农村改厕后续长效管护,由村庄保洁员作为长效管护的“宣传员”“统计员”和“信息员”,村级网格组长作为股东加入环卫保洁公司,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目前,诸葛镇、高桥镇、泉庄镇等12个乡镇采用该种管护模式。二是依托村镇建筑公司型。鼓励村镇建筑公司在实施改厕的同时,积极参与后续长效管护,在公司内部专门设立维修网点,配齐维修工具和厕具零配件,向改厕农户提供低价有偿维修服务。目前,黄山铺镇、夏蔚镇、沂城街道等3个乡镇采用该种管护模式。三是依托农场和农业合作社型。与农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园区等积极对接,帮助他们算好“成本账、效益帐、经济账”,鼓励他们成立服务合作社、建设储粪池,抽取粪液在化粪池发酵后,直接内部利用消化。目前,龙家圈街道、四十里堡镇、马站镇等3个乡镇采取该种管护模式。
 
    (三)抓资源处理。一是对选用粪尿分集式改厕的农户,要求便后用草木灰、木屑等进行覆盖和风干,风干后的粪渣由农户每2个月掏取一次作为肥料还田,全县采用此种模式的有2.8万户,实现了粪渣处理减量化。二是对选用改厕改水一体化处理模式的,在保障厕具正常使用的基础上,并入污水处理管网,经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全县采用此种改厕模式的有1万户,全实现了粪污无害化达标排放。三是三格双瓮粪液处理资源化。对采用三格式和双瓮式改厕的,所有粪液粪渣由服务队统一抽取后集中储存发酵,用作丰产林、果园和农场有机肥料使用,全县共建设各类储粪池30余个,采用此种模式的有6.6万户,占改厕总量的60%,实现了粪液二次发酵综合处理利用。目前,我县正在积极争取“全国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试点县”,加快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统一”。
 
    三、强化服务、严格管理,着力提升后续管护工作水平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针不同改厕模式,分别制作了使用管护说明牌,张贴到每家每户。制作了改厕长效管护使用专题宣传片,在广播电视台巡回定期播放,引导群众正确使用管护无害化厕所。每支服务队伍至少设置一部专门服务公开电话,接到群众服务需求电话后,在48小时内上门开展服务,确保服务管护到位。二是提升服务水平。全县18个乡镇(街道)全部按照“十有”标准,成立了农村改厕后续长效管护机构。把社会分散零星的40余支农厕吸粪个人队伍集中组织起来,全部纳入全县农村改厕后续长效管护服务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并不断加强对服务队伍的专业培训,严格控制服务价格,根据粪液抽取频次和老百姓接受程度,明确粪液抽取每次30-40元的收费标准,既保证了管护机构的正常运转,又不增加群众负担,避免了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等现象的出现。三是严格督导考核。各乡镇分别与服务机构或承包人签订了责任书,对服务范围、服务质量等作了明确界定,确保责任清晰。县里把农村改厕后续长效管护工作纳入了新型城镇化、城乡环卫一体化、精神文明建设等专项工作考核,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度点评、半年考核、年终总评制度,严格兑现奖惩,切实提高了各级抓好改厕后续长效管护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