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化解矛盾纠纷 强化文化管理 媒体记者走进兰山区拘留所

2018-05-29 17:46  来源: 魅力临沂 作者: 临沂在线


 
  临沂在线讯(涂玉龙 蒋成龙 姜曼)5月29日上午,临沂市兰山区拘留所以“走进不一样的警营”为主题,邀请主流媒体深入兰山区拘留所内部进行实地采访报道,了解近年来兰山区拘留所在各项工作前取得的成绩,同时欢迎社会监督。
  近年来,兰山区拘留所多项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公安部副部长孟庆丰先后3次对兰山区拘留所“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和创新管理工作作出批示,予以肯定;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王兆玉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在全省推广兰山区拘留所工作经验;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侯晓滨,市局党委委员、兰山分局局长王行军等领导同志也多次作出批示,肯定兰山区拘留所工作成绩。



 
  转变工作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把教育人、感化人作为工作落脚点
  拘留所既是羁押被拘留人的场所,也是教育人感化人的学校。近年来,兰山区拘留所立足工作实际,积极主动作为,把拘留所的惩戒功能更多的赋予教育元素,通过建立法治警示教育基地,让被拘留人认识错误,改正不足,吸取教训。一是建立警示教育室。在拘留所办公区设立了300平米的立体化警示教育展厅,分设“赌博”、“吸毒”、“卖淫嫖娼”、“违法驾驶”、“打架斗殴”、“侵财犯罪”六个专题,运用图版、声音、视频等方式,展示违法成本以及上述违法行为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带来的严重后果。二是建立违法犯罪展示通道。深入剖析分解违法过程,设“迷失篇”、“陷阱篇”、“呼唤篇”、“悔恨篇”、“阳光篇”等章节,通过真实案例揭示吸毒、赌博、卖淫嫖娼、盗窃、殴打他人等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代价,向参观者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三是建立安全防范室。分设防火、防盗、防诈骗、防引诱等栏目,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授日常安全防范常识;展示摇头丸、冰毒、捕鱼赌博机等实物,通过警示片、受害人自述等方式,展示典型案例,让参观者充分认识黄赌毒的危害;模拟紧急突发安全情况、火灾应急逃生等情形,通过亲身感受的方式,提高被拘留人员及参观人员防范技能。四是组织开展社会开放活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拘留所开放日活动,让被拘留人员亲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拘留所日常管理教育内容和方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会同区教体局将警示教育室、违法犯罪展示通道和安全防范室作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和安全防范教育基地,提高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效果。

 
  发挥职能优势,创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全力消除社会矛盾隐患
  兰山区拘留所民警工作中发现,被拘留人组成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因为各类矛盾纠纷引发,导致违法行为发生。民警们一直在思考,如果能在拘留所把矛盾纠纷予以化解,将会极大地促进社会和谐。但是,如果没有完善的工作联动机制,仅靠拘留所民警做工作,就达不到理想的工作效果。于是,兰山区拘留所民警主动联系,创新思维,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得到了上级机关的支持和帮助,很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内外联动,建立矛盾纠纷化解长效机制。经过不懈努力和探索实践,依托区综治部门,逐步探索并完善了“专职矛盾调解员驻拘留所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和“信访案件跟踪入所化解机制”。对因民间纠纷引发打架斗殴的人员;因房屋拆迁、劳资纠纷等上访过程中扰乱秩序的人员;因经济纠纷被法院执行拘留的人员等,主动与办案单位、综治、司法、法院等部门密切衔接,内外联动,靠前教育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二是素质强警,全面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水平。坚持开展法律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高民警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通过典型带动、经验交流、取经借鉴等方式,让每一名民警掌握多种矛盾纠纷化解方法,针对不同人员采取不同策略,很大限度地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三是因势利导,着力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成效。坚持因情施策,因人制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灵活运用请双方当事人见面交谈、请亲属介入、开通“沟通热线”等方法,通过讲法律、讲政策、摆事实、谈道理,真心实意为当事人铺路搭桥,用一颗诚心去解开心结,化解矛盾,解决问题。2014年以来,兰山区拘留所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49余起,收到群众感谢电话3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模式,开展“五种文化进拘区”活动,打造具有沂蒙特色的拘区文化。
  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基本方针,坚持文化建所、文化树人、文化育警,在拘区建立文化长廊,扩充了藏书3000余册的图书阅览室,打造以“五种文化”为核心的拘所文化体系。一是法治文化进拘区。摘选《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部分常用法律知识,专门制成小册子,被拘留人人手一册,每日进行学习。利用每天学习教育时段,组织观看法律知识视频讲座,播放法治警示教育片,开展“学法、用法、守法、做合格公民”等主题活动,引导被拘留人主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二是孝善文化进拘区。在拘区过道悬挂孝善宣传图版,拘室内制作了24孝宣传挂图,开展《弟子规》学习,加强被拘留人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被拘留人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唤醒他们的良知和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是勤俭文化进拘区。在餐厅制作“俭文化”图版,营造崇尚勤劳节俭的良好氛围,教育被拘留人用辛勤的劳动换取幸福的生活。组织被拘留人开展“崇尚劳动、造福社会、实现梦想”主题活动,通过邀请劳动模范到所授课、被拘留人现身说法等方式,大力宣扬节约勤劳的正能量。四是母爱文化进拘区。针对女性被拘留人,大力开展母爱文化教育,注重单亲妈妈的心理辅导,组织被拘留母亲与孩子见面活动,在母亲节、儿童节等特殊节日开展母子亲情教育,用母爱文化唤醒被拘留人的真诚和良知,助推教育转化工作。五是红色文化进拘区。大力弘扬“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组织民警到沂蒙革命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聆听沂蒙六姐妹、沂蒙红嫂等先进事迹,缅怀革命先烈,感受革命传承,引导民警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无私奉献。

 
  坚持党建,政治建警,全力打造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过硬监管队伍
  兰山区拘留所一班人深深知道,队伍建设是干好工作的根本。特别是拘留所工作性质特殊,一旦出现民警违规违纪,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兰山区拘留所坚持以党建为,狠抓队伍的日常教育和监督,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用队伍的安全促进监所安全。围绕拘留所发展历程、获得荣誉、文化传承,把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作为警营文化建设的主干,并将之具体化、实战化,增强队伍归属感和自豪感。注重薪火传承和时代担当,建立了荣誉室,将拘留所历史沿革、先进典型、获评荣誉、领导批示、经验教训等上墙展示,作为民警教育必修课,不断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带队建、以党务促警务、以队建促工作。在全局率先建起了“党建文化教育中心”,完善了“监管民警之家”、廉洁从警文化走廊。实施“雁行工作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党建工作成为队伍建设的“总抓手”。详细制定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计划和方案,发挥“市级党建示范点”的优势,抓好党章、党纪、党规的学习,打造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廉洁守法、对党忠诚的监管队伍。
  作为全省收拘量很大的县区拘留所,近年来,兰山区拘留所牢固树立“严格管理、规范管理、人文管理”的理念,以规范安全文明为目标,以拘留所“三项重点工作”为载体,强基础、保安全,抓重点、创亮点,全面提升拘留所监管质量和队伍整体素质。相继被公安部确定为“全国公安监管文化建设示范点”、全国一级拘留所;被评为全国拘留所“三项重点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拘留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公安监管信息技术应用先进单位、全国公安监管成绩突出先进集体;2017年被评为“全国标兵拘留所”,荣立集体二等功。公安部、省厅、市局多次召开现场会,推广兰山区拘留所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