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王德亮)费县在历史上就有种植烤烟的习惯,经过多年的发展,烟叶产业已经成为费县优势特色产业。烟草部门始终坚持“烟叶抓特色与定位”发展战略,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基地化、特色化、现代化,实现了烟农持续增收、产业稳定发展,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的成功之路。为掌握烤烟生产情况,正确预测烤烟生产成本收益水平,我们开展了烤烟生产成本与收益预测调查。
基本情况
2018年国家对烤烟种植规模进行了控制,全县种植乡镇10个,100余村,全都是专业户(10亩以上、50亩以下为专业户)和家庭农场(50亩以上为家庭农场)种植。其中,专业户601户,占种植总数的91.06%;家庭农场59个,占种植总数的8.94%,全部实行合同种植、定量收购。签订种植合同面积2.01万亩,比去年减少7.37%,预计收购烟叶6.03万担,比去年减少8.22%,产值将达到8100万元,烟叶税收1700万元。
这次预测调查以国家发改委在费县设立的烤烟生产成本与收益调查点为主,调查了”三点九户”,合同种植烤烟271亩,户均30.1亩。实行适度规模种植,向规模要质量、要效益。从预测调查情况来看:亩产量下降,生产成本增加,价格上升,净利润减少。
政策
烟叶产业具有“计划种植、专卖专营、价格稳定、产业链完整”的特点。多年来,费县烟叶工作始终坚持“立足实、争取强、注重精、要特色”的方针,通过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实施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切实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从2005年截止到今年累计投资2亿元,完善了烟区的水、田、路、房、烟用机械等配套设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2018年烟叶生产投入补贴政策延续去年水平,烟草公司每年都对烟田取土化验,测土配方,根据烟叶营养需要,对农资供应实行“配方施肥、套餐供应、统一采购”。其优势保证农资质量、价格优惠,采购的农药都是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从而保证了烟叶安全。
烟苗是烟草大田生产的基础、是烤烟生产的重要环节。烟草公司育苗合作社连续多年采用世界上的种苗生产技术——漂浮育苗,这在国际上是比较成熟并且得到普遍应用的一种育苗方式,它集中了无土栽培、水培、营养土栽培、容器栽培、无毒保健栽培的优点于一体,具有成本低廉,实用方便的特点。
从贵州引进烟苗移栽技术,全面推广“井窖式”移栽已有3年。由于“井窖”空间创造了适合烟苗生长的环境条件,烟苗还苗期短、成活率高、生长势头旺盛,实现了烟株早生快发。“井窖式”移栽还有效解决了“高脚苗”问题,并且肥料利用率提高,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增强。移栽时减少了
烟苗覆土环节,提高了移栽效率,减少了用工。大田前期烟苗在“井窖”内生长,减少了病虫害的传播。 “井窖式”移栽技术促进烟苗前期早生快发,中期稳长健长、叶片开张度好,后期落黄不早衰。受到烟农喜爱。
这些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实用高效的技术和政策,对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质挖特、确保烟农充分受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劣杂烤烟叶片大、产量高,烘烤以后可与优质烟相媲美,但不易存放,存放时间久,其外观变色、内在质量低劣、恶杂气重,影响卷烟的吸味和香气。2018年烟草部门严打劣杂烤烟品种,对劣杂烤烟品种的育苗全面进行了清除,从源头上彻底解决劣杂烤烟种植问题。预计亩产量165公斤,比去年减产14.1%。
种烟成本逐年增加
烟叶生产属于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一个产业,这种特性决定了烟叶生产又是一个“高投入、高用工”的一个产业,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以及发展优质烟生产的需要,烟叶种植成本逐年上涨。2018年预计每亩总成本3880.77元,比去年上涨1.84%;其中生产成本3350.77元,比去年上涨1.21%,物质与服务费用1465.77元,比去年减少1.24%,种子费70元,比去年减少6.67%,烟草公司育苗合作社对全县2.01万亩烤烟全部实行“漂浮”专业化育苗,育苗成本120元/亩,烟草部门承担50元/亩,比上年多承担5元/亩,烟农承担70元/亩,减少了种子费支出;化肥费416.00元,比去年增长2.31%,化肥由烟草公司统一采购、统一发放,根据土壤结构,通过测土、配方,实行配餐制,解决了偏施肥、滥施肥、过量施肥的弊端,实现烟叶生产节本增收、提质增效、减少污染的目的,在化肥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烟草公司想烟农之所想,尽量不增加烟农支出;农药费93.00元,比去年减少1.02%,大田前期烟苗在“井窖”内生长,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减少;农膜费35.00元,比去年减少5.41%,移栽科学合理,农膜用量减少;机械作业费230.00元,比上年增长6.15%,烤烟生产普遍使用旋耕机、起垄机等农机设备进行机械化耕作,机械使用率增加;燃料动力费497.77元,比去年减少5.94%,今年亩产量比上年减少,需要烘烤的鲜烟叶相应的也会减少,再加上种植的都是优质烟,烘烤费用必定减少;人工成本1885.00元,比去年上涨3.2%,劳动日工价上涨,导致人工成本增加,一些植烟大户,种植面积大,自身家庭忙不过来,需要雇工;土地成本530.00元,比上年增加6%,烟农普遍认为,烤烟效益远高于其他农作物,种植积极性高,一些植烟能手增加流转地,导致烤烟土地成本居高不下。现金成本3135.77元,比去年增长0.75%;每50公斤总成本1175.99元,比去年增长18.55%;每50公斤现金成本950.23元,比去年增长17.29%。
预计净利润减少
从烟叶生产大环境上看,烟草公司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生产经营组织形势,扎实推进规模化种植、集
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积极实施科技兴烟,不断强化烟叶基地建设,基本形成了设施化、规模化、专业化烟叶生产格局,现代烟草水平大幅提升。建成基地单元1个,综合服务烟农专业合作社2个。
从烟农自身上看,舍得投资、投工,精于田间管理,烘烤技术娴熟,分级科学合理,今年优质烟比例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出售价格将有所提高。
从烤烟收购政策看,2018年普通烤烟品种价区维持不变、收购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部分小等级价格进行微调。
预测每50公斤烤烟出售价格1330元,比去年增长8.69%。预计亩产值4389.00元,比去年减少6.64%;净利润508.23元(不包括各种补贴),比去年减少42.91%;现金收益1253.23元,比去年减少21.11%;净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亩产量减产,影响收益720.32元;其次是种植成本增加,影响收益69.96元。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烟叶作为费县传统农业经济作物,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稳定的种植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成熟的种植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稳定的烟农队伍,成为费县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烟区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重要经济项目。但是在调查中烟农普遍反映,烤烟生产投入大、成本高、收益低,不如在当地工厂打工;有的烟农反映烤烟新品种产量低、易发生病害,从而影响烟叶质量和烟农收益。
针对当前烤烟生产面临的实际,建议:
1、推进烟叶提质增效,引导烤烟生产从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型。全面推行“井窖式”移栽、控氮增密、烟田滴灌与水肥一体化、科学烘烤等先进技术,深入开展科技培训,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促效益,提高烤烟收益。
2、促进烤烟生产减工降本。加快先进适用农机推广步伐,提高烤烟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强烟农合作社建设,推进重点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实施烟叶精益生产,降低烟农种植烤烟劳动强度和技术复杂程度,减少种植成本。
3、强化烟叶收购。近年来,费县全面实现烟叶专业化分级、散业收购模式,由烟农合作社组织专业服务队,对烟农的烤后烟叶进行专业化分级,烟草公司给予一定的补贴,烟农的分级费用大幅降低。在收购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价格政策,优质优价、公平阳光收购。完善收购便民服务措施,实行约时定点、轮流交售,设置样品台、茶水处、烟农休息室等,减少烟农售烟等待时间,保障售烟及时、高效、顺畅。
4、积极拓展烟农增收渠道。以烟农合作社为龙头,利用烟草育苗大棚、烤房、农机等设施设备,在闲置期发展多元化经营项目,利用轮作烟田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助推烟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