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 4月25日,临沂交警召开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陋习专项整治行动媒体通气会,通报了非机动车、行人违法教育查处情况。自今年2月12日起,临沂交警在北城新区率先开展了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陋习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科学设置现场教育示范点、灵活运用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非机动车及行人的文明交通意识,整治行动初见成效,截至目前,累计查处纠正非机动车及行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600余起。
近年来,随着北城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交通安全管理的压力逐年加大,特别是在人车流量较大的路口,非机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侵占机动车道,行人闯红灯、翻越护栏、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亟需下大力气进行整治。为此,临沂交警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并借鉴济南、杭州等城市交通管理的先进经验,对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陋习进行专项整治。截至目前,累计查处纠正非机动车及行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600余起,其中非机动车逆行358起,闯红灯183起,侵占机动车道223起,罚款1起,参与路面执勤体验活动326人次,接受警示教育437人次,现场教育、劝导900余人次。下面是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对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违法进行专项整治在我市尚属,群众知悉度、认可度不高,可借鉴的现成经验少,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大队“一班人”不等不靠、迎难而上、主动作为,迅速掀起整治高潮。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大队长安佰忠同志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及中队负责人为成员。召开了动员会和任务部署会,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工作目标。领导小组每天调度一次整治情况,梳理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工作措施进行改进完善。选定了人车流量较大的临商岗、万和岗、沂龙湾岗三处岗点作为现场教育示范点,并配齐了执法单据,制作了小红旗、小红帽、绶带等体验装备,印制了学习资料和承诺书,为整治行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惩教结合,确保整治实效。在具体治理过程中,结合岗区现有条件主要采取“人防”措施。本着“严格执法,亲情服务”的原则,我们提供了三种对违法行为人惩戒和教育的方式,违法行为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意选择一种。一是“罚款教育”。 对选择该处罚方式的违法行为人,民警对其依法依规做出罚款处罚并进行批评教育,违法行为人缴纳罚款后放行。二是“体验教育”。对选择现场体验式教育的违法行为人,先在岗亭填写《非机动车、行人违法人现场体验申请书》,然后领取小红旗、小红帽、绶带等体验装备,并穿戴整齐,在辅警指引下前往指定路口参与协助执勤,劝导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10分钟后,体验结束,再到岗亭填写《遵守交通法规承诺书》,领回车辆钥匙放行。三是“警示教育”。对选择接受警示教育培训的违法行为人,先在路口展板区观看事故案例接受警示教育,之后到岗亭受教位抄写道路交通法规并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答题,答题结束后填写《遵守交通法规承诺书》,领回车辆钥匙放行。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整个惩戒教育过程处处体现着亲情服务和人文关怀,违法行为人绝大多数乐于接受。
三、宣传开道,营造浓厚氛围。坚持把宣传工作贯穿到专项整治行动全过程,制作了24面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展板,分别摆放在三个现场教育示范点,印发了12000份“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宣传折页,制作悬挂了50条宣传横幅,通过大队“双微”平台、窗口单位LED屏等推送非机动车及行人安全文明出行知识,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此外,我们还积极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形式,主动联系临沂交通旅游广播开展查处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执法大直播,通过临沂电视台、琅琊新闻网、兰山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整治行动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多措并举,不断提高了市民对文明交通的认知度、认同感和践行率,逐步形成了“星火燎原”的辐射带动效应。
下一步,临沂交警借助全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东风,全面铺开对非机动车及行人的道路通行秩序规范管理工作。积极推动路口“技防”建设,依托路口监控和LED显示屏,实时曝光违法行为人的高清图像和交通违法行为信息,尽快推动违法信息转递和“二次惩戒”,形成整治合力。坚持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向秩序要畅通,用秩序促文明,对路口交通违法和不文明行为说“不”,把十字路口打造成城市文明靓丽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