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2018年费县农户存粮增加

2018-04-02 15:18  来源: 魅力临沂 作者: 临沂在线

    临沂在线讯(王德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全面掌握农户生产粮食的分配结构和初始流通环节情况,为政府制定相关的粮食流通政策,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我们对费县农户存售粮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这次调查了3个乡镇5个村15户农民的存售粮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本次粮食年度【上年4月1日——本年3月31日】农户存售粮呈现“存粮增加、售粮减少”态势。
    存粮明显增加
    本年户均耕地面积6.58亩,比上年增长4%,土地流转加快,逐渐向土地经营能手中集中。上年4月1日--本年3月31日户均粮食产量1938.3千克,比上一粮食年度减少1%,粮食播种面积3.9亩,比上一粮食年度减少5.8%。粮价不高,种粮成本连年上涨,可比效益偏低,农民种粮意向减弱,经济作物种植意向强劲。
    农民存粮增加明显。本年4月1日户均存粮1244千克,比上年4月1日存粮增加23.66%。其主要原因是粮价低迷,农民售粮积极性不高,等待时机,待价而沽。
    从存粮结构上来看主要是“保口粮”。本年4月1日户均存小麦933.3千克,占存粮总量的75.02%;玉米310.7千克,占存粮总量的24.98%;小麦存粮占了大头,“民以食为天”,毕竟吃饭是人们的头等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始终是农民坚持的原则。
    从余粮率来看,存、售粮有了新变化。本年待售粮1070.7千克,其中待售小麦773.3千克,占待售粮的72.22%,玉米待售297.3千克,占待售粮的27.77%。存粮1244千克,余粮173.3千克,余粮率13.93%。从待售粮、余粮、余粮率等项数据分析,农民极不情愿把过多的粮食放在家中,只要粮食价格适当,物有所值,农民还是愿意出售粮食的。
    粮价微升,售粮减少
    上年4月1日--本年3月31日户均出售粮食1322.2千克,出售粮食金额2514.13元,分别比上一粮食年度减少10.72%、16.49%。小麦出售价格2.45元/千克,比上一粮食年度上升4.7%。粮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国家紧紧掌控粮源,国家粮食不出库,市场粮食就会越来越少,价格就会走高,国家粮库实行顺价销售,这是小麦价格微升的原因。玉米出售价格1.68元/千克,比上一粮食年度上升1.8%。国家调减玉米种植面积,需求有所增长,拉动玉米价格微升。
    售粮结构的比重和销售渠道发生了新变化。上年4月1日至本年3月31日出售小麦319.9千克,占出售总量的24.2%;出售玉米952.4千克,占出售总量的72.03%;出售薯类49.9千克,占出售总量的3.77%。上年4月1日--本年3月31日售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数量为零;售给粮食加工企业和饲料加工企业286.7千克,占出售总量的21.68%;其他渠道出售1035.5千克,占出售总量的78.32%。从售粮渠道来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收购中等客上门,缺乏主动,没有市场竞争力。粮食加工企业和饲料加工企业是在厂坐等收购,尽管价格稍高,但质量要求严,还得支付运输费用,费时费工,吸引力不大;其他渠道出售的数量较大,大多都是开着三轮车入村进户的粮贩,他们经营方式灵活、便捷,上门收购,兑现及时,农民省力、省时,还不产生运输费用,因此,农户都乐意把粮食卖给上门收购的粮商。
    存粮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下,尽管粮价比去年微升,但是离农民的期望值尚有一定距离,农民大多不愿卖粮,大量的粮食存于农民家中,粮食储存设施简陋,多数农民用编织袋、塑料袋存放粮食,防护措施少,易遭鼠咬虫食,易发生霉变,损失、损耗大。 
    从调查的情况看,户均待售粮1070.7千克,仅抽样调查的15户农民待售粮就高达16060千克,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小数怕累计,照此计算全县又有多少农户需要卖多少粮食?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千方百计把农民的余粮收购上来,值得有关部门认真研究。针对这些情况,建议:
    1、粮食部门开展的新型储粮仓示范建设工作,对农民存粮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普及新型储粮仓,引导农民科学储粮、环保储粮,确保粮食在存放中不降低粮食内在质量,杜绝鼠咬虫食。
    2、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当转变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
    3、国家应加大粮食补贴额度,尤其今年农资价格全面上涨,粮价不高,种粮成本大幅上涨,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大粮食补贴,不让农民种粮赔钱,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农民才愿种粮,才能种好粮,粮食供应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