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临沂三小2015级6班走进王祥故居亲子活动

2018-03-16 09:23  来源: 魅力临沂 作者: 临沂在线


参观孝友祠。

王祥雕塑前听讲解。

王祥卧冰处学美德。


     临沂在线讯 王祥字休徵,琅琊临沂人,书圣王羲之的族曾祖父。王祥侍奉继母极孝,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公,有“孝圣”之称。为了让孩子们走近传统文化,接受古圣先贤的熏陶,进一步了解临沂的人文景观,临沂第三实验小学2015级6班的孩子们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参观了王祥故居,举行了“寻访古圣先贤,争创新时代队员”的亲子活动。
    何不藏英待时发,自有阳春三月天。3月11日,全体人员浩浩荡荡,井然有序的从临沂振华西门准时出发,奔向王祥故居--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村。 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目的地,门牌上庄严而古朴的“孝园”两字,让人肃然起敬。 参观之前,孩子们先是认真听了班里小讲解员王一然同学讲述的卧冰求鲤的故事:王祥的继母朱氏生病了,想吃鲜鱼,当时天寒冰冻,无处购买。王祥冒着刺骨的寒风,在河上脱衣卧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跳出两条鲤鱼,他高兴地拿回家孝敬继母。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继母。邻居们都惊叹这是王祥的孝道感动了上天。《二十四孝》中提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听着故事大家一起走进王祥的故居-孝园,园里静悄悄,迎面而来的竹子,随着春风飘动,微笑着欢迎寻访古圣先贤的孩子们,众人先是来到了王祥卧冰求鲤的地方,远远就看到小亭子里有一块”晋元公王祥卧冰处”的牌子,孩子们怀着对先人的崇敬之情, 静静的走近小亭子,看着眼前的孝河水,想象千年之前,圣人卧冰的情景,感受王祥的那一份孝心。

与家长一起栽下小树。

家长一起栽树。

 合影留念。
    小讲解员继续给大家讲述关于孝河的由来,孝河因“王祥卧鱼,孝感天地”而得名。孝河的水清澈甜润,河底为黑紫淤泥,盛产白莲藕、红莲藕、菱角、鱼虾等,尤以白莲藕很为出名。孝河藕肥、细、脆、嫩,与其它藕相比,节短肥大,表皮润滑有光泽,脆甜适口,细嫩无渣。民间也有一个孝河白莲藕有趣的传说,传说清咸丰年间,孝河白莲藕被钦定为御膳贡品。有趣的是,孝河藕与别处不同,不但清脆爽口,鲜美异常,而且藕比别处的多出一孔,为九个孔眼,传说这是王祥的孝心所化,多出来的这一个“孔”,便是“孝心”。事实上,孝河的白莲藕确实是多一个孔。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积极互动,各抒己见,纷纷做起了活动的主角,让孩子们着大人去参观各个景点,是此次活动的一个亮点。
    沿着孝河,大家又来到“孝友祠”,院子的左侧是一片碑林,详细记录着琅琊王氏的事迹,琅琊王氏号称天下第一望族,大家仔细阅读了碑上的文字记载,孩子们带着很多问题,进入正殿,正面供奉的是晋元公王祥和王祥弟弟晋贞公王览,左侧是王览后人书圣王羲之,右侧是王羲之的伯父东晋三朝丞相王导,看守孝友祠的老大爷是一位王氏后人,面对这群求知欲很强的孩子们,他用淳朴热情的临沂话,详细的为孩子们讲解了王氏家族的历史名人以及很多书本之外的典故。并一一回答了孩子们的问题,孩子们听得入了迷 。                          
    “百善孝为先”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孝的文化。古人云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马无其母之心”。时过境迁,孝道在我们的新时代也注入了新的社会元素,和新时代一起发展。孝道文化关系着家庭与社会的和谐。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感触很深,不仅感受到了身为琅琊后人的骄傲,更是通过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认识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不足,要好好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孝敬长辈,懂得感恩。要积极传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孝文化,争创新时代队员。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植树节来临之际,带着对古圣先贤的崇敬和追思,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王祥故居,又来到了白沙埠镇刘家湖子村,大家一起投入到植树造林的绿色行动中,挖坑,栽树,浇水,忙的不亦乐乎,热火朝天的植树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认识了绿色环保的重要性,2015级6班的全体师生家长们继续践行着“栽下一棵树苗 撑起一片蓝天”的活动,让我们携手共建绿色家园,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谨豪妈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