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临沂阻击战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全国军民同仇敌忾、誓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要胜利,为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临沂阻击战发生80周年之际,特撰此文,以告慰在临沂阻击战中为国捐躯的英灵和无辜殉难的民众。
在撰写此文的过程中,参阅了《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台儿庄战役史》《临沂历史大观》《临沂百年大事记》《临沂市志》等历史资料和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文献纪录片《台儿庄1938》等影视资料。在此,对上述历史资料的编者和有关文章的作者表示感谢。同时,为了确保所有采用资料的准确性,本人曾先后多次到台儿庄战役纪念馆查阅相关资料;走访了十几处当时激烈战斗发生地,访谈知情村民及其后人数十人,多次查阅当时的临沂地图和《临沂市地名志》,实地核实历史文献中记录的有关战斗发生地的地名、地形、地物、地貌,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当年参战老兵、战斗发生地知情村民等有关人士的回忆,对庞炳勋第四十军在葛沟、汤头一带与日军爆发战斗的时间;张自忠第五十九军第一次增援临沂的渡河地点、撤往费县的时间;敌我伤亡人数等传统说法进行了有依据更正,使其尽可能符合历史的原貌,在此,如有什么疏漏,敬请读者指正。
兰山区政协常委 付常明
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后,继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将华中日军重兵自镇江、南京、芜湖三地渡过长江北上,与津浦北段日军遥相呼应,企图打通津浦路,从而南北夹击一举攻下徐州。1938年1月底,北上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被迫迟滞在淮河南岸。日军随即改变战略为南守北攻,加强了对津浦线北段的进攻。在津浦路正面,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二军第十师团矶谷廉介部沿津浦路南侵,于1月4日攻陷兖州,5日再陷济宁,7日攻陷邹县,至此,津浦路正面大门洞开。在其东侧,华北方面军第五师团坂垣征四郎部以及伪军刘桂堂部(伪山东自治联军)共2万余人,由青岛沿胶济路西侵,至潍县转南,经高密,沿诸城、莒县一线近迫临沂,妄图夺取临沂城后,与津浦线上的矶谷师团在台儿庄会师,然后从左翼迂回徐州。临沂阻击战就是阻止东路日军第五师团南犯的一场重要战役。
战前敌我态势
1938年初,日军第五军团在夺取青岛之后,于2月21日接到了上级机关—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二军司令部关于“第五师团应以1个支队配合友军第十师团在津浦路方向的作战,并向临沂地区攻击前进”的命令。该师团长坂垣征四郎中将遂将第二十一联队主力和山炮一个中队的兵力编组为片野支队,由第二十一联队长片野定见大佐指挥,对莒县发起攻击,继而将进攻目标指向临沂。
临沂作为扼守鲁南苏北的咽喉要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日军占领临沂,向南可威胁陇海铁路及连云港,向西则可直抵枣庄、峄县、台儿庄,直接威胁苏北重镇徐州。临沂守备力量仅有国民党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临沂城防司令张里元所属保安团2000余人。张深知单凭所部难以抵御凶悍的日军第五师团,遂于日军占领潍县时,即向第五战区急电求援。
2月上旬,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急调驻守海州的庞炳勋部第三军团驰往临沂,固守县城,阻击敌人。庞部原驻防于河北,1937年10月在沧州县抗击日军后,奉命调至徐海地区担负警备任务。军团长兼四十军军长庞炳勋,字更陈,河北省人。该部名义上为军团,但实际上仅有四十军之第三十九师,该部(师长马法五、副师长刘世荣)下辖两个步兵旅和一个补充团,此外尚有炮、工、辎、通各一个营。庞部共有13000余人,配有步枪8000支,各种手枪900支,轻机枪600挺,重机枪60挺,迫机炮60门,山炮4门,掷弹筒约200个,战马300匹。
2月中旬,庞部集结完毕,其分布情况是:军部及三十九师师部同驻临沂南关的山东省立第三乡村师范学校(现临沂二小址);朱家麟之第一一五旅驻城东相公庄一带;李运通之第一一六旅驻城北诸葛城一带;李振清之补充团驻城关附近,炮、工、辎、通各营及军属特务营均驻南关;骑兵连驻相公庄以东地区。张里元的保安团驻在城内,与庞军协同作战。庞部到达临沂后,立即派人察看临沂周围地形,并召集营以上军官及各级参谋联席会议,研究敌情及攻守战略。命令李运通旅沿葛沟至汤头一线,构筑前进阵地,并从白塔起沿沂河东岸向南至郁九曲一线构筑了主阵地。
日军片野支队进攻莒县城时,防守县城的仅有第五战区第二路抗日游击队刘震东部、青岛海军陆战队第一联队朱新三部、莒县游击大队许树声部,兵力、装备与敌对比相差悬殊,庞乃令第一一五旅长朱家麟率所部第二二九团及二三〇团,火速前往增援。2月23日,莒县县城失守,海军陆战队从县城转移至夏庄后,再遭敌二十一联队追击,被迫撤向西南,在葛沟西安乐村与日军展开激战,伤亡惨重,余部撤往沂河西岸的高里;朱家麟旅沿沭河西岸且战且退,日军第二十一联队尖头部队追击至汤头东部的泉沂庄和傅家赤草坡一带,朱旅在节次抵抗后撤至相公庄地区休整。当日军一股从蒙阴沿公路南下时,庞当即令补充团团长李振清率领全团向该敌迎击,在垛庄重创日军后,在此对蒙阴方面之敌进行警戒。在上述战斗中,日军伤亡四五百人,兵力已显不足,暂时不动。同时,又侦察到庞军已在汤头、葛沟一带重兵布防。日军师团长坂垣征四郎为加强下一步进攻的战力,将第九旅团十一联队(缺一个大队)和第二十一旅团四十二联队第二大队、野炮第五联队和片野支队约8000余人编组为坂本支队,由第二十一旅团长坂本顺少将指挥进逼临沂,企图与第十师团在台儿庄会师。此时的坂本顺异常骄横,认为临沂守军是“支那军”的杂牌部队,拿下临沂根本不用花费什么力气。
第三军团英勇拒敌,击溃坂本支队
3月2日,日军第二十一旅团坂本顺少将率第十一联队、第二十一联队、第四十二联队各一个大队,野炮第五联队两个大队,山炮一个中队,并以坦克为掩护,由莒县西南夏庄、黄庄一带,向庞军前进阵地葛沟、汤头逼近。3月3日,日军即与庞部第一一六旅第二三二团在葛沟、汤头一带开仗,战况日趋紧张。敌机每日数次轰炸,又不停地以排炮射击,以坦克掩护向守军阵地冲击。庞部在海军陆战队第一联队朱新三部的协同下,英勇战斗,不怕牺牲,3天的激战中,杀退日军7次冲锋。3月5日,守军由于与敌“苦战经周,损失颇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李宗仁3月5日给蒋介石的密电》),被迫放弃葛沟、汤头的前沿阵地。汤头撤守,白塔、太平主阵地吃紧。庞炳勋一面命令第一一六旅第二三一团坚守,拖住敌人主力,一面从垛庄调回补充团,由葛沟以北抄袭敌人右侧背,同时又从相公庄抽调一一五旅第二二九团沿汤河北上抄袭敌人左侧背。当第二二九团汪大章营进至铜佛官庄时,与敌遭遇,展开激战,一日数次肉搏,阵地前沿敌尸遍野。营长汪大章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壮烈殉国,其余官兵80余人牺牲。敌军见其左右被包围,被迫于3月6日放弃太平、白塔一带村庄,撤回汤头镇。庞部遂收复汤头以南阵地。此役,伪军刘桂堂部被歼大部,日军被击毙七八百人,庞部也伤亡数百人。
3月10日,撤至汤头的敌军,经过整顿补充,集步兵“约八九千人,骑兵四五百人”,在“战车二十余辆,装甲车六十辆,飞机十余架,炮三十余门”(《庞炳勋3月10日给何应钦的电报》)的强大火力配合下,开始向庞军阵地压来,企图强行通过临沂防地向台儿庄进攻。先后占领了汤头以南沂河东岸的张家庄(新兴)、白塔、沙岭子、太平、亭子头等村庄。庞军以誓与临沂城共存亡的决心,加紧部署,严阵以待。由第一一六旅旅长李运通指挥第二三一、第二三二团,配属山炮多门,防守临沂正面;第一一五旅旅长朱家麟率二二九、二三〇团固守其右翼,补充团团长李振清指挥补充团、特务营为总预备队,第三十九师师长马法五任前线总指挥。庞军利用沂河这然屏障,集中火力,给进攻之敌以重创,连日敌军伤亡达三四千人。敌军穷数日夜反复冲杀,竟不能越雷池一步。
当时,随军在徐州的中外记者及友邦武官,都没有料到很精锐、号称铁军中的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主力万余人,竟受挫于庞军团5个团手中,一时中外哄传,彩声四起,日军报纸也报导:“支那杂牌军击败了皇军优秀的师团”。
第五十九军驰援临沂,以攻代守,坂本支队二次败北
日军坂本支队在临沂遭到中国第四十军的顽强抵抗,师团长坂垣征四郎大为震怒,于是大量增调兵力,急切督战。庞炳勋部自调防临沂以来,与日军反复搏杀,累经消耗,渐感不支,自3月9日战斗后,便连连向李宗仁司令长官急电求援。李宗仁复电:“临沂为台、徐屏障,必须坚决保卫,拒敌前进。除已令张自忠部前往增援外,并派本部参谋长徐祖诒前往就近指挥。”
激战进行到3月12日黄昏,第五十九率军长张自忠偕参谋长张克侠率部到达临沂,集结于城西北古城、响河屯、砚台岭一带。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人。该军辖三十八、一八〇两个师,连同军、师直属部队共26000余人。三十八师(师长黄维纲)辖一一二旅(旅长李金镇)、一一三旅(旅长李九思)、一一四旅(旅长董升堂);一八〇师(师长刘振三)辖二十六旅(旅长张宗衡)、三十九旅(旅长祁光远)。第五战区参谋长徐祖诒(燕谋)已于前一日到达临沂。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命令第五十九军到达临沂后,应以一部先占领石家屯高地,向葛沟、白塔间分途侧击,牵制敌之向南增援主力,由船流、诸葛城一带分途渡河,将敌之主力包围于东庄屯以南地区而歼灭之。
根据战区司令长官的命令,张军到达后,由徐主持当即在第四十军军部召集庞、张两部人员开军事会议,商讨破地方案。庞建议固守城防。张则主张以第五十九军在城外采取野战,向攻城之敌侧背攻击,以解临沂城之围,亦可断敌归路,阻其援军。几经磋商, 一致通过张的作战计划。决定对当前之敌反守为攻,采用正面坚守,两翼迂回,抄袭敌后,一举歼灭之战略。其次研究攻击开始时间。张首先发言,他说:“在一般情况下,五十九军以急行军到此,非常疲劳,似宜稍作休息,再与敌人作战。但兵贵神速和出敌不意,且我以劣势装备,对现代化之敌,必须利用夜战、近战,方可奏效。应打破常规,提前开始行动。” 商定,于3月14日凌晨4时出动。兵力部署:以张部第三十八师附炮兵一个营为左翼,其第一一二、第一一三旅自船流、朱家棚(新河村)一带向敌军右后方的汤坊崖、张家庄(新兴)、白塔、沙岭子一线作猛烈攻击,以切断集结于北部汤头、汤坊崖、白塔、沙岭子之敌与集结于南部斜坊、桃园、独树头之敌的联系,从而收包围歼灭之效,第一八〇师附炮兵一个营为右翼,由诸葛城、东安静一带渡河,其第二十六旅主攻郭太平、徐太平、亭子头一线,第三十九旅为预备队,第一一四旅为总预备队。以庞部第三十九师一一六旅附炮兵营仍守诸葛城至郁九曲之线的临沂正面阵地,牵制敌军主力;以庞部第三十九师补充团及该师骑兵连自郁九曲以南向敌军左后方猛烈袭击,在汤头与张军汇合;以庞部第一一五旅工兵营及军属特务营为机动部队,由师长马法五指挥,随时策应各方。
3月13日下午16时,第五十九军三十八师附炮兵一个营左翼先行出发,以一部占领石家屯高地,亘茶叶山之线,掩护师主力在刘家湖、钓鱼台地区向东展开,3月14日凌晨,张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渡沂河,一举插入敌坂垣师团之右侧背,在亭子头、大太平、申家太平、徐家太平、沙岭子、解家庄、张家庄(新兴)等处突破敌防线。计划实施后,敌初不及料,损失惨重,一夜之间,歼敌逾千。张部亦付出相当代价。敌遂放弃攻城,转对五十九军作战,庞军防守部队乘机举行反攻,李振清团当即在敌左侧背发起攻击,战况至为激烈,敌军腹背受敌,飞机、大炮、坦克均失去效用。庞军先克黄山一带阵地,并派手枪队肃清城东南附近残余日军,当夜进至相公庄等处。15日占领东西沙兰、郑家寨、黄家屯及柳行头以南地区,骑兵部队还越过相公庄威胁敌军。庞军在进攻傅家屯时,第四连连长郭清顺腹部连中数弹,他的部下劝他回到后方去,他说:“我这伤决计是医不好了,我愿意在未死之前,亲眼看见我的忠勇的兄弟们占领傅家屯,那我在九泉之下死也瞑目了”。士兵们听了之后,没有再劝说,而是在他们的长官没有咽气之前,一鼓作气占领了傅家屯(杜之美编:《台儿庄血战记》),3月14、15两日,五十九军与敌双方在沂河两岸反复冲杀,战线犬牙交错,形成逐村、逐屋争夺之拉锯战。双方冲杀不下数十次,张部毙、伤敌四五千人,五十九军伤亡也不下六七千人之多。该军两个师的连、排长几乎全部易人,营长也伤亡近半。
3月1 6日,敌由莒县增援部队约千余人,并从四十军正面东张屯一带抽调大部,由十一联队联队长野裕一郎大佐亲自指挥,于7时在炮火掩护下,从沙岭子以北三十八师两个旅的结合部突然穿插,强渡沂河后,向三十八师后方的崖头、茶叶山、刘家湖、苗家庄及钓鱼台一线猛攻,三十八师师长黄维纲少将在得知这个严重的情况后,要求一一二旅迅速回援。日军以飞机10余架向崖头、茶叶山一带阵地轰炸,阵地悉被炸平,敌遂占领茶叶山。坚守茶叶山阵地的二二五团之第七连官兵全部殉国,守崖头之二二五团二、五连仅余数十人,该两连官兵仍奋不顾身,毅然挥白刃冲锋,终将该敌击退收复阵地。午后3时许,敌增援部队约步兵五六百人,炮四门,由船流渡河向五十九军左翼阵地攻击,4时,刘家湖、苗庄被敌三面包围。三十八师二二六团之一、三营在一一二旅的支援下沉着应战,刘家湖失而复得数次,该村中心有个一个大汪,守军、日军各占领汪的两岸,双方隔汪对射,由于来不及构筑工事,双方都将各自战死同伴的尸体垒起来当做掩体,以致在汪的两岸分别形成了一道尸体墙,由此可见当时战事之残酷激烈。战至黄昏,守军终以损失过重,弹药用尽,且增援部队接误传指令没有及时赶到等原因,不得已暂时退出。张当即令总预备队一一四旅前往增援,同时命令进至河东的部队全部撤回河西,阻击围歼渡至河西的日军,晚1 0时援军赶到,即行反攻,激战数小时,终于在次日凌晨2时左右将刘家湖、茶叶山等阵地夺回,此役毙敌甚众,缴获大炮三门,机枪、步枪及文件、日记甚多。我军也损失惨重,仅在收复茶叶山阵地的战斗中,第二二八团第二营伤亡过半,营长冉德明壮烈殉国。晨5时,敌又倾力向我崖头、茶叶山、苗家庄、刘家湖攻击,并集中炮火猛烈轰炸,敌人在炮火掩护下再度侵入我军阵地,我增援部队赶到后,又与敌人进行激烈争夺。张自忠将军在接受战地记者采访时说:“刘家湖失而复得四次,崖头失而复得三次,在那里真是杀得‘尸积如山,血流如渠’”。
3月17日,战区参谋长徐祖诒见第五十九军伤亡太重,拟电请五战区长官李宗仁同意后,令其暂时撤下阵地。张自忠要求再打一夜。经徐祖诒请示战区同意,张自忠即召集第一线黄维纲、刘振三二位师长速来军部,当面对二人说明敌我情况。张说:“我军伤亡很大,敌人伤亡也大,敌我双方都在苦撑,战争的胜负,决定于谁能坚持 五分钟。”随后,立即下令全军营、团长均到一线指挥,师、旅长到团部指挥所,军长亲临两师前线。并令将全军所有火炮,带上所有炮弹,全部推进到一线。限令3月1 7日黄昏以前,以密集炮火向敌人猛烈轰击。入夜后,所有官兵均投入战斗,猛攻盘踞在凤仪官庄、刘家湖、苗家庄、船流等1 0余个村庄之敌。一时间,沂河西岸,茶叶山、刘家湖一带方圆数十里的地方枪声大作、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杀声震天。同时,庞军亦一举将黄屯、傅家屯、甘屯、寇屯之敌肃清,进至沙岭官庄、大张寨、东张屯一线,还攻占了日军兵站尤庄子,获得粮弹辎重无数。随后,张、庞两军发起总攻,激战到18日凌晨,号称铁军之坂垣师团已失去抵抗能力,我军左翼河西之残敌向河东岸退去,会同右翼正面之敌一部退守莒县,一部在汤头、前湖崖等高地据险顽抗。张、庞两部及海军陆战队分途向汤头、傅家赤草坡追击逃敌,第四十军三十九师前进至树沂庄一线,第五十九军一八〇师二十六旅六七八团第二营在追击至汤头南李家五湖时,遭日军疯狂反扑,敌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将该村层层包围,第二营官兵浴血抗战,虽已弹尽粮绝,但仍不撤退,战斗遂即演变为肉搏战。当我增援部队赶到时,该营官兵已全数为国殉难,增援部队当即猛烈反攻,遂将该敌击退,计毙敌二三百名。
张、庞两军本次反攻战果辉煌,“缴获敌械弹、给养、装具、文件甚多”(《庞炳勋3月18日给李宗仁的电报》)。清扫战场时,发现1架敌机残骸,破坏坦克6辆,日军尸体遍野。仅在刘家湖即击毙敌十一联队队长野裕一郎大佐,第十一联队第三大队大队长牟田九次中佐等校官,其他军官多名(《李宗仁3月18日给蒋介石电报》),日俘玉利陆夫供认:“第五师团至此作战者系第十一、二十一、四十二共3个步兵联队和1个炮兵联队及1个骑兵大队,自作战以来,全师团已伤5000人,亡3000人……本大队伤亡已尽,弹药常接济不继。”此次反击,重创日军,取得了临沂战役开战以来的战绩。蒋介石和李宗仁传令嘉奖,除张、庞各记大功一次外,张自忠被提升为二十七军团军团长(仍兼五十九军军长)。李宗仁通电全国告捷,《大公报》于3月26日发表了题为《临沂大捷》的社论,高度评价了临沂大捷的政治影响和军事意义,舆论盛赞:“是役亦当增我抗战中之光荣一页。”
3月20日晚(《第五十九军临沂附近第一次战役战斗祥报》),第五十九军奉令除留第一一四旅归四十军指挥协同守城外,其余转向费县一带休整,同时威胁敌矶谷师团之左侧背,以策应五战区正面之作战。
张、庞两军二度联手,坂本支队第三次溃败
3月22日,庞部(及张军一旅)迅速扫除汤头附近之敌后,以一部向莒县方向追击,主力则集结于汤头附近,并对沂水、蒙阴方面实行警戒。汤头以北之敌在经过短时间整补且侦知张军已开赴费县方向的情况后,于23日,配有较上次更多的飞机、大炮、坦克,以及陆、空联合之势,卷土重来,猛烈向四十军阵地反扑,炮火昼夜不停。庞部孤军不支,被迫退至桃园、黄山一带防守。因连日激战,将士十分疲惫,“伤亡甚重,现剩有战斗兵计一一五旅全旅五六百人;一一六旅八百余人,补充团亦七百”,“军师部即一连之预备队亦无”(《庞炳勋3月23日给李宗仁的电报》),不得不将军属特务营、学生队等组织起来投入战斗。
24日,敌机9架先后到庞军阵地大施轰炸,敌炮9门(内有重炮)竟日轰击不停,以午后更烈。日军4000余人,在炮火掩护下,对四十军展开全线攻击,攻击的重点尤侧重两翼;攻击右翼埠前店之敌三四百人,当即被击退;攻击左翼三官庙之敌五六百人,迫近庞军阵地前仅一二百米,被击毙甚众。为确保临沂并解庞军之危,张军奉令于本日回师增援,占领南曲坊(东南曲坊)、古城(鄅古城)、朱高之线后,次日下午以数团兵力渡河占领桃园。在三官庙毙敌甚众,张军亦伤亡营长、副营长3员、士兵五六百名。26日,日军继续增兵,在坦克车掩护下猛扑临沂。另有日军千余绕道转进城西义堂、沙埠庄、营子一带,以环攻取城。张军急派重兵于义堂娘娘庙(庙上)至大岭一线布防拒敌。设在古城(临沂老城西南约二十里)之张军军部,此刻亦受到义堂方面敌之威胁。2 7日,当面之敌从早7时开始向古城、南沙埠庄、小岭、北道攻击。庞军以三十九师一一六旅副旅长崔玉海率刘富生之二三一团会同张里元部保安团守城,余皆撤至城南地带,军部移至九曲至黄山一线。当日,汤恩伯部骑兵团奉令来临沂增援,其主力在艾山、娘娘庙(庙上)展开,一部向义堂攻击,掩护59军之右翼。
28日,城西日军复增兵千余,以重炮猛攻临沂。庞部坚守城池,张部仍攻日军侧背。在沂河东岸三官庙、胡家庄,河西十里铺、前后岗头等处,与日军肉搏,毙敌千余。张部血战两昼夜,也伤亡2千余人。因守军顽强抵抗,日军虽占临沂城周围许多村落,终不能近城半步。29日,敌猛攻前后钦宿,五十九军与敌三次争夺,毙敌逾百。是日,海州五十七军缪徵流部一一一师三三三旅在旅长王肇治少将的率领下增援临沂,归五十九军指挥。于晚7时,王旅向城西北十里铺、大岭、小岭方向攻击。张部官兵在得到有生力量的增援后猛烈出击,敌军“损失颇巨”,大部向东北退去,一部分向西方及北方退去。日军第二军由于台儿庄方面日军第十师团濑谷支队战况吃紧,命令第五师团救援濑谷支队,第五师团命令坂本支队停止进攻临沂。当日晚,坂本旅团主力两个步兵联队,一个野炮联队从城西绕道,奉命南下驰援,仅留一个步兵联队,少数炮兵在临沂与张、庞两军对峙,等待援军,临沂战局稍趋缓和。至此,第五十九军“伤亡达万余人”(《张自忠3月29日给李宗仁的电报》)。
坂垣师团倾巢出动,临沂城遭遇劫难
3月31日,日军第五师团长坂垣征四郎率第五师团剩余部队从青岛出发到达汤头,坐镇指挥牵制五十九军南下增援台儿庄,同时调集援军准备夺取临沂城。4月1日至10日,在临沂城北、西、南三个方向,不时发生一些小规模的战斗。其中,4月5日,我三十八师游击队在乔家湖遇敌辎重车百余辆以及掩护部队200余人,当即迎头痛击,毙敌数十名,焚毁其辎重车六七十辆;我一八〇师游击队也在芦家湖击毁敌人汽车10余辆。
4月11日,台儿庄围歼战已告一段落,日军第五师团在得到独立第五混成旅团2个大队的增援后,即着手以第九旅团为基干编组国崎支队,该支队下辖第四十一联队(缺4个中队)、第四十二联队(缺一半部队)、野炮兵第五联队第二、三大队、工兵第五联队等部,准备对临沂再次展开攻击。4月14日,第五师团坂垣中将命令国崎支队“应立即对沂州(临沂)附近之敌开始行动,很迟到19日晨须占领并确保该地,然后准备向向城前进。”4月16日,日军第5师团国崎支队在坂本支队的2个大队(从台儿庄回援)的配合下再次对临沂发动进攻。张、庞两部以残破之师占领城外阵地顽强阻击。至18日午夜起,日军全线发起攻击。炮火猛烈。晨,城西十里堡、韦家屯、八里屯一带阵地,被日军摧毁,中国军队官兵与国土共存亡,至死不退,短兵搏斗,反复争夺,伤亡惨重,晚,固守水田之九十二军李仙洲部第十三师朱旅(4月6日到临沂)激战竟夜,争夺阵地多次,伤团长1人、营长2人、士兵数百人。
19日晨,日军复集中炮火,配合空军轰炸临沂城。10时左右,西北城墙轰毁数处,日军侵入城内。守城之四十军李旅及保安二团据东南城与日军对抗。守城部队拼战之同时,外线张部五十九军两路出击;一路向城西北义堂之敌推进,日军拼死抵抗,一日肉搏六七次,双方伤亡均重;另一路向大岭、小岭之敌侧背推进,在一团长率领下冲入敌阵,短兵相接,战斗极为激烈。五十九军为解临沂之危,一面令三十八师努力恢复友军既失之城关,一面令十三师留一部于大、小岭对北警戒,主力即右旋回向八里屯、韦家屯转攻,以收夹击之效。敌军恐被分段歼灭,乃集中全力从西面攻城。
20日晨,临沂城守军作战略转移。21日,日军占领了临沂城,进城后,血洗全城,屠杀无辜平民2840余人。
临沂战役从3月3日开始,历时49天。在这可歌可泣的阻击战中,中国军队先后投入四万多人,各部紧密配合,官兵上下同心、以命相抵,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杀,重创了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三次将坂垣师团击溃,以伤亡两万余人的代价(根据庞炳勋、张自忠3月23日、3月29日给李宗仁的电报),创造出打死打伤日寇8000余人的光辉战绩。“造成台儿庄大战前,一出辉煌的序幕战”。它以雄辩的事实,再次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李宗仁将军在评价这一战役时说:“临沂一役很大的收获,是将坂垣、矶谷两师团拟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彻底粉碎,造成尔后台儿庄血战时矶谷师团孤军深入,为我围歼的契机”。
附:
临沂大捷
几处比较有代表性、已记入有关战史档案的战场遗址
茶叶山(兰山区白沙埠镇)

临沂阻击战激战处—茶叶山远眺
当年是张自忠部左翼阵地的主要支撑高地,守军第三十八师二二五团一个营据守。敌我双方激烈争夺,守军二二五团第七连在此全部殉国,山脚东南的崖头村守军二二五团第二、五连仅余数十人,后期赶来收复茶叶山阵地的二二八团第二营营长阵亡,其他官兵伤亡过半。
刘家湖(兰山区白沙埠镇)

临沂阻击战激战处—刘家湖村(小图画圈部分为村西头殉国官兵埋骨处)
当年,张自忠部第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八〇旅先后有数个团的兵力在此及周边地区与日军第十一联队及其增援部队血战3昼夜,阵地几经易手。此役毙敌甚众,击毙日军第十一联队联队长野裕一郎大佐、牟田九次中佐及大队长一名,其他军官多名,守军也伤亡惨重。
苗家庄(兰山区白沙埠镇)

临沂阻击战激战处—苗家庄(村东头)
当年,自3月16日起,守军第三八师第二二六团等官兵在此及周边地区与日军血战2昼夜,击毙日军甚多,战后村民将收集到的日军尸体埋葬在村东头水塘东半部,故直到现在该水塘还被村民称为“日本汪”。
小黄山(现经开区皇山公园)

临沂阻击战激战处—小黄山高地(现皇山东夷文化园)
当年是庞炳勋第四十军防守临沂城右翼阵地的高地和主要支撑点,阵地几经易手,日军在高地下尸横遍野,守军也付出了巨大伤亡。
铜佛官庄(河东区八湖街道)

临沂阻击战激战处—铜佛官庄(村东头汪大章营长等官兵殉国处)
当年,庞炳勋部第二二九团沿汤河北上抄袭敌人左侧背时,该团汪大章营在此与日军遭遇,展开激战,一日数 次肉搏,汪营长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壮烈殉国,其余官兵80余牺牲。
西安乐(河东区汤头街道)

临沂阻击战激战处—西安乐村(2015年由网友发起建立“临沂阻击战烈士纪念园”)
当年海军陆战队朱新三部,从莒县县城撤守此处,自2月24日起与日军片野支队尖头部队发生激战,战斗异常激烈;3月6日庞部对日军反攻时,补充团由垛庄南下抄袭敌军右侧背时,此处再次发生激战。战后,当地百姓自发收敛完整的守军尸体486具。现已由社会人士于2015年发起建立了“台儿庄战役临沂阻击战殉国将士纪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