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河东区团埠村农民“原味”联欢庆新春

2018-02-21 10:51  来源: 魅力临沂 作者: 临沂在线


村里的年轻人在表演广场舞。

村民邵明丰边唱边跪谢母恩。

村民邵明丰边唱边深情地凝视母亲。

团埠村农民秧歌队在排练。

围观的群众把现场挤得水泄不通。

原汁原味的表演吸引了村民们观看。


在外打工回家过节的青年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临沂在线讯(邵光艺)年味浓不浓,不闻风中烟火味,关键看咱热闹不热闹。农历正月初一上午九时,暖阳才刚刚照到树梢上,过年的鞭炮硝烟味还未散尽,在河东区汤头街道团埠村的街上,早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农民已循着锣鼓声,跑到村委前瞧个究竟,门前不大的空场地已聚满了人,个个探头探脑,都想看看今年有些什么节目,都想参与这场原汁原味的文化盛宴,共庆农历新年、畅享十九大后老百姓越过越好的新生活。
      一通清脆的锣声、激昂的鼓点拉开了团埠村第三届春节联欢会的序幕。村民们穿新衣,戴新帽,脸上还都挂着笑,立马把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在村里文艺骨干的主持下,节目内容十分丰富,有村秧歌队表演的《拥军秧歌》、村广场舞表演队表演的《开门红》《好运送给你》《中国广场舞》,还有从外地打工回家过年的青年男女演唱的歌曲《拜新年》《骏马奔驰保边疆》《万事如意》《军民心向共产党》和夫妻对唱的黄梅戏《天仙配》、婆媳一起表演的京剧对唱等,博得了在场乡亲们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都是一个村的老少爷们,节目都是自编自演的,过年聚在一起热热闹闹,感觉特别高兴,”村民邵长宝说。村医李同乐则表示,平时大伙儿都很忙,趁着大年初一把才艺表现出来,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此言非虚。在一个个喜闻乐见的节目中,表演的展示了才艺,观看的愉悦了心情,现场洋溢的欢乐感染着所有的人:中年人忘却了种大棚的劳累,青年人忘却了外出打工的困顿,老汉们忘掉了土里刨食的烦恼,都在这自演自乐的联欢中品尝到了农历新年的别样滋味。
      该村原支部书记、村里老人邵明农说,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要求,村里号召村民破旧立新、倡树新风,易风移俗过大年。针对农村过节热衷喝酒打牌、燃放烟花攀比等现状,村里加强宣教,倡导文明过节。从前年起,村里借助上级支持的文体设备,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特别是搞起春节文艺汇演,凝聚了民心,传承了精神,大伙凑在一起谈家风、陪着老人谈感情、谈孝道的多了,人们变得越来越文明、心灵越来越美了,到处烟花爆竹碎纸屑少了,唱歌跳舞保健康的多了。
      歌越唱越动情,年愈过味愈浓。从莱芜回家陪父母过年的教师李西可说:“小时候,年是爸买回来的肉,是妈给我买的新衣裳,是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几毛钱,是那噼里啪啦金花四渐的一挂小鞭儿。小时候年是期盼……长大了,过年回家,就是听父母唠唠家常,陪他们出去走走,给他们讲讲外面的世界。他们或许会唠叨,也可能反应有些慢,但是做儿女的一定要对他们多一些耐心的陪伴和沟通。带他们慢慢理解儿女的世界,就像他们曾牵着儿女慢慢了解他们的世界。”
      此情此意表达很深的是村民邵明丰。在多位村民演唱了《母亲》这首歌,感谢父母给了自己生命、养育自己长大、关心自己冷暖,感恩他们一年的牵挂后,邵明丰倾情演唱的《母亲》还是掀起了高潮。他用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唱着唱着……视线早已与坐在马扎上的母亲交汇在一起。老人的脸上,满满的感动与自豪。他情不自禁走到母亲身前,双膝跪地,紧紧攥着母亲枯老的手,雾气蒙了双眼。凛冽的冬风吹得小树东摇西晃,却如何也撼不动这对深情对视的母子。观众无不为之动情,没命地鼓掌,尽情的欢呼。
      春节是新的开始,预示着新的希望。团埠村这个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草莓、西红柿、大蒜为主的经济薄弱村,全村人口1180人,却村小故事多,前景宜看好。“欢天喜地过大年,同台联欢庆新春”的喜悦,会久久萦绕弥漫在村里老少爷们的心头,温暖一整年的干劲,更加致富奔小康。正如老支部书记邵明农所说:“现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如今过年的文化味越来越浓,群众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都是靠党的政策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