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平安建设·法治同行|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以多元治理绘就平安法治铜石新图景

2025-11-25 13:58  来源: 临沂在线

临沂在线讯(沈鹏平安法治建设是基层治理的根基所在,更是民生福祉的保障底线。近年来,随着辖区光伏产业等重点项目落地推进,外来务工人员持续涌入,劳动关系、工伤赔偿等矛盾纠纷日益凸显,传统治理模式面临“响应慢、协调难、化解散”的现实挑战。对此,铜石镇聚焦平安法治建设核心任务,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创新推行“邑网铜心”治理模式,构建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的基层治理体系。

一是锚定基础保障,构建规范化治理阵地。

铜石镇始终把综治中心阵地建设作为平安法治建设的“先手棋”,从空间布局、组织架构、技术支撑三方面发力,筑牢治理工作根基。优化功能布局,打造“多能一体”实体平台。严格按照“五室一厅一平台”标准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科学划分窗口区与功能区两大板块。窗口区设置 4 个无差别受理窗口,配套建设休息等待区,实现“一窗受理、全科服务”,群众无需多头奔走即可完成诉求登记。功能区整合群众接待室、首发调解室、“曾二哥”等市级品牌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网格法庭等特色功能空间,配齐视频会议、远程调解等硬件设备,形成集矛盾调处、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司法确认等功能于一体的“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平台,全方位满足平安法治建设多元需求。健全组织架构,凝聚“多方联动”治理合力。建立“党委领导、分级负责、全员参与”的组织体系,明确党委副书记分管综治中心工作,配备1名科级干部协管,压实领导责任。创新推行“常驻+轮驻+随叫随驻”入驻模式,综治、信访、司法、热线首发、派出所、网格法庭6个部门常驻办公,民政办、人社所等15个部门轮驻服务,其他单位根据案件需要随时入驻,实现平安法治领域事项“一站式”处置。目前,中心已整合12个职能部门力量,组建起 19 名专职调解员、8个片区调解中心的专业队伍,为矛盾化解提供坚实人力支撑。强化技术赋能,搭建“数据驱动”智慧体系。依托省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与“雪亮工程”系统,构建全域覆盖的数字化治理网络。在镇综治平台及46个行政村均建立网格法庭,通过视频连线实现法官远程参与调解,打破时空限制。建立信息数据共享机制,每日汇总热线工单、群众来访数据,每周排查社会风险隐患,每季度开展遍访活动,精准梳理高频敏感事件与法治风险点,发布预警信息纳入动态管理,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二是聚焦关键环节,创新平安法治实践路径。

立足基层治理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工作方法,在矛盾化解、网格管理、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治理路径,彰显平安法治建设实效。构建“三级联调+多部门协同”矛盾化解机制。针对平安法治领域矛盾纠纷特点,建立“村—片—镇”三级联调体系,配套推行“1+2+X”片区调解法,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对复杂纠纷启动多部门联动处置,由党委领导牵头组建专项工作组,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力量,形成“法理阐释+情绪疏导+利益平衡”的化解模式。推行“定岗定责+精准考核”网格管理模式。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将全镇划分为46个基础网格、108个微网格,由村干部、专职网格员担任微网格长,通过“全镇大会亮身份、责任区域亮身份、服务群里亮身份”活动,公开网格人员信息与联系方式,确保群众“找得到人、找对人”。建立全流程网格工作机制,每季度开展“邑网同心” 大走访,网格长逐户收集诉求,形成问题台账;对民生类诉求交由热线办办理,矛盾纠纷类交由矛调中心处置,实行 “网格—部门—分管领导—主要领导”逐级办理制度。同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村“两委”成员定岗网格考核办法》,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开展党员评议活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绩效、村级班子评价挂钩。去年以来,通过考核调整村主职干部4人,调整后相关村热线工单量均下降50% 以上。实施“溯源剖析+事前预防”作风提升工程。针对高频诉求、越级上访、重大舆情等突出问题,创新推行“三问”工作法,倒逼干部作风转变。一问“发生原因”,核查网格员走访是否到位、是否提前发现隐患,对失职者追究责任;二问“办理过程”,复盘村支部书记、工作区、镇直部门履职情况,严查推诿扯皮现象;三问“潜在风险”,排查同类问题在其他区域的发生可能,推动集中整治。通过“三问”工作法,铜石镇成功将多起潜在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如在梳理热线工单时发现部分干部存在村级财务管理知识盲区,立即组织专项培训,提升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总结诸冯铺村工单降量经验,推广该村治理经验做法,形成示范效应。这种“复盘—改进—提升”的闭环机制,推动平安法治建设从“事后处理 向“事前预防”深度转型。

三是彰显治理成效,夯实平安法治建设根基。

通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铜石镇平安法治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持续增强,取得了一系列实打实的成效。矛盾化解质效全面提升。2025年以来,镇综治中心共受理各类诉求纠纷215起,化解212起,化解率达98.6%,按期办结率100%;1-9 月累计调处矛盾457件,开展诉前调解170件,有效减少了诉讼增量。通过多元调处机制,外来务工人员、产业从业者等特殊群体纠纷化解效率提升40%,未发生因处置不当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连续四年实现无进京访。法治建设成果持续深化。网格治理与法治服务深度融合,全镇万人成讼率下降8.6%,建成无讼村居43个,占全县无讼村居总数的27.3%,位居全县第一。网格法庭累计提供远程法律咨询230余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46场,群众法治意识显著增强,“遇事找法、解决靠法”的氛围日益浓厚。群众满意度稳步提高。群众满意度稳步提高。“一站式”服务模式大幅缩短诉求办理时限,1-9月全镇热线首发量下降14.35%,今年以来收集的416件群众诉求中,395件已妥善解决,解决率达94.9%。外来务工人员王某某等群众送来的感谢话语,成为综治中心服务效能的生动注脚,“邑网铜心”的治理品牌形象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