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沂南小伙从打工仔到山东瓜蒌大王

2018-01-30 09:22  来源: 魅力临沂 作者: 临沂在线


 张朋和父母一起搬运烤干的瓜蒌。

合作社工人在晾晒瓜蒌。
 
合作社工人在向烤房里运送瓜蒌。 
 
  临沂在线讯(杜昱葆)1984年出生的沂蒙小伙张朋,在外打工4年回到家乡加工塑料颗粒,3个月亏损10万元,他不得不跟随父亲做起购销中草药的生意,竟然做得风生水起,10年时间一跃成为山东很大的瓜蒌供应商。
 

合作社工人在向烤房里运送瓜蒌。
 
  山东临沂市沂南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山区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张朋的父亲张玉山从1984年就开始从事购销中草药的生意,天天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忙个不停。张朋从小就不想再当“药贩子”,因此中专一毕业他宁愿干月薪才300元的临时司机。张朋说,刚开始觉得开着警车风风光光,但是后来更多的是彷徨,当了4年司机却还要父母接济。2008年他决定去做一桩大买卖,当时他看好塑料颗粒加工项目,就向父母借钱匆匆上马投产,结果遇上熟料产品降价潮,原材料每吨8000元,加工的颗粒才卖6000元,3个月就亏损了10万元。
  面对这堆停摆的机器,这让年轻气盛的张朋无地自容,他觉得对不住父母,父母养育了他,不但没有回报,而且现在又为父母赔进去10万元。他觉得应该帮父亲把事业做大,不能太任性。

张朋和父亲张玉山向烤房里搬运待烤的瓜蒌。
 
  当时父亲收购了农户的中草药然后贩卖到县里药材公司,非常辛苦,但是收入并不高。张朋发现这些中药材 都销往制药厂,为何不直接联系制药厂呢?父亲说,各家药厂需要的药材品种咱们并不知晓,无法联系。张朋觉得这是供需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他马上找人建起网站,成立了沂南县玉山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在依汶镇汶凤村建起集中药材交易、晾晒、烘烤、存储为一体的集散地。过去父亲觉得制药厂高不可攀,现在制药厂主动从网上给张朋发来订单,父亲觉得自己落伍了,决定把管理大权让贤给儿子。
  瓜蒌,学名栝楼,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作用。虽然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稳定,但是过去种植瓜蒌需要搭架,一亩地仅搭架需要投资几千元,农民种植积极性并不高。信息灵通的张朋及时引进了不用搭架栽培的瓜蒌新品种,可以像西瓜一样爬地栽培,节省了很多开支。一次种植,可以连续采摘多年。合作社还提供种苗、栽培技术、回收产品一条龙服务,一亩地盛产年份纯收入5000多元,吸引了众多农民联系种植。到2017年,合作社采取“制药厂+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的模式,发展瓜蒌、丹参为主的中药材基地6000亩,中药材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良方。

张朋和父亲张玉山向烤房里搬运待烤的瓜蒌。
 
  张朋诚信经营,对收购的瓜蒌从不打白条,公平交易,吸引了周边地区瓜蒌商贩前来交易,张朋成为全省很大的瓜蒌供应商。张朋对销往药厂的产品严把关质量,从未出现过因质量问题退货的现象。各家药厂都愿意和张朋合作。
  2018年刚刚开始,张朋就接到制药厂的订单干瓜蒌100多吨。而2017年合作社生产干瓜蒌40吨。市场需求缺口这么大,父子俩既喜又忧,这几天父子俩正在考虑怎么大规模发展瓜蒌种植,带动更多的农民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