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王庆龙 胡庆科)近年来,罗庄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大力实施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有力地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脉延续承古博今。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与社区旧村改造同步建成的“十里堡乡村记忆馆”,成为全省村情民俗文化展示工作的示范点;临沂思源乡村记忆博物馆现已成为山东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实施“文物保护”工程,紧紧围绕“陶瓷小镇”建设,依托“朱陈古瓷窑遗址”,规划建设“朱陈古瓷窑博物馆”,延续古瓷窑历史文化脉络;抢抓火车站片区改造机遇,依托“吴白庄汉画像石墓”,规划建设“吴白庄汉墓公园”,形成历史文脉传承体系。
儒学传承教化育人。推行“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区图书馆设立“尼山书院”,并依托街镇综合文化站、村居图书馆(室)设立“儒学讲堂”128个,层层发动,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经典阅读、经典诵读活动,扎实推进经典诵读进学校、进社区。通过邀请当地专家学者开办国学知识讲座,播放视频、现场表演等方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群众普及国学知识、传承民间艺术、培养文化情趣,倡导敬老尊贤助残,公民践行四德。
经典传递营造书香。深入开展“书香罗庄”全民阅读促进活动,逐步在全区营造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化氛围。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先后为119个农家书屋更新配备图书及电子出版物15万册(个)。利用、诊所、卫生室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26个“特色小书屋”。盛庄街道荣获“齐鲁书香之乡”,十里堡社区荣获“齐鲁书香之村”,湖南崖社区农家书屋荣获“山东省示范农家书屋”,吕金梁、于海霞家庭先后荣获“齐鲁书香之家”。
非遗绝活彰显魅力。按照“摸清家底、应保尽保”的思路,通过分组调查、采集、专访与论证等方式,搜集整理非遗保护线索127条,区政府分三批共公布28项非遗保护项目,《民窑与陶瓷》、《黑陶手工制作》、《陶艺泥哨》、《面塑》、《王树民手指书法》等,先后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依托区内非遗大师工作室、非遗博物馆等传统文化讲习、传承场所,承办鲁南苏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吸引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带着独具魅力的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罗庄。
文艺作品绽放新姿。设立“罗庄文艺奖”,打造“文艺点评”、“春晚海选”、“微电影拍摄”等时尚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整合文艺资源,形成创作合力,推出一批优秀的传统文艺作品,仅2016年就有七件作品获第五届“沂蒙文艺奖”评选奖,王长秋的国画《小石潭记画意》获美术类一等奖;李保刚的快板剧《劝酒》获曲艺类二等奖;儿童舞蹈《春浓》获舞蹈类三等奖;微电影《大春》获电影类二等奖。现代柳琴戏《难咽的一碗粥》获全市小戏展演三等奖。
传统文化异彩纷呈。每年都举办灯会、庙会和民间秧歌会等大型主题性民俗文化活动,如:“传统秧歌扭起来”时尚、“欢乐幸福舞起来”炫舞飞扬、“民歌戏曲唱起来”综艺拜年、“数字电影放起来”新片展映、“乡村墨香飘起来”书画荟萃、“经典图书捧起来”全民阅读、“儒学讲堂办起来”国学传承、“村情民俗展起来”留住乡情、“文化亮起来”庙会游乐等等。整合民间文艺资源,实施“一年一村一唱戏”工程,让区域传统文化根植于乡村大地。
移风易俗倡树新风。采取集中辅导与展演的方式,在全区推广新创意编排的移风易俗主题”广场舞《中国民风》,于是在全区参与跳广场舞的群众越来越多,每到茶余饭后,从乡村文化小广场到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到便携式音响发出的优美旋律,到处都能看到沐浴着新风的群舞。“移风易俗”主题“文化墙”随处可见,其朴实生动的移风易俗宣传画,让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洗礼,在引导群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根据中办、国办印发文件精神,罗庄区还将进一步探索建立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组织推进、资金支持、人才培养、法制保障、政策引导等一系列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