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强诗楠)为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优化档案结构,兰山区档案馆主动作为,通过多种创新举措扎实推进档案征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完善征集制度,强化数字联动
区档案馆结合实际,制定并完善了《兰山区档案馆档案接收、征集制度》,明确了征集范围、征集方式、鉴定标准以及奖励措施等内容,为档案征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并将征集工作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在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档案征集”模块,通过著录该模块生成的捐赠、征购、寄存、交换档案清单,对征集到的入库档案完成分类存储,为后续资源开发利用夯实数据基础。
二、拓宽征集渠道,创新征集方式
一是主动对接与部门合作。改变以往被动接收的工作模式,主动与各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等沟通交流,获取档案征集线索。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区档案馆成功接收了临沂市委党史研究院捐赠的百余册珍贵党史书籍,对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党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与兰山区文联开展持续性合作,每年将兰山区“羲之文艺奖”获奖作品征集进馆,目前征集到百余件实物档案,极大丰富了文化艺术、民间特色类馆藏。
二是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利用区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发布征集公告,详细说明征集范围、要求和联系方式。这一举措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高效汇聚了散落于民间的姓氏宗谱、典籍、地方志书等珍贵文献,为文化传承与地方历史研究工作搭建起丰富详实的资源宝库。近年来,共征集到琅琊王氏、商氏、高氏、中华郁氏等姓氏家谱50余册,各类县志、社区志、行业志等地方志书200余册。
三是挖掘民间收藏资源。工作人员深入民间收藏家等,积极挖掘有价值的档案线索。通过耐心沟通和宣传,不少民间收藏家愿意将手中的珍贵档案捐赠或转让给档案馆,丰富了馆藏内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九十岁爱国归侨王春穆老人捐赠的70余件晚清民国时期书籍资料和临沂珠算协会前会长靖玉树老人捐赠的珠算古籍20余套、珠算资料上千册,为研究近代文化传承、传统珠算发展演变提供了珍贵资料。
四是举办主题征集活动。围绕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日或地方特色文化,策划举办主题档案征集活动。在党的百年诞辰之际,开展“庆百年华诞 展红色档案”等系列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征集到红色档案资料百余件,并精心筹办了“百年光影”红色档案展,为保护红色档案和传承红色基因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开展档案宣传活动。结合“6·9”国际档案日、国家档案法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档案展览、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档案知识讲座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普及档案知识,宣传档案征集工作的意义和成果,提高公众对档案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二是树立典型示范。通过新媒体报道、颁发捐赠证书等方式,对积极捐赠档案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鼓励,树立先进典型,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档案征集的热情。
三是加强开发利用。区档案馆深度挖掘征集到的红色档案、各类文史资料资源,建设了革命历史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红色档案历史展厅、珠算史料馆等,为实现“征集—展示—再征集”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推动档案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下一步,兰山区档案馆将继续加大档案征集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征集机制,创新征集方式,拓宽征集渠道,努力收集更多具有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料,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当地特色文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