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追寻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临沂金盾小学走进华东野战军纪念馆侧记

2025-04-01 10:12  来源: 临沂在线

临沂在线讯(麻洪苗  杨泽文清明前夕,临沂金盾小学一年级25班和二年级31班的全体师生前往华东野战军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特别的是,这次活动还邀请了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最终形成了200余人的庞大队伍。

image.png

在纪念馆内的华东野战军主题雕塑前,200余名师生家长整齐列队。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四名学生代表手捧由白菊花精心编织的花篮,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雕塑前。他们的动作虽然还显稚嫩,但神情却异常专注。全体人员垂首肃立,进行了鞠躬默哀。默哀结束后,师生家长们依次上前,将手中的白菊花轻轻放在雕塑周围,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

图片1.png


图片2.png

随后,讲解员站在雕塑旁,问道:“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在谁的领导下,歼灭国民党武装247.6万余人?”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道:“陈毅、粟裕!”那稚嫩的声音里透着坚定与自豪,仿佛历史的回响在他们心中激荡。

图片5.png

步入纪念馆主展厅,光线骤然变得柔和而肃穆。迎面是一幅巨型的华东野战军作战地图,上面用红色箭头标注着部队行进路线和重要战役地点。讲解员指着地图解释道:“华东野战军是由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整编而成,在陈毅、粟裕等将领指挥下,转战山东、江苏、安徽等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图片6.png

武器装备展区总是最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当看到陈列在玻璃柜中的各式枪支、手榴弹、发报机等实物时,队伍中不禁发出阵阵惊叹。“哇,这就是真枪啊!”“看那个手榴弹,比我想象的小多了!”孩子们压低声音交流着。特别是一门保存完好的迫击炮,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讲解员适时地讲解:“这种迫击炮在当时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威力不小。我们的战士就是靠着这样的装备,打败了武器精良的敌人。”

图片7.png

场景复原区通过蜡像和声光电技术,生动再现了华东野战军指挥作战的场景。一间仿真的茅草屋内,几位“将领”围坐在简陋的木桌旁研究作战方案,墙上的军事地图、桌上的煤油灯、角落的行军床,无不透露着战争年代的艰苦条件。孩子们踮起脚尖,试图看清每一个细节。“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指挥千军万马的吗?连电灯都没有。”二年级学生谭淑元嘀咕道,脸上写满难以置信。

图片8.png

照片文献区的参观则让现场气氛变得凝重。一张泛黄的照片上,一位面容稚嫩的小战士正对着镜头微笑。讲解员轻声说道:“这位战士牺牲时只有16岁,和你们的哥哥姐姐差不多大。”孩子们闻言都安静下来,几个小姑娘的眼眶甚至有些发红。家长李女士感慨道:”这样的实物展示比课本上的文字更有感染力,孩子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华东野战军纪念馆馆长朱虹表示:“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对常规参观路线进行了优化,将参观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讲解词也做了儿童化处理,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来讲述这段历史。”

图片9.png

活动接近尾声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张一涵为每位孩子赠送了其创作的红色读物《战旗下剑指苍穹》。这本书用20多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华东野战军的英雄事迹。在签赠书时,张一涵与孩子们交流:“希望你们通过这些小故事,记住这些英雄,长大后也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一年级的付淑一小朋友接过书后,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还向妈妈询问故事内容。孩子们不再嬉戏打闹,而是三三两两地讨论着参观见闻,有的还认真翻阅着新获赠的图书。

临沂金盾小学重视学生德育教育,构建特色育人新生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通过“小手牵大手”的家校共育模式,让红色基因深植学生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