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这首《沂蒙山小调》是山东省的一首经典民歌,诞生于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在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群团组织、抗大一分校等经常在这一带活动、驻扎。
由杨真执导、赵小丁摄影指导的电影《大突围》于2024年11月29日全国上映。该片由临沂市委宣传部等单位摄制,影片以独特视角,讲述了抗大一分校师生面对敌人“铁壁合围”,舍生忘死,团结抗日的故事,真实地展现了沂蒙人民的铮铮铁骨,传达沂蒙故事背后的红色文化,在时代的洪流中守望革命之光,在昂扬奔赴中澎湃炽热之心,让滚烫的革命热血继续流淌在时代的长河中。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一条红色旅游线路,一同跟着歌声游沂蒙,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跟着歌声游沂蒙 线路:蒙阴(孟良崮旅游区)-费县(沂蒙山银座天蒙景区)-河东(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临沭(红色朱村旅游区)-莒南(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沂南(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沂水(红嫂祖秀莲纪念馆)
孟良崮旅游区
孟良崮旅游区位于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孟良崮由此名扬海内外。
取材于此的影片《红日》中的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既有地道浓郁的山东民歌风味,又唱出了解放军战士保卫家乡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孟良崮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广受欢迎。
旅游区山下纪念馆园区有陈毅、粟裕大型花岗岩雕像、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烈士墓区、瞭望塔等;山上战役遗址区内主要有孟良崮战役纪念碑、武器观展区以及战役遗址等景点,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沂蒙山脚下的白石屋村。1940年,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团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反对黄沙会》,后经多次改编形成了《沂蒙山小调》。
在这里,您可以聆听村民们演唱《沂蒙山小调》,在歌声中追寻红色记忆,感悟“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在天蒙景区,您还可以参观主题雕塑、东蒙山赋广场、沂蒙山小调博物馆、望海楼、玉皇宫,一睹沂蒙新风采。
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坐落于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军部街1号,这里曾经是新四军最后一个军部驻地,是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是解放战争初期华东党政军领导中心所在地,是华东野战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起点。
红色朱村旅游区
朱村村口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朱村的村歌《沭河的歌声》歌词和歌曲的创作过程。“沭河好风光,庄庄相连多么长……庄稼人勇敢有胆量,拿起刀和枪,拥护八路军……”1942年,山东抗日根据地滨海区军民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沭河两岸位于对敌斗争前沿,游击战、地雷战、拉锯战如火如荼,形成了抗击侵略者的铜墙铁壁。当年10月,八路军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青年词曲作家刘知侠、王久鸣在朱村合力创作了《沭河的歌声》。由于歌曲慷慨激昂,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奋勇杀敌的革命斗志。
红色朱村旅游区位于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由临沭城乡建设投资集团建设并运营,规划面积为5平方公里,已经建成开放红色文化区、明清村落风情区、河道游船观光区、沂沭交汇生态休闲区、田园果蔬采摘区、柳韵慢生活民宿区等六大功能区。
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
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位于临沂市临沭县城东北五公里处的苍马山前。2013年以来,整个馆区历经数次提升改造,建成了以“刘少奇在山东”主题展览为依托,包括“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专题展”“党章的历程专题展”以及“入党誓词专题展”等在内的系列展览,成为一处地方知名、国内有名的综合性历史纪念基地和山东沂蒙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中共山东局、山东省政府诞生地,位于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曾长期驻扎在这里。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在这里诞生。刘少奇、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莒南生活、战斗、工作过。莒南一度成为山东省党政军指挥中心,被誉为“小延安”。
在这里,您可参观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等代表性景点,通过听讲解、参观实物及场景来了解八路军115师及山东抗日根据地革命历史文化。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由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常山古村、沂州古县城等组成,是一处集红色旅游、影视拍摄、党性教育、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景区。
这里是红嫂乳汁救伤员的真实发生地,也是当年沂蒙革命根据地中心。景区内还设有1940年创作于临沂市沂南县的《跟着共产党走》歌曲石碑,游客可自行学唱或跟着导游合唱。
蒙红嫂祖秀莲纪念馆
沂蒙红嫂祖秀莲纪念馆位于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沂蒙红嫂祖秀莲冒死救助八路军战士郭伍士,郭伍士复员后历经八年千里寻母报恩并为母亲养老送终的故事催人泪下,是军民“生死与共、水乳交融”最生动的诠释。
纪念馆通过实物、文件、照片、影像等资料,真实再现了抗战时期军民鱼水之情和沂蒙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
根据相关沂蒙红嫂故事改编的芭蕾舞剧《沂蒙颂》和同名歌曲大受欢迎,广为传唱。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乐于分享。图片文字素材综合整理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