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每到这个节日,我们的情思总是那样细腻而深沉。
一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有恰在秋季的中间之意,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各种习俗还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具有汉文化氛围的国家影响巨大,中国作为经济强国和文化大国,影响东亚各国纷纷效仿,尤其在韩国,至今把中秋节称作“秋夕节”,除了全家团聚之外,注重祭祖和扫墓,也成为追忆祖先恩德的日子。
中秋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到唐朝时就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节日,至明清时成为与过年一样重要的传统节日。上古时代,人们对月亮天体充满崇拜并衍生出许多相关活动,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自隋唐开始,中秋祭月、赏月逐渐逐渐普及至民间,也演变为一种风俗,中秋节初步形成,《唐书·太宗记》于是就有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明确记载。
到明朝时,中秋节日习俗内容有了明显变化,“拜月”注重的是祭月的神性意义和社会经济关系。抒情的氛围和痛饮美酒的狂欢逐渐衰退,但仍追求赏月的浪漫情调,从流传至今的许多地名就能感受得到,比如杭州的“平湖秋月”“月岩望月”“三潭印月”,苏州的“石湖串月”、无锡的“二泉映月”、桂林的“象山水月”、庐山的“月照松林”等等,正是这种独特的地名,也成就了这些地方别具特色的文旅资源和网红打卡之优势。
中秋时节,圆月高挂,那些沉积在远古的传统文化,开始被清秋的蛩声唤醒。其实,在中国文化中,月亮的意象承载了太多的内涵。“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里的《月出》篇以明月起兴,带出凄美的境界,开两千年咏月诗的先河。此后月亮这个意象,连同着中秋佳节,逐渐被发挥到极致。
尤其是唐宋时期,中秋赏月一度成为文人之时尚,留下了大量与月亮有关的文化瑰宝。他们给中秋节赋予了很多富有想象力、浪漫情怀和幸福喜悦的寓意。月亮就有了或婉约凄美、或豪放动感、或静谧朗畅的意象。唐代的皮日休在“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的诗句中,想象八月的桂花像玉珠一样洒落,恐怕是嫦娥故意从天上撒下来的一样;唐代的曹松还说月亮毫无私心,它总是把自己的清辉洒遍人间的天涯海角,在《中秋对月》中就说过,“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宋代的米芾在“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的诗句中,想象着修月户在不停地修治月亮,否则天长日久,桂花树枝就会越长越大,把月亮撑坏了;而杜甫的想象力更是奇特,“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思就是看那月宫中的白兔,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数着新生的白毛。
在中秋圆月之时,或怀远人,或思故人的诗词则别有风味。唐朝高官张九龄的中秋思绪博大而广为传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寄托了长年游宦羁旅异地的思乡情;比张九龄稍年长的张若虚,几乎在同时也吟咏出“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千古名句;放浪形骸的李白在月圆之夜,则发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感叹,在动极归静之时,这位长年漂泊的游子则又低声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毕生仕途坎坷,月圆之夜他思念爱妻:“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估计老杜写完此诗后已经潸然泪下;他还思念自己的弟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又是何等的伤心惨烈;到了晚唐大诗人李商隐手里,月圆之夜正切痛他伤心之处,于是诞生了以下名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如果中秋之夜乌云遮挡了月亮,那么这个秋天就十分遗憾不值得夸赞了,唐朝的司空图就说过,“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如此等等……
二
古往今来,人们在月下抒发自己的情感,珍惜难得的团圆。与家人团聚,与亲朋对坐,尽管只是短暂,但期盼这短暂在心里变成永恒。
中秋节的别名有“祭月节、月亮节、团圆节”,因为这个时候各种瓜果成熟上市,有的地方还叫“果子节”。作为传统节日,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表面上祭月,实际上借月托思,表达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还饱含期盼丰收、幸福喜悦之情。
中秋节的主要节日活动有赏月、赏桂花、饮桂花酒等,家家户户有着吃月饼的习俗。中秋之夜,月亮是圆的,月饼也是圆的,代表着一种团圆。经过不断演变,时至今日,“重视亲友之间的人情往来和亲人团圆”,依然成为节日明确的主题。这时候,乡间村落,家家户户围坐在庭院里,焚香拜月,对着篱畔的菊花,吃上团团圆圆的月饼。城市人家,亲友良朋则相聚在楼台窗下,饮酒望月,细数着宁静温馨的流年。丝丝缕缕的记忆,如同菊花的幽香,在月光下轻浅地浮动。
说起吃月饼,就不由地想起小时候的艰难。因为大家生活都不富裕,那时的一个小孩子很难吃到整块月饼的,一块月饼,通常总会分成几份,尤其是兄弟姐妹多的人家,能够吃上月饼尝尝味,已经是很不错了。从小我就对中秋之月和月亮中的“嫦娥、桂花树和金蟾”,有着无限的向往。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的农村生活境况可谓普遍物质匮乏。母亲至今还常唠叨那年中秋节,因为困难只买了几个桃酥算是过了节,还哄我们说是因为去供销社时间晚了没买到,我们一群孩子对着圆圆的月亮,吃着桃酥也感觉分外的香甜。如今,每年还不到中秋节,我们家里和其他家庭一样,就到超市或网上购来琳琅满目的月饼,有苏式的、有广式的,月饼馅子也是有蛋黄的、榴莲的、豆沙的各种花样!如今的孩子们不仅不缺各类月饼,还热衷于“我做月饼迎中秋的活动”,让人感慨时代的变化和进步,更感叹如今月饼虽然不是什么奢侈品了,这种月饼情结却愈加浓厚。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季羡林先生在《月是故乡明》中也写道:“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这种思乡情怀的情感表达如出一辙、异曲同工。
其实,乡愁是一缕回忆,一抹伤感,更是一丝温暖。对故乡的思念是游子心上的伤,当你历经沧桑之后,才发现家乡的景色最美。思念故乡,其实就是想念故乡儿时的伙伴,想念那间老屋,想念那片土地,想念自已的父母亲友。月下有伙伴嬉戏,有乡亲乘凉,有树影婆娑,有徐徐清风。回到老家时,“我拥抱村口的百岁洋槐,仿佛拥抱妈妈的身躯”的那句歌词,常令人泪目。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父母,是不管我们富贵显达还是失落迷茫,都会做上一桌热饭等我们回家的人。他们有时很唠叨,有时很固执,有时让我们不胜其烦。但更多时候,当我们行至远处才渐渐明白,原来,他们的喋喋不休都是对我们的在乎和深爱。世界再大,也大不过一个有人等你的家。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父母健康平安;父母最想要的礼物,就是孩子常回家看看。
同样,从时光中走来、一路与我们携手同行的朋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也会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贵在交心的亲密。茫茫人海中,相遇不易,相爱更要珍惜。经历过生活的风风雨雨,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笑问粥可温就是莫大的幸福。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只有懂得宽容、多些体谅,才能一路牵手同行。而那些离别的人,就仰望着明月,通过月亮遥寄相思、诉说衷肠。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月团圆,人团圆,无论天涯海角,每逢中秋佳节,人们都会赶回家里,与家人团聚,体会亲人欢聚一堂的天伦之乐和生活美满的幸福感。
月圆,人圆,月饼更圆。记忆不会说话,却能还原你想要的过往,吃月饼,过中秋,这是小时候的期盼。过中秋,吃月饼,谁能忘记我们这一代人,孩提时最有诱惑力的事情呢?
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1076年的那个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东坡一曲《水调歌头》,唱尽无限中秋情思。这首词将哲理与诗情融为一体,将远古的幽思与未来的寄托合为一处,成为千古绝唱。苏轼在“小序”中交代了写词的背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已达7年之久,中秋之夜,他登高望远,举首而歌,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他旷达超脱的胸怀,更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千百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这千古一问,问天问地问人心,问得是那么直指肺腑,问得是那么沧凉悲壮。阴晴圆缺乃天地之常态,悲欢离合乃人生的常态。中秋之夜仰观一轮圆月,这些先贤的文字,或许对你我都有所启迪。且与亲人把酒言欢,仰观明月,一同珍惜这短暂,却同样可以将短暂变成永恒的团圆吧!
春夏秋冬对应元亨利贞,中秋正是收获的季节。一轮圆月悬天挂,地上万物始作成。中秋节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正在中华大地上回响并深入人心。
古往今来的无数事例证明,你热爱着自己的国家,你热爱着生养自己的一方水土,就能不断激发干好事业的内生动力,不断产生由衷的自信和自豪感,不断凝聚前行的力量!
当下,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已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带着责任、情怀和担当。“不仅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年年中秋,岁岁月明,烟火人间,不负韶华。那一轮明净如水的白月光,从远古到今朝,又照耀着未来。只要心中藏明月,便无惧世间雾迷离。让我们一起体味这番明月秋思,感受生命的律动与轮回。借明月的普照,寄托一份真情,传递光明与美好,温暖与希望。
作者:琅琊水木
摄影:杜昱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