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临沂市旅游产业千亿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临政办字〔2024〕4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临沂市旅游产业千亿攻坚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14日
临沂市旅游产业千亿攻坚行动方案 (2024-2026年)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构建内涵丰富、业态多元、要素齐备、内驱强劲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推动旅游业向千亿级产业迈进,特制定本攻坚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打造千亿级旅游产业为目标,按照“一核一区一带”(一核:中心城区旅游目的地,一区:环蒙山旅游度假区,一带:沿沂河休闲观光带)总体布局,构建“红绿蓝古今”精品旅游体系,优化市场供给,完善要素体系,拓展客源市场,扩大文旅消费,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临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力争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9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5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4%;2025年全市接待游客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3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5%;2026年全市接待游客1.0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6%,将旅游产业打造成全市支柱产业。 二、主要任务 (一)打造旅游核心产品 1.发展水上旅游。围绕打造城区旅游目的地,依托生态水城,持续推进水韵琅琊城市文旅综合体项目,2024年底前形成成熟完善的文化演艺、文旅消费、水上公交、水上观光、水上餐饮等特色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加强创意,重点提升行进式游船演艺“夜画琅琊”、打造城市会客厅“点靓沂河”、扩展水上漫游“柳青花溪”等项目,打造广播电视塔网红餐厅,启动沂河北岛建设,增加水上餐饮、娱乐、运动等业态,一体打造功能分明的水岸联动体验区,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300万人次,2026年建成江北夜游首选目的地。提升完善灯火兰山·新琅琊、沂州里、琅琊古城等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每年新创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不少于2处,2026年水韵琅琊旅游区力争创建成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以资源整合做强温泉旅游,推动温泉与农旅、文旅、学旅、商旅、康旅等多业态融合,立足资源分布,集中打造温泉旅游片区。提升汤泉省级旅游度假区,推进奥华温泉健康城、名仕温泉酒店等项目建设,拓展温泉产业链,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叫响“汤头温泉”品牌。 2.激活蒙山旅游。立足打造“福寿名山”目标,加快实施蒙山旅游区总体规划,推动龟蒙、云蒙、天蒙三大景区资源整合、协同发展,2026年蒙山景区及周边区域年游客接待量达500万人次,初步建成“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知名旅游目的地。龟蒙景区以鹤鸣湾项目、天宇博物馆新馆群项目为核心,打造核心度假产品;云蒙景区以蒙山体育运动公园、无名境民宿为核心,打造运动养生产品;天蒙景区以龙溪谷、天蒙山居为核心,打造休闲体验产品。实施“水润蒙山”工程,推动蒙山滑雪、山地运动、蒙山慢道等体育休闲项目建设,组织开展登山节、环蒙山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发挥岱崮地貌优势,打造“网红崮”,形成破壁出圈的“崮文化”新热点。 3.优化红色旅游。着眼擦亮红色旅游品牌,以企业团建拓展红色旅游,优化红色旅游发展格局。提升、完善、拓展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孟良崮、文峰山等8个红色景区、场馆功能业态,推动红色岱崮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综合提升项目等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制定出台《推进红色研学旅游工作方案》,优化1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5条红色研学精品线路,扩大红色旅游市场影响力。建设提升红色大型教育基地,把红色企业团建作为重点,招引头部团建企业,设计精品培训课程,建设企业团建场馆基地,开发特色实践线路,培养一批红色培训导师队伍,建好规范运行机制。组织旅游企业推出企业团建系列产品,积极争取承办全国红色体验式教育活动,打造沂蒙精神体验式教育综合实践基地。依托“红色沂蒙”智慧运营平台,统一调配红色研学、企业团建、红色旅游资源与客源,规范市场运营。 4.提质乡村旅游。顺应轻休闲、微度假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沂蒙乡愁”民宿,统筹抓好规划设计、文化创意、运营宣传,完善美食、文化、节庆、体育健身等多元配套,让“住民宿、忆乡愁”成为临沂旅游新名片。从2024年起每年新建或提升精品旅游民宿20家以上,到2026年全市精品民宿和乡村酒店达到200家以上、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达到6个以上。实施“一县一精品”,各县区每年打造提升至少1个精品乡村旅游点,到2026年新创建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镇3个、重点村(含休闲度假村)10个。推进乡村旅游片区化发展,探索建设沂水院东头镇等7个乡村旅游集聚区,打造“乡往沂蒙·美好生活”旅游品牌。 5.打造演艺旅游。着力打造“演艺之城”,突出高品质剧场演出、音乐节、演唱会活动举办和主题演艺、演艺新空间打造,不断提升临沂演艺业发展能级。创排音乐剧《青春之城》、柳琴戏《辛锐》,持续引进精品舞台剧目,每年开展剧场演出110场以上,打造“主客共享”的城市演艺会客厅。引导相关市场主体积极开发街头演艺、广场演艺,持续策划举办海棠音乐节、大学生音乐节等活动,打造本地节会品牌,每年策划开展各类演艺活动120场以上。推动开心麻花剧场、斜杠剧场等演艺新空间打造提升,引导现有旅游演艺项目提质升级,不断丰富演艺业态和内容,将演艺打造成为重要旅游吸引物。 6.做大商贸旅游。发挥临沂商贸物流优势,强化“商城即景区、商铺即景点”理念,培育打造华丰国际商贸城、中国酒店用品城、中国教育用品采购基地、临沂小商品城、临沂进口商品城等商文旅综合体,每年推出2-3处特色购物街、网红打卡地,打造一批旅游购物体验专区。针对游客需求,延长营业时间,围绕购物中心,配套建设游客中心、餐饮中心、娱乐中心、旅游特色街等服务设施,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消费,提升“临沂商城·中国大集”首选度。进一步优化商品展陈、导购和售后服务,提升购物体验,增强商城旅游吸引力、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支持中国结、二胡、草柳编、石雕、高榆木梳等非遗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山东手造·产自临沂”“礼遇·临沂”等品牌。依托各类名优特产,包装研发旅游商品,建立沂蒙旅游必购商品名录,每个县区至少开发1款旅游必购商品大礼包。 (二)提升旅游产业能级 7.实施产业强基工程。坚持增优势、补短板,实施旅游投资“双30”计划,每年抓好30个在建项目建设,谋划30个补链强链项目,强化产业支撑,到2026年,提升一批老项目,建设一批新项目,招引一批好项目,累计完成旅游投资300亿元以上,新培育“雁阵形”旅游产业集群1个。 8.实施景区焕新工程。每年抓好20家景区改造提升,完善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导览、安全警示等配套设施和景观、场馆、步游道等观览设施,丰富业态产品,优化管理服务,拓展综合功能,到2026年打造2至3家年接待游客过300万、10家年接待游客过百万景区。 9.实施企业培优工程。推动所有县区成立国有文旅集团,发挥市县文旅集团平台优势,整合文旅资源,形成规模效应。支持国有企业参与民营文旅企业资源整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以文旅部门为主体的各级文旅集团业务评价体系。积极招引总部企业、“链长”企业、新型旅游企业,到2026年,新发展年营收超3亿元的旅游企业1至2家。 10.实施业态融创工程。深化文旅融合,依托各类非遗工坊、遗迹遗址、博物馆大力发展非遗旅游、文博旅游,推出一批文物主题游径。深入挖掘东夷文化资源,赋能旅游产业发展,开发特色文旅品牌,打造文旅融合新IP。加强博物馆建设,推进优质博物馆进驻景区,用好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功能,建设羲之故居片区博物馆群、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群等,带动地方文化发展,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旅游辨识度。深化跨界融合,实施“文旅+”,开发建设一批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交通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业态。以大众体育培养康养旅游,坚持以群众体育为主体,推动“体育+健康+旅游”,举办临沂马拉松等有影响力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充分利用现有闲置体育场馆承接体育活动,带动体旅消费。发挥各类协会作用,策划举办高层次活动,助推旅游发展。坚持“一县区一特色”,开展“一县区一品牌、一县区一线路”建设,推动县区旅游、行业旅游相互交融、协同联动。 (三)完善旅游要素体系 11.健全旅游交通网络。完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新改建一批旅游公路,打通蒙山至临沂城区直通道路,打造“一环多支”红色旅游廊道。配套完善市内机场、高铁站、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咨询服务功能,加强全市路域环境整治,净化美化旅游道路沿线环境。 12.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完善市级智慧文旅管理服务平台,提高旅游智慧化监管水平。推进智慧景区建设,组织4A级以上景区增强门票预订、交通接驳、智慧停车、智能找厕、消费购物等功能,培育一批智慧旅游示范标杆。积极推广全息投影、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应用,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项目。 13.优化夜间消费环境。坚持主客共享,及时调整特色公交、观光公交、夜公交线路,延长部分线路运营时间,更好满足市民、游客出行、出游需要。推动文化体育等各类公共场馆延时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场馆夜间开放。梳理旅游景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范围内及周边停车条件,挖掘既有停车资源,在确保安全有序运行的前提下,推行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错峰免费开放,最大限度为社会提供公共停车服务。 (四)丰富旅游住宿供给 14.完善精品住宿体系。实施品牌引领带动战略,支持各县区引进国际、国内高端酒店、品牌连锁酒店,完成3个以上高端品牌引进项目。结合地理风貌、历史文化等资源,创新经营模式,设计创意产品,打造一批特色主题酒店。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形成项目联动优势,提升游客游览体验。评定一批星级旅游饭店,打造一批好客山东精品酒店,发展一批文化主题饭店,到2026年,争取全市星级旅游饭店总数达到40家以上,好客山东精品酒店达到10家以上,文化主题饭店达到8家以上。 15.提升住宿服务品质。推广“亲情沂蒙”旅游服务规范,实施“服务质量提升月”专项行动,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开展精细化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研发精品菜、特色菜,推出10家非遗美食饭店、20道网红旅游小吃、30道经典“沂蒙菜”,打造一批沂蒙特色菜示范店。 (五)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16.打造精品线路。统筹四时节气,推出“畅游沂蒙”四季旅游特色线路。整合优质资源,重点沿沂河串联各大景点景区,打造沂蒙乡村逍遥游、水韵琅琊体验游等休闲观光精品线路。细分客源市场,打造红色研学游、生态康养游、精品民宿游、商城购物游、文博考古游等专项线路。整合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资源,制定临沂旅游攻略。 17.开展精准营销。坚持“引客入临”,立足周边、巩固省内、拓展省外,借助旅游专线包机,争取日韩和东南亚,扩大市场半径。借助香港航线开通,积极开拓香港市场。重点做好高铁沿线城市推介,进一步开拓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客源市场。加强与OTA平台全面合作,构建“互联网+文旅产业”新模式,在携程、同程、美团、去哪儿等在线旅游平台,设立临沂旅游官方旗舰店,扩大产品销售。用好社会自媒体,聘请一批“沂蒙旅游大使”,评选“旅游推荐官”,加强与网红大V合作,联系知名综艺或影视剧组做宣传推广和游客引流,提升“红色沂蒙·时尚临沂”品牌影响力。 18.强化活动引流。持续举办书圣文化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品牌节庆。用好“三春”(春花、春菜、春茶)、“三节”(节气、节日、节庆)等时机,开发传统民俗游、现代假日游、地方主题游、四季节气游等专项产品,创新举办“春赏沂蒙好风光”“畅游沂蒙夏日爽”“请到沂蒙看金秋”“冬享沂蒙过大年”四季之旅以及“沿着沂河发现美”“登临蒙山悦美好”等文化旅游主题活动,组织策划“请到沂蒙过周末”,广泛开展“沂蒙四季·活力临沂”文旅活动。坚持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开发周期性产品,搞活四季游,做到旺季更旺、淡季不淡,打破淡季困局。 (六)强化旅游市场监管 19.健全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监管责任,加大市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完善文旅部门与12345临沂首发、网信、公安、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动机制,快速妥善处置旅游投诉、涉旅舆情和旅游安全事件。 三、配套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市政府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强化旅游发展协调指导。全面落实带薪休假,鼓励领导干部带头休假、干部职工错峰休假。每年评选表扬一批旅游工作先进县区、先进乡镇、优秀旅游企业,形成县区竞相发展、比拼赶超格局。 (二)强化政策支持。加强用地保障,将旅游产业发展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对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且列为县级及以上重点旅游产业项目的,实行一事一议,予以用地保障。支持新建五星级酒店项目,政府在配套基础设施方面予以支持。 (三)强化财金支持。市县财政每年统筹资金用于支持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市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旅游产业;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服务,推广“乡村振兴贷”“文旅工赢贷”“民宿贷”等信贷产品,加大对旅游企业、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四)强化创新驱动。叠加形成政策放大效应,推广乡村民宿、乡村酒店证照联审联批机制。鼓励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举行公务活动和群团活动时,委托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代理安排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项。支持星级饭店、星级民宿、乡村酒店等纳入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议、活动、公务接待定点,支出标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支持市内中小学校依托旅游资源开展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支持全市职工到景区举办疗休养活动。 (五)强化人才引育。推动建立旅游文创大师工作室,形成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加强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每年引育2名优秀经营人才、3名青年骨干管理人才、30名左右专业技能人才,培训50名左右旅游管理人才、300名左右旅游专业人才和乡村旅游带头人、经营业户。遴选10名左右国内知名旅游专家,建立旅游发展智库。 附件: 1.临沂市旅游产业千亿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责任分工表 2.临沂市旅游产业千亿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重点项目表 3.2024-2026年全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