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录取名单揭晓 临沂四中学子李振洋 通过官网查询 发现自己被清华大学正式录取 这一喜讯 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肯定 也为他的青春篇章 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自2020年起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李振洋,正是凭借其在信息学领域的卓越表现,成为这一计划中的佼佼者。
奥赛银牌帮他敲开清华大门
6月25日,山东省2024年夏季高考成绩公布时,李振洋便以677分的优异成绩赢得了满堂彩。尽管他谦逊地表示数学发挥未及预期,但其他科目的亮眼成绩已足以让他和家人对考入清华信心满满。“当时看到这个成绩之后,就知道被清华录取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李振洋说,今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综合成绩按照高考总分(按满分85分折算)+高校测试成绩(由基础能力测试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构成,按满分15分折算)计算形成。由于拿到了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银牌,李振洋在入围阶段破格入围,同时校测成绩按满分计算,因此,在高考成绩公布后,李振洋就基本确定会被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
李振洋的奥赛之旅,始于初二那年对信息学的初识。通过初二初三两年的基础学习,升入高中后,他在高一的省选时成功入选省队,成功拿到了当年国赛的银牌。面对荣誉,他并未满足,而是选择继续深耕,高二时再次参赛,并且拿到了一个名次比较靠前的银牌。“参加奥赛还是要有很强的专注力才行,因为比赛时间通常比较长,因此比赛时谁的专注度更高,就能拿到更好的成绩。”李振洋说,赛后的复盘也同样重要,及时对比赛时出现问题查漏补缺,也是快速提升能力的有效方法,更能让自己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奥赛学习也离不开学校的帮助,很感谢学校提供的条件。”李振洋谦虚地说道。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关键
由于高一高二的时间大部分都用在奥赛上,从2023年8月中旬开始,李振洋才全面转入文化课学习,开始系统复习。面对紧张而短暂的高三复习时光,李振洋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效率和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一年的文化课学习,时间短,内容多,如何提高效率是头等大事。”李振洋说,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把知识融会贯通。
“我对数学、物理两科比较有信心,能做到心中有数,只要把握好课堂时间,多问多积累,成绩就比较稳定;但像英语、生物、化学、语文这类科目需要积累记忆的东西比较多,我主要是按各科老师的要求,有计划地进行梳理记忆。”李振洋说,语文和化学两科由于基础薄弱等原因,成绩提升相对慢一些,但好在有老师制定学习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补弱。尤其是语文学科,属于他很不擅长的科目,经常在100分左右徘徊,最终在高考取得了127分的高分。“除了这些,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保证每天精力充沛,才能让学习效率提高。”李振洋说。
对于李振洋而言,取得这样的成绩似乎是水到渠成的,而在其父亲李纪宝看来,在这一切的背后,良好的学习习惯起了很大作用。“在李振洋小时候,我们就有意培养他的自主能力,通过不断提醒和监督,一段时间后他就把自己的事情弄得井井有条、像模像样。”李纪宝说,家长要做的就是让他的这些习惯固定下来,让习惯成自然。“做事集中精力、提高效率、做事不拖拉的习惯培养出来了,孩子就可以自主、自律、高效地学习。也是因为这样的习惯,在他开始学习信息学奥赛后,经常的停课训练并没有对文化课学习有过多影响。”
“在孩子求学的道路上,家长的角色是多元化的。小学时期,我们扮演着监督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初中,家长更多地成为孩子情感的支持者,鼓励孩子面对青春期的各种挑战,初步规划孩子的目标。到了高中,家长则需要帮助孩子制定明确的目标,引导他们为梦想而努力。”李纪宝说,不论结果如何,只要全力以赴,不留遗憾就可以了。
一个真实的现在
可以开垦出一万个美丽的未来
相信
李振洋同学的明天
一定会璀璨耀眼
为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