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刘莲)从发文宣泄情绪到临沂首发“铁粉”,近日,临沂一村民一张“申请函”引发的事端引发关注。笔者细看后,发现是该村民与村村委会之间因村级事务公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简单说来,就是该村民通过微信发电子申请函要求对村内某块地的承包情况进行公开,村干部也通过微信回复详细承包人、承包亩数、承包费了。但是该村民认为,没有正式回复他,于是就向12345反馈说,我都发函了,怎么22天都不回复我?于是他通过社交媒体个人帐号,发了自己的质疑。
村干部也是不解:我第二天就已经回复他了呀,怎么说没回复呢?
该村民说没正式回复,村干部说你也没正式提交资料啊。因为根据有关规定,如果村民想要相关村务的书面材料,应该向村委会提交书面申请,村委会按照程序报审后根据结果确定是否向村民提供。
没错,该村民与村干部的提问和回答,都是通过微信交流的,该村民可能以为,写”申请函“就已经很正规了,微信发送就等于提交了,并不知道要通过书面解决,而村干部也没有第一时间告知要提交书面材料。所以尽管在整个工单期间(4月16日至5月1日),村干部一直在和该村民沟通,却因为没有正式沟通,镇首发办工作人员回访工单时,得知诉求人不满意,并没有作过多了解,只是按照工单办理程序申请上报重办,最终导致杜先生通过网络发帖宣泄情绪。
这事,其实不算多大事,却引起了不小的关注。笔者看来,就是沟通不畅、理解不足的原因,导致了一些误解和矛盾的产生。村民因为对政策理解不足,以及对村委会工作的不信任,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了带有情绪化的帖子,这不仅夸大了事实,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而村委会在处理过程中,虽然积极回应,但由于工作疏漏和沟通不足,也导致了村民的不满和误解。
最后,通过现场督办、现场处理、现场答复后,该村民拿到了一份书面答复。并感慨:“临沂12345是真办事、办真事,一次就把我变成铁粉。”
在当今社会,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民众参与度的提高,使得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杜先生与杜家庄村村委会之间的这个事,不仅反映了政府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疏漏,也凸显了民众在诉求表达上的情绪化和极端化倾向。
俗话说,两好并一好。不管是亲人之间,还是朋友同事或者邻居之间,互相理解,和睦相处是最重要的。和睦的家庭,和谐的社会关系,是幸福生活的首要前提。通过这个事,让我们看到了“各方在位、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12345·临沂首发”这一办事品牌,是政府为民服务、倾听民意、解决问题的。说到底,就是为了“和谐”二字的。临沂首发一直致力于增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和联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民众诉求或许会有情绪,平台工作人员或许有工作失误,但只要开诚布公,大家都保持积极和负责任的态度,及时正面沟通,就能消除误解和疑虑,顺利解决问题。
据笔者了解,“12345·临沂首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实行热线、媒体、政务、人大政协、纪委五级督办体系,将合理诉求“一督到底”。这种为民服务的决心和行动,正是我们珍视这个品牌的重要原因。
品牌的树立不易,维护更难。
作为政府部门,我们需要更加珍视已经树立起来的为民办事品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我们要时刻保持对民众的敬畏之心,认真对待每一个诉求和建议,真正做到为民解忧、为民办事。
作为普通市民,当我们拨打“12345临沂首发”热线时,无论是咨询政策、反映问题还是提出建议,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理解政府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有限资源。秉持着客观、理性的态度,避免宣泄情绪和片面宣扬事实。要相信,只有通过真实、准确的反映问题,才能获得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