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以“四点“为抓手 推进“幸福家园工程” ——莒南县慈善总会

2024-05-24 14:38  来源: 临沂在线

临沂在线讯 ( 刘伯涛 )去年以来,莒南县慈善总会积极响应中华慈善总会和省市慈善联合总会号召,以幸福家园工程建设为抓手,用好慈善互助金,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推动慈善工作高质量发展,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4月29日,中华慈善总会发布《关于公布首批“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全国联动示范县(市、区)名单的通知》。莒南县在首批195个创建“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全国联动示范县中,获得“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全国联动示范县。

一、以“宣传发动”为出发点,营造良好氛围。发挥慈善宣传工作优势,重视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引导媒体积极关注和参与“幸福家园”工程的宣传,利用莒南首发、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全方位、多方式的开展宣传报道,宣传“幸福家园”工程实施的目的、意义、公益效果,宣传示范村社经验做法。以莒南县慈善工作领导小组名义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程的指导思想、工作要求等,及时向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幸福家园”工程进展情况,主动争取宣传等部门的支持,大力宣传示范区县、乡镇街道和村社的典型案例、经验。鼓励村社通过平台上“工程反馈”“村社发布”等栏目,宣传精准扶贫救助的成果和家乡建设成就,褒扬爱心捐赠单位和爱心人士,倡导全县企业家、爱心人士及干部职工,关心支持“幸福家园”工程,献爱心、做公益。去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3次,培训人员21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

二、以板泉“爱心一元捐”为试点,探索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在板泉镇先行先试开展了“爱心一元捐”募捐活动。7月27日,板泉镇召开全镇“助推乡村振兴、共建幸福家园”募捐动员大会,印发了《关于开展“爱心一元捐起•建设幸福家园”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县慈善总会所建平台在全镇开展“爱心一元捐”活动,制定了激励政策,开设募捐渠道镇级1个、村级76个。各村设立捐款箱,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动爱心企业、村民、退休干部、学生儿童等社会各界力量踊跃捐款。其中周家岭村借助“一村一年一场戏”积极开展慈善募捐活动。组织30多家企业,召开公益募捐助力工业提升座谈会。全镇募集“幸福家园”项目资金达220万元,起到了延点成线、串线成点的带头示范作用。

三、以“慈善项目”为立足点,做大工程资金盘子。一是以“慈心一日捐”为引领,带动社会募捐。今年7月份,总会组织部分镇街、村居到兰陵、费县、济南等进行学习观摩,充分学习借鉴兄弟县区慈善工作先进经验,完善了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了业务水平。成立了2023年“慈心一日捐”暨“99公益日”网络募捐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县开展“慈心一日捐”暨“99公益日”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安排专人参加培训学习,制定详细捐赠工作方案。今年8月份,县分管领导牵头召开全县“慈心一日捐”暨“99公益日”网络募捐工作会议,对全县网络募捐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出台了《2023年“99公益日”暨“慈心一日捐”活动实施方案》。县级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捐款。县老干局、机关工委、妇联、团县委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县退休干部、全体党员、妇女、青年奉献爱心,呈现出踊跃捐款的可喜局面。全年累计募捐款物1052.6万元,发放救助款物1478.65万元,受助困难群众4万余人次。

二是以“99公益日”和“幸福家园”为抓手,创新网络募捐工作。对县直各部门、单位财务人员进行“99公益日”网络募捐操作培训。“精准把脉”培训需求,分层次、分领域、分系统,“量身定制”培训课程,灵活确定培训对象,分级分类推进网络募捐培训,先后组织16个镇街、卫健系统、行业协会、慈善分会、慈善志愿者队伍等进行网络操作业务培训16场次。召集会长企业座谈会,借助“99公益日”网络募捐,推广建立了“企业冠名公益基金”。以“幸福家园”工程为载体,动员全县所有村(社区),根据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谋划项目,号召群众、在外务工人员、企业家、成功人士等踊跃为家乡捐款。“99公益日”通过线上“仁爱莒南慈心日捐”“仁爱莒南情暖万家”“仁爱莒南幸福家园”项目,组队900余个,近40000余人次参与,筹募善款480余万元。目前,“幸福家园”项目在全县有三分之一村(社区)认领组织,25个村居实施项目18个,募捐资金371万元。

四、以“精准救助”为根本点,着力解决好群众实际困难。一是多渠道做好慈善助医项目。多次开展“大病患者救助活动”,按照程序救助大病患者58人次;配合市慈善联合总会做好透析治疗患者帮扶项目,实现318名患者全过程治疗“零负担”;配合市人民医院做好无牙颌困难老人筛查活动,分批次陆续为无牙颌困难老人免费镶装义齿;积极开展专项救助精神病和风湿骨病患者活动,经由专家专业筛选评估,有40余名符合条件救助;与县光明眼科医院开展“慈善光明行”项目,为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家庭患有白内障的近百例老人实施免费体检和手术治疗。

二是关爱“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和抗战时期入伍老战士养老关爱服务项目,为381名老人投入资金42.7万元。“情暖夕阳”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关爱项目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养老机构执行,开展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综合服务2000余人,投入资金45.54万元;联合县妇联、残联等开展“慈暖童心、善助成长”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为特殊儿童送上节日慰问。

三是积极开展助学、助困、助残公益活动。会同民政局、团县委、爱心企业开展“希望小屋”“圆梦大学”等公益助学活动,共筹集资金342万,为2000余名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缓解困难、送去希望。会同残联开展了“义莒善行”活动,免费为80余名残疾人安装义肢,助“行”残疾人。会同卫健局开展了“失独困难家庭”关爱帮扶活动,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慰藉,激励他们坚强生活。

四是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总会与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的沟通联系,开展了“庆国庆、迎中秋”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各镇街成立了16支“助老志愿服务队”,确立助老志愿者675名,助老志愿服务老人452名。慈善“红都志愿者”队伍在国庆、中秋假期走进路镇养老中心;“爱的家园”志愿队先后举办了多场慈善文化演出,尤其是以多种形式演唱了慈善歌曲《爱的奉献》,传播了慈善文化,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总会在岭泉镇马棚官庄村,依托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全县领创“暖心食堂”,为村内8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每日午餐,老年人“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