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吕永国)“四爷爷,您讲讲十九大报告哪些和咱农民有关,怎么才能让咱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句句离不开群众,处处想着让咱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拿扶贫开发来说……”11月13日,在支前模范村山东省临沭县曹庄镇朱村,随着一问一答,十九大精神大众宣讲员、87岁的老支前王克昌开始了互动式宣讲。
朱村是抗战初期就建立党组织的支前模范村,2013年11月25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观看朱村村史展,了解老区群众生产生活,并到王克昌老人家里看望老人。这之后,王克昌的生活变得忙碌起来。县里市里省城甚至外省的拜访者都有,大家到来,为的都是同一件事:感受朱村的红色文化,听老王介绍与习总书记见面的场景,分享他的喜悦和激动。王克昌忙并幸福快乐着,他会热心的向每位拜访者介绍和总书记在一起交谈的点滴,把幸福和喜悦传递给更多的人。
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华民族踏上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已经87岁的王克昌每天都会守在都会看新闻联播,“总书记非常的亲民,还请俺这样的老人家‘批评指正’,您别看我年龄大了,十九大的召开让我心情高涨。我天天看电视,学习党的政策。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方面我要把宣扬沂蒙精神,让一辈一辈的人记住,另一方面我要宣传党十九大的新政策和总书记的指示。”正因如此,在得知各级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时,王克昌主动请缨,成为临沭县十九大精神大众宣讲员。
“总书记有头脑,治国理政,大国外交,抓腐败,抓环保,扶贫开发,发展教育,文化下乡处处为咱老百姓着想。咱们过日子一家人有一个不正干,这家就要受穷,一个干部腐败一个地方就要落后。”王克昌用一个普通农民很朴实的理解非常诠释着党的十九大精神。
和王克昌一样,曾经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朱村红色历史文化的64岁义务讲解员王经臣,也是主动申请成为临沭县十九大精神大众宣讲员的。“习总书记来过,让我们村和村红色纪念园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有时候刚到家准备吃饭,又来了参观的人群,咱就得放下饭碗赶去讲解……”。据统计介绍,总书记到朱村视察四年来,红色纪念园前后接待参观人员11万余名。很近一段时间,王经臣讲解之余就研读十九大报告,看党报、查资料,撰写了5000余字的宣讲稿件,“我要把十九大精神的宣传融入到朱村红色文化纪念园的解说词里,让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都能学习到十九大精神,让纪念园成为党的十九大精神很忠实的宣阵地”11月13日当天,王经臣在朱村红色文化纪念园向朱村党员、村两委干部和群众代表作了首场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
十九大精神大众宣讲员来自群众,贴近群众,是临沭县创新十九大精神宣讲的一种创新尝试。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临沭县迅速启动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采取“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百姓讲故事、剧团演节目”的方式,组建了县委宣讲团、县直机关宣讲团、结亲连心宣讲团、文艺宣讲团、大众宣讲团、教师宣讲团等宣讲队伍,梯次推进、压茬进行,实现宣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在采取集中宣讲、分众宣讲、互动宣讲的基础上,探索网络直播、媒体互动新模式。把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提高了宣讲效果和影响力,在全县兴起了十九大精神宣讲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