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费县物价局:2017年玉米增产 可比效益偏低

2017-11-02 09:40  来源: 魅力临沂 作者: 临沂在线

    临沂在线讯(王德亮)玉米是当前我国很大的粮食品种,具有需求弹性大、产业链条长、国内外市场关联程度高等特点,更关乎千千万万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为全面了解费县玉米产销及价格变动情况,研判玉米市场价格走势,费县物价局开展了秋粮生产和价格情况的监测问卷调查。这次问卷调查了费县薛庄镇宋家围子村和费城街道办事处埠南湖村二个村的玉米生产情况,调查了费县玖瑞饲料有限公司、费县六合饲料有限公司二家企业收购情况,调查了薛庄镇宋家围子村宋福泰、费城街道办事处埠南湖村李怀友二家种粮散户和费县石井镇同兴村裴景艳一家种粮大户,走访了农业、粮食、统计等有关部门,基本摸清了全县玉米生产状况及粮食市场出现的新情况。

    一、玉米丰收
    今年夏秋玉米生产季虽然天气较常年偏旱,但降水适逢农时,有利于玉米生长,后期没用出现大面积虫害病害、大风倒伏等减产因素,玉米亩产量整体高于去年,玉米增产。全县玉米播种面积24万亩,同比减少0.42%,预计单产450千克,同比增长2.13%,总产量10800万千克,同比增长2.09%。问卷调查的2个村今年玉米种植面积575亩,同比减少5.74%,今冬小麦面积670亩,同比减少1.52%。问卷调查的二家散户种植玉米4.3亩,同比减少14%,平均亩产量475千克,同去年持平,但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
    一是天气给力,玉米长势总体比较好。今年夏玉米在播种期间,遭遇干旱,影响了玉米的发芽和出苗,但是一进入玉米的生长旺季,连续迎来多场有效降雨,使土壤墒情良好,充足的水分条件对玉米的抽雄、吐丝以及灌浆乳熟比较有利,玉米长势好。
    二是病虫害防治到位,危害程度较轻。玉米种植制度连年实行小麦—玉米两熟制,种植上采取密植、免耕、秸秆还田、高肥水管理和机械跨区作业,使玉米虫源积累、传播扩散有了空间,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早行动,发放预防、治虫明白纸,指导农民及时防治。
    三是田间管理科学,关键技术落实到位。提高了授粉质量,保证了粒数;确保了光合时间,增加了粒重。
    四是充分挖掘增产潜力,大力实施适期晚收技术。玉米适时晚收是一项易操作且简单实用,在不增加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投入的情况下,仅通过延长玉米生育期。玉米晚收,有利于高效利用有限光热资源,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增加粒重,提高单产,是一项关键的节本增效实用技术。受传统种植的影响,农民习惯上把玉米苞叶发黄作为玉米成熟的标志,这是极不准确的。正常情况下,玉米进入完熟期主要特征:苞片枯黄变白、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籽粒出现黑色层;含水量33%以下,粒重和产量很高。玉米灌浆时间越长,灌浆强度越大,玉米产量就越高,所以在玉米生长后期延长灌浆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玉米自蜡熟开始至晚熟期,每晚收,千粒重会增加。另外推迟收获的玉米籽粒饱满、均匀,籽粒含水量较低,商品性好,也便于脱粒储存。据实验,玉米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期间,每晚收,一亩玉米能增加5—7千克的产量,如果晚收10天一亩地可以增加50千克的产量,而小麦播期回旋余地大,适当晚播并不影响产量,过早播种还容易造成冬前旺长而出现冻害。

    二、收益减少
    从问卷调查汇总的数据看,今年散户玉米种植平均亩成本640元,比去年增长5.26%。其中种子支出57.50元,比去年增长4.55%,生产种子用工工价上涨,带动玉米种价格上扬;化肥支出177.5元,比去年增长4.41%,化肥价格上涨,费用支出增多;农药支出15元,比去年增长20%;机械作业费90元,比去年减少37.93%,机械收获玉米价格高,农民舍不得雇佣机械而用人工收获;人工费用300元,比去年增长25 %。
    从玉米与小麦比价及收益对比来看,玉米收益低。今年新玉米平均价格1.7元/千克,比去年同期增长1.8%;从散户玉米种植看,每亩纯收入472元(不考虑家庭用工折价和自营地折租),比去年增长60%。目前小麦价格2.52元/千克,小麦每亩纯收入(含财政补贴)1060元(不考虑家庭用工折价和自营地折租),比玉米多收入588元,高出124.58%。如果扣除家庭用工折价和自营地折租,农民种植一亩玉米将亏损几十元钱。调查的一家大户经营土地113亩,每亩土地成本400元,零散雇工4人,支付工资6000元,今年雨水偏大,排涝不及时,有涝死的玉米棵,产量受到影响,预计今年种植玉米总收入67235元,总成本64455元,纯收入2780元,每亩只有24.6元,种植玉米收益严重低下。

    三、玉米价格后期走势
    从调查的情况看,二家种粮散户只有一家出售玉米,一家种粮大户没有出售玉米,大量的玉米还在农户手中。二家粮食企业计划收购43000吨,同比减少18.87%,实际收购25813吨,占计划的60.03%,去年二家粮食企业收购玉米51116吨,占计划的96.45%。玉米开秤价格1.69元/千克,同比上升3.05%。目前收购价格1.76元/千克,同比上升4.76%。玉米价格呈恢复性上升态势,去年玉米价格暴跌,种植亏损,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出现下滑,尽管亩产量增产,但总产量有减产预期,价格缓慢回升。从调查的二家粮食企业收购情况分析,今年收购计划比去年减少近二成,主要受饲养业不景气影响,饲料需求下降,饲料加工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玉米需求不旺,对玉米价格形成抑制。
    总体来看,在产量下降、进口减少的态势下,玉米阶段性上涨的概率较大,但不会突破2元/千克。

    四、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种粮成本的居高不下,粮农出售粮食的积极性严重受挫,粮农盼高价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当前较低的收购价格,惜售心理加剧。从调查的情况看,二家种粮散户玉米产量2065千克,其中只有一家出售玉米1020千克,占产量的49.4%。一家种粮大户的总产量39550千克,由于玉米价格低,他一斤玉米都没有舍得卖。为了能买个好价钱,他专门购买了玉米烘干机,把所产的玉米全都进行了烘干,以便于储存,等待高价销售,持这种心态的粮农不在少数,所以说大量的玉米还存在农户家中。
    农民希望政府解决的问题有:粮食价格低、化肥价格高、粮食补贴低而且非主产区没有玉米种植补贴、土地流转存有较大困难而无法实施规模种植等问题。
    自从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以后,政府主导的政策性收储将逐步淡出,收购主要靠各类市场,价格由市场决定,农民直接面对市场,对产后服务提出了新的更多的需求。
    政府要以“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推进精准扶贫、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大力推行“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优质粮食工程”是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快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而且有利于提高农民利益。以市场为中心,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一要加大城镇化步伐,扩大内需,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二要加大农业产业化程度,给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三要快速加大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走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增加抗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不仅注重农产品数量,更要注重内在质量,从质量上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