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大衣哥”朱之文11月4日与您相约临沂凯旋首届孝文化节

2017-10-23 10:06  来源: 魅力临沂 作者: 沂蒙晚报


朱之文接受采访

文/姜丝 赵泽军
    2011年火爆的山东电视台综艺频道《我是大明星》栏目中,一位身着破旧军大衣的庄稼汉,以一首似杨洪基原声再现般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技惊四座,征服了现场所有的观众和评委,从此,他的歌声传遍大江南北。

  这位长相憨厚,声音洪亮,声线极为宽广的“大衣哥”就是如今家喻户晓、来自山东菏泽偏僻小村的农民--朱之文。成名之后的朱之文奔波于各类演出现场,也经常接受各大媒体的采访,与很多明星一样经历着成名的辉煌,也承受着来自荣誉背后的压力和困扰。

  朱之文成名后仍遵照父母的教诲,保持着节俭的生活,这有着怎样的原因?10月20日,在临沂凯旋首届孝文化节暨中国医养结合实践与发展凯旋论坛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进朱之文,听“大衣哥”说说自己的故事……

  爆红不忘本 心里装着感恩

  20日上午11时许,记者一行来到位于菏泽市单县郭村镇朱楼村朱之文的家。这是一座普通的小院,只见前面是三间土坯房,后面是一栋二层楼房,有前后两个院子,相互贯通,院子里养了一些鸡、鸭等家禽,还种植了一些花草树木,部分果树上还挂满了果实。

  见到朱之文时,他正在院子整理自己的小菜园;只见他身穿军绿色衬衫,正用耙子精心地平整着菜地,可能是时间久了,头发有些凌乱,脸上也出现了不少汗水。“朱大哥,干活呢?”“抽时间忙活忙活菜地,再种点菜,吃着也方便。”见到有人来访,朱之文赶紧停下手中的活儿,洗了洗手,招呼来访的记者们。

朱之文平整菜园

  朱之文告诉记者,他本身就是农民出身,平时没演出的时候特喜欢在家干干农活,到村外看看责任田,或随意转转。“在别人的眼里,我是个明星,其实我就是个爱唱歌的农民,是农民咱就不能忘本;关键是我多干点,家里人就能少干点。”朱之文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朱之文出名之后,虽然有钱了,但他并没有忘本,他扶危济困,给老家修路,建桥,为人捐款,得到乡亲们的赞誉。虽然刚开始受到过质疑,老家的玻璃还被砸了,不过他依然坚持着;特别是对待老人,他更是坚守着尊重与孝敬。记得2015年春节,当他获悉敬老院老人在春节期间观看文艺节目,到处找频道,要求只看他的演出时,他推掉一个演出,专门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义务演出,当老人们看到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真人朱之文时,都像孩童般开心快乐起来。“能让观众喜欢,是我的幸运。做人要有情有义。我想,只要心里始终装着‘感恩’二字,做事就能问心无愧。”朱之文说。

  谈“孝道”:孝敬老人不能等

  一个从齐鲁大地的田野中走出来的农村汉子,如今朱之文成名了。曾经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过关斩将,成为,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和喜爱。但他依旧保持纯朴、善良、厚道仗义的可贵品质,一如既往地乐于助人,一如既往地奉献爱心,对待乡亲和老人,他则坚守着尊重与孝敬。这又有着怎样的原因?

  要从孝敬和侍候自家老人说起。1969年,朱之文出生在一个兄弟姊妹多,生活困难的家庭。他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一个妹妹。那时的农村,家徒四壁,分文没有。至今他仍能清楚地记得拉父亲去看病的情景:“那时我也就是七八岁,一次父亲生病,我用地排车拉着父亲去医院看病,两个手臂够两边的车把都费劲。由于天气炎热,当时又累又渴,但当父亲要花2分钱给我买一块冰棍解渴的时候,我却坚决地拒绝了,为的是省下钱来给父亲求医抓药,病中的父亲为此放声大哭。因为没有电扇空调,为了父亲舒服一些,我便守候在父亲身旁,不停地扇着扇子,直到父亲安然去世……唉!在我10岁时,62岁的父亲病故了。”

  “好在我的母亲活到82岁,让我尽到了一些孝道。”朱之文说,在他的记忆里,自从父亲病故后,母亲总是忙、总是累。“在我半夜醒来或早晨时,总听见母亲摇着纺车纺线的‘呼呼’声。”朱之文告诉记者,那时候没有电,家里也没有棉被,寒冬腊月特别冷,为了能有衣服穿,每次在他们睡觉的时候,母亲都在用纺车纺线,“当时我年龄特别小,因为没有棉被,晚上经常被冻醒,母亲看到之后,心疼孩子,就把手搓一搓,给我暖暖手脚,待我睡了继续干......想一想那时候父母多不容易啊!所以说这世界上,啥都能等,就是孝敬老人不能等,否则父母一旦不在了,你再想孝敬父母,那都没有机会了;孝敬不分钱多少,对于父母、长辈而言,给他说一句好话,哪怕帮他按按摩、烧口开水,逗他开开心,这就是‘孝道’。”

  现在,朱之文成了明星,他的父母虽然过世了,他如同照顾自己的父母一样,照顾着岳父岳母,干家务,给零用钱,从不吝啬,从不懈怠。

  将走进临沂凯旋首届孝文化节,献歌公益事业,传承孝道文化


记者一行走时,朱之文远远相送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也是文明大国,一直有“百善孝为先”的宗旨,孝文化源远流长,临沂作为红色老区,不仅拥有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孝文化也深入人心。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故事,据说其中有7个孝子的故事就发生在临沂。兰山区白沙埠镇,位于临沂市行政中心北4公里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二十四孝”之一王祥的故里,“孝圣”王祥以“卧冰求鲤”传诵千年,感人至深,成为伦理道德的典范,教育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

  立足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临沂首家医养结合养老工作的凯旋医养产业集团,位于白沙埠镇驻地,该集团下辖凯旋医院、凯旋老年养护院、凯旋老年服务中心、凯旋老年健康能力评估中心、凯旋李官护理院、凯旋半程护理院、凯旋枣园养护院、凯旋东苑社区等15家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及凯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等。凯旋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服务对象为离、退休老人、“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三无”老人等。凯旋实行的医、养、护、康、娱、游的全天候、全方位的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心理治疗、康复护理、休闲娱乐等优质服务,让入住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自2008年以来,白沙埠镇先后多次举办以孝为主题的文化节活动。在打造养老服务业的同时,临沂凯旋医养产业集团还专门设立凯旋医养慈善基金,用于资助社会各界困难老人。通过大张旗鼓的举办孝文化节,对评选出来的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行表彰,弘扬了社会新风尚,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使敬老爱老蔚然成风。当得知临沂凯旋首届孝文化节11月4日在兰山区白沙埠镇孝河文化广场举行时,朱之文欣然接受邀请。“非常感谢临沂父老乡亲的关注,在这里,我衷心地祝愿临沂凯旋首届孝文化节圆满成功,祝愿临沂人美、城市美,各行各业越来越好,11月4日临沂凯旋首届孝文化节,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