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罗庄多才多艺手艺人王树海:糖人、糖画、面塑、草编样样在行

2017-09-26 17:42  来源: 魅力临沂 作者: 临沂在线


王树海展示他制作的凤凰、蚂蚱等草编工艺品

王树海的糖画作品

王树海工作室中保存30余年的水浒人物系列面塑工艺品    

    临沂在线讯(王庆龙 李墨)
走进罗庄区于泉庄手艺人王树海的琅琊面塑工作室。小小的工作室内,摆满了第5代传承手艺人王树海各式各样的手工作品。
  吹糖人、画糖画5代传承
  王树海,1973年出生,祖籍兰陵的王树海,1988年就开始靠手艺独立生活,背着箱子走南闯北的丰富经历,充斥着王树海的青年生活。
  “我想是童年时,父亲做的花灯使我爱上了父亲的手艺,几十年不曾改变。”王树海回忆说,全家至少有5代人,传承了吹糖人、画糖画、做面塑的手艺,手巧也是几代人传承下来的良好基因。“父亲的手巧,在十里八乡非常有名,“别人家做的面灯都只有一个样子,而我家的面灯不但带颜色,而且还有12生肖和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王树海说, 父亲做的面灯,给他和弟弟留下了幸福的回忆,童年拥有这样漂亮面灯的他们也是伙伴们羡慕的对象。“我父亲和爷爷主要在江苏运河沿岸走街串巷。”王树海说,心中揣着更大梦想的他,一心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当父亲对年轻的自己点头表示认可后,他便离开了家,漂泊多年后很终选择回到老家临沂落脚。而正是多年来全国各地的奔走,让王树海又师从多人,手艺更上了一层楼。现被授予“沂蒙面塑第一人”的称号、是临沂市市级非遗项目“沂蒙面塑”传承人、市级非遗面塑传承基地负责人、临沂琅琊面塑研究院院长、临沂市文艺家协会会员。
  "吹糖人很好用地瓜稀”王树海说,手艺人的地瓜稀都是自己熬的,很多年前各种比例配方都是秘密,也成了是手艺人吃饭的根本。“糖人也能捏出各种形态复杂的造型,而有的作品需要吹起来的部分,会使整个糖人更加立体逼真。”王树海说,糖人的缺点是难以保存,容易毁损,可能一阵风过后就让吹好的糖人就面目全非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卫生愈发关注,需要手工制作,用嘴吹起来的糖人渐渐让很多家长觉得不够卫生,不能食用。加之糖人保存时间短,市场渐渐萎缩,靠卖糖人生计难以维系。“我很久没做糖人了,暂时放下了这个相传5代的手艺,自己也觉得可惜。”王叔海表示,相较于糖人,基本不用手碰,不用嘴吹的糖画在现代社会就显得更加容易被人们接受了。
  “做糖画的特点是要快。”王树海介绍说,做糖画的材料很好用山西白砂糖熬制很好,经过多年实验,现在已经很难买到的山西白砂糖熬制出的糖稀,那样的糖稀有绵性容易拉丝,融点也低 ,熬出的糖稀大概能坚持10分钟左右,非常适合作画。
  王树海的糖画作品,形态逼真,造型多样,多为各种小动物。靠王树海的想象,他的作品有时还会充斥着故事性。比如两只老鹰,共同张开利爪要抓小兔子,又或者是草原上奔跑的老牛或者骏马,充斥着浓浓的生活情趣。
  精美草编、已保存近30年的面塑作品让人惊叹
  在王树海的工作室,还保存着王树海多年前的几种草编作品。带着长须子的小蚂蚱,长尾巴的孔雀,还有姿态逼真的凤凰。“这是我在1989年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学的。”王树海回忆说,1989年,他赶到济南千佛山参加庙会卖糖面人,而临摊一个聊的来的小伙子在摆草编摊,两个小伙分别被对方精美的手工作品吸引折服。“我俩就互相当了师傅,快30年了直到现在还有联系。”王树海说,由于父亲给他打下了坚实的手艺基础,他学的很快,只几天的功夫就做的有模有样了。
  “当时的草编制品都是拿棕叶做的,大概能保持10来天。”王树海说,而现在为了让手编作品保存的时间更久远,手艺人开始选用靠近树叶形态的绿色塑料条,“不过我觉得,相较于植物做的草编制品总少了些味道。”王树海笑着说,在走南闯北的过程中,每每碰到会手编技巧的手艺人,他总要认真讨教一番。而自己,也靠着卖手编小玩具谋生了一段日子。
  王树海的每一件作品,都令人爱不释手,但在王树海的众多作品中,很吸引人眼球的却是几件面部细致程度不输照片的面塑作品。而很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面塑作品,有的保存了20年,而有些却已经保存了长达30年的时间。
  “这种能长期保存的面塑材料是我自己发明的”。王树海笑着向笔者展示这种甚至能透光的面塑材料。“这种面塑材料的特点就是捏几个钟头材料却不变形,可塑性非常强,且稳定性好,可以把人物面部塑造的栩栩如生。”王树海介绍说,这种面塑材料是他不断尝试慢慢研究出来的,很终的配方直到2年前才敲定。“我觉得改良后的配方,作品很少可以保持50年不变样。”王树海骄傲的说,他现在还有2年前制作的面塑原料,而经过他的实验,改良前的配方也已经让作品长存了近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