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包子、炸肉圆、炸藕夹……这个寒假,就读于扬州大学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潘澄,回到家乡盐城市建湖县上冈镇仓冈村,运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烹饪技能为村民们忙年菜。潘澄说,这将是他过得最有年味的一个春节。
蒸包子、炸肉圆是盐城的年俗,蒸包子寓意蒸蒸日上,肉圆是盐城“八大碗”之一,同时也寓意着团团圆圆。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蒸包子、炸肉圆。潘澄说,他小时候一到这个时候就特别热闹,年味特别足。早上,潘澄早早起了床,他要帮同村的奶奶制作年菜。“村里现在都是留守老人,最年轻的也已经50多岁了,我放假回来是这个村里最年轻的。”潘澄介绍,他所在的仓冈村离镇上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或者搬到城镇居住,念旧的老人们舍不得老家就一直留在了农村。
黄奶奶今年已经70多岁,独自居住,正愁过年的年菜没人做,听说潘澄手艺非常好,于是便找到他帮忙。潘澄将揉好的面团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再摘成大小均匀的胚剂,用擀面棍将胚剂擀成一张张面皮。“其他人只会擀一样厚的面皮,我们经过专业训练可以将面皮擀成中间厚,四周薄。”潘澄说,用这样的面皮做出来的包子底不会破,而且经过捏制可以保证包子的皮是同样厚度。蒸完包子,潘澄还帮黄奶奶做了糯米肉圆。潘澄的好手艺让村民们连连称赞。去年12月学校放寒假后,潘澄回到了老家。当潘澄帮家里蒸了包子,炸了肉圆后,厨艺好的名声就在村里传开来了。“我包包子的速度比较快,造型也比较漂亮,肉圆炸出来都是一般大小。”潘澄立即成了村里最“抢手”的人,忙起来的时候都需要预约。由于村里现在多是老人,潘澄对村民忙年菜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随着大家年底陆续返乡,许多沉寂已久的乡村变得热闹起来,家乡的烟火气更浓了。近期,“返乡大学生开始炫技了”话题频上热榜,不少年轻人在抖音、微博等网络平台晒出自己在家下厨房的视频,受到广泛好评。